兼备低开关损耗和共模干扰的六相电机SVPWM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05028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9 05:38
兼备低开关损耗和共模干扰的六相电机SVPWM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利用空间矢量解耦对六相电机进行坐标变换,将六相电机的电压矢量分别映射到3个彼此正交的子空间;步骤2:将参与机电能量转换的α‑β基波子空间分成12个大扇区,在每一个扇区内选择五个有效电压矢量;步骤3:根据伏秒平衡原理计算步骤2中每一个扇区内五个有效电压矢量的前四个电压矢量的作用时间;步骤4:将步骤3中零电压矢量的作用时间平均分配给第二个电压矢量和第五个电压矢量,然后得到新的五个矢量作用时间。本发明专利技术能使结点处共模电压得到大幅度的降低,并且保证了较低的逆变器开关频率,从而具有较低的开关损耗,较高的母线电压利用率以及谐波、转矩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兼备低开关损耗和共模干扰的六相电机SVPWM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多相电机控制
,具体是一种降低双Y移30度六相电机开关损耗和共模干扰的SVPWM(SpaceVectorPulseWidthModulation,即空间矢量脉宽调制)调制方法。
技术介绍
近些年来,随着一些领域对于调速系统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三相交流传动系统逐渐显现出其固有的局限性,而伴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高性能多相电机变频调速系统的实现成为可能,应用的范围迅速扩大,特别是需要高可靠性、大功率、低噪声等领域,如宇航、船舶潜艇的动力系统、核电站水冷系统和电动汽车等领域。多相电机通过提高相数,在每一相仍输出相同功率的同时成倍地提升了系统的总功率;每相绕组之间的相位差更小,从而具有更接近正弦的磁势分布,因此多相电机的电磁转矩脉动较小;无论是多相电机还是多相驱动控制系统,随着相数增加,系统的冗余度也更大,从而为系统的高可靠性设计提供了可能。定子绕组星形结点相隔离的双Y移30°六相电机常用的控制方法为四矢量SVPWM控制方法,此方法会使逆变器的开关频率过高,增加开关损耗,影响逆变器的寿命。另外,电机与对应的逆变器所组成的系统会产生共模电压,该共模电压可用定子绕组星形结点与变流器直流母线中点之间的电压来衡量,就是各相电压幅值的平均值。共模电压会给系统带来漏电流、绕组绝缘劣化、轴电压、电磁干扰等不利影响,因此需要对其进行抑制。目前抑制共模电压的方法大都以三相电机为主,对多相电机的研究则较少。现有方案对六相电机的共模电压进行了良好的抑制,但是z1-z2谐波分量子空间的电压矢量和难以保持为零,谐波电流较大,对开关损耗的考虑不足;而还有一些控制方法较为复杂,而且仅考虑了开关损耗问题,而没有抑制共模电压的问题。现有的抑制共模电压的调制方法很难实现逆变器开关频率、谐波性能、直流电压利用率的平衡。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兼备低开关损耗和低共模干扰的六相电机SVPWM控制方法,其目的是解决以往所存在的问题,通过不使用零矢量调制,减少了电压矢量切换次数,降低了逆变器的开关频率;另外使结点处的共模电压有效减小,并且电机的电流响应、磁链轨迹、电磁转矩和转速性能不变。技术方案:兼备低开关损耗和共模干扰的六相电机SVPWM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利用空间矢量解耦对六相电机进行坐标变换,将六相电机的电压矢量分别映射到3个彼此正交的子空间,即参与机电能量转换的α-β基波子空间、不参与机电能量转换的z1-z2谐波分量子空间和o1-o2零序分量子空间;步骤2:将参与机电能量转换的α-β基波子空间分成12个大扇区,在每一个扇区内选择五个有效电压矢量;步骤3:根据伏秒平衡原理计算步骤2中每一个扇区内五个有效电压矢量的前四个电压矢量的作用时间,如果没有过调制,计算出零电压矢量的作用时间;步骤4:将步骤3中零电压矢量的作用时间平均分配给第二个电压矢量和第五个电压矢量,然后得到新的五个矢量作用时间。步骤2中在每一个扇区内选择五个有效电压矢量的具体选择方法如下:步骤2.1:在每一个扇区内选择相邻的四个最大电压矢量作为该扇区的第一、二、三、四个电压矢量,排列顺序为顺时针方向;步骤2.2:选择与第二个电压矢量相对的最大电压矢量为该扇区的第五个电压矢量。所述步骤3的具体方法为:定义Vn为选取的电压矢量,Tn为电压矢量作用时间,其中n=0,1,2,3,4,Ts为周期,满足伏秒平衡方程:以此计算出前四个矢量作用时间以及零电压矢量的作用时间。所述步骤4的具体步骤为:将步骤3中计算出的零电压矢量作用时间分配给第二个及第五个电压矢量:与原来的第一个电压矢量、第三个电压矢量和第四个电压矢量一起,得出最终五个电压矢量的作用时间为:优点效果:兼备低开关损耗和低共模干扰的六相电机SVPWM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利用空间矢量解耦对一双Y移30度六相电机进行坐标变换,将电压矢量分别映射到3个彼此正交的子空间,即参与机电能量转换的α-β基波子空间,不参与机电能量转换的z1-z2谐波分量子空间和o1-o2零序分量子空间;步骤2:将参与机电能量转换的α-β基波子空间分成12个大扇区,在每一个扇区内选择五个有效电压矢量,具体选择方法如下:步骤2.1:在每一个扇区内选择相邻的四个最大电压矢量作为该扇区的第一、二、三、四个电压矢量,排列顺序为顺时针方向;步骤2.2:选择与第二个电压矢量相对的最大电压矢量为该扇区的第五个电压矢量;步骤3:根据伏秒平衡原理计算前四个电压矢量的作用时间,如果没有过调制,计算出零电压矢量的作用时间;步骤4:将零电压矢量的作用时间平均分配给第二个电压矢量和第五个电压矢量,然后得到新的五个矢量作用时间。所述步骤2的具体方法为:定义Vn为选取的电压矢量,Tn为电压矢量作用时间,其中n=0,1,2,3,4,Ts为周期,满足伏秒平衡方程:以此计算出前四个矢量作用时间以及零电压矢量的作用时间。然后分配零电压矢量作用时间给第二个及第五个电压矢量:与原来的第一个电压矢量、第三个电压矢量和第四个电压矢量一起,得出最终五个电压矢量的作用时间为: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低开关损耗和共模干扰的六相电机SVPWM控制方法,能使结点处共模电压得到大幅度的降低,并且保证了较低的逆变器开关频率,从而具有较低的开关损耗,较高的母线电压利用率以及谐波、转矩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双Y移30°六相永磁同步电动机线圈空间分布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双Y移30°六相永磁同步电动机逆变器连接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双Y移30°六相永磁同步电动机电压矢量在α-β空间的分布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双Y移30°六相永磁同步电动机电压矢量在z1z2空间的分布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双Y移30°六相永磁同步电动机电压矢量扇区划分;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双Y移30°六相永磁同步电动机一个PWM周期的开关时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双Y移30°六相永磁同步电动机两个结点处共模电压的变化情况。具体实施方式兼备低开关损耗和共模干扰的六相电机SVPWM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利用空间矢量解耦对六相电机进行坐标变换,将六相电机电压矢量分别映射到3个彼此正交的子空间,即参与机电能量转换的α-β基波子空间、不参与机电能量转换的z1-z2谐波分量子空间和o1-o2零序分量子空间;步骤2:将参与机电能量转换的α-β基波子空间分成12个大扇区,在每一个扇区内选择五个有效电压矢量;步骤3:根据伏秒平衡原理计算步骤2中每一个扇区内五个有效电压矢量的前四个电压矢量的作用时间,如果没有过调制,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兼备低开关损耗和共模干扰的六相电机SVPWM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1:利用空间矢量解耦对六相电机进行坐标变换,将六相电机的电压矢量分别映射到3个彼此正交的子空间,即参与机电能量转换的α-β基波子空间、不参与机电能量转换的z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603 CN 20191047841521.兼备低开关损耗和共模干扰的六相电机SVPWM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利用空间矢量解耦对六相电机进行坐标变换,将六相电机的电压矢量分别映射到3个彼此正交的子空间,即参与机电能量转换的α-β基波子空间、不参与机电能量转换的z1-z2谐波分量子空间和o1-o2零序分量子空间;
步骤2:将参与机电能量转换的α-β基波子空间分成12个大扇区,在每一个扇区内选择五个有效电压矢量;
步骤3:根据伏秒平衡原理计算步骤2中每一个扇区内五个有效电压矢量的前四个电压矢量的作用时间,如果没有过调制,计算出零电压矢量的作用时间;
步骤4:将步骤3中零电压矢量的作用时间平均分配给第二个电压矢量和第五个电压矢量,然后得到新的五个矢量作用时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兼备低开关损耗和共模干扰的六相电机SVPWM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2中在每一个扇区内选择五个有效电压矢量的具体选择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志锋叶思聪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