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扭力杆除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045890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9 05: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扭力杆除锈装置,包括底座,往复移动机构,侧立板,扭力杆旋转装置,扭力杆,除锈机构和正反转控制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往复移动机构的设置,在除锈的时候,驱动电机带动螺杆旋转,在螺杆的带动下螺母座将旋转运动转化为直线运动,在底座上开始滑动,实现除锈机构对扭力杆进行除锈;扭力杆旋转装置的设置,实现了扭力杆全方位的除锈,有效的提高了扭力杆除锈效率,并能防止意外伤害;除锈机构的设置,在除锈之前,首先调节旋转手轮,在旋转手轮的带动下螺纹杆推动齿条向上运动,同时,与齿条啮合的齿轮带动安装有扇形齿盘的右夹臂和左夹臂向内夹紧,从而实现每个除锈刷与扭力杆贴合,并保证扭力杆的除锈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扭力杆除锈装置
本技术属于除锈
,尤其涉及一种扭力杆除锈装置。
技术介绍
汽车驾驶室翻转现目前有二种,一种是液压翻转,一种是机械翻转,扭力杆属于机械翻转类,扭力杆在喷漆前需要进行除锈。但是现有扭力杆除锈是利用抛光机进行简单的除锈,需要人工进行翻转扭力杆,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下,而且易出现机械伤害,以及存在无法实现全方位的除锈的问题。因此,专利技术一种扭力杆除锈装置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扭力杆除锈装置,以解决现有扭力杆除锈是利用抛光机进行简单的除锈,需要人工进行翻转扭力杆,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下,而且易出现机械伤害,以及存在无法实现全方位的除锈的问题。一种扭力杆除锈装置,包括底座,往复移动机构,侧立板,扭力杆旋转装置,扭力杆,除锈机构和正反转控制器,所述侧立板采用2个,设置在底座上端的两侧,并垂直焊接;所述往复移动机构通过螺栓安装在底座上,并与侧立板可拆卸连接;所述扭力杆旋转装置设置在侧立板的上端,并与往复移动机构传动连接;所述扭力杆卡接在扭力杆旋转装置上;所述除锈机构通过螺栓安装在往复移动机构上;所述正反转控制器通过螺栓安装在侧立板上。所述往复移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螺杆和螺母座,所述驱动电机通过螺栓安装在底座上,并通过导线与正反转控制器连接;所述螺杆一端通过带座轴承与侧立板连接,另一端贯穿侧立板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螺母座与螺杆螺纹连接,并与底座滑动连接,在除锈的时候,驱动电机带动螺杆旋转,在螺杆的带动下螺母座将旋转运动转化为直线运动,在底座上开始滑动,实现除锈机构对扭力杆进行除锈。所述扭力杆旋转装置包括皮带轮,传动带,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一固定件通过轴承安装在侧立板上,并贯穿至侧立板的外侧;所述皮带轮采用2个,分别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和第一固定件配合连接;所述传动带与皮带轮配合连接;所述第二固定件通过轴承安装在侧立板上,在驱动电机的电动下和传动带和皮带轮的配合下,实现了固定在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之间的扭力杆的旋转,实现了扭力杆全方位的除锈,有效的提高了扭力杆除锈效率,并能防止意外伤害。所述除锈机构包括座架,横板,立杆,扇形齿盘,右夹臂,左夹臂,除锈刷,齿条,螺纹杆,旋转手轮,固定杆和齿轮,所述座架通过螺栓安装在螺母座上;所述横板焊接在座架上;所述立杆采用2个,垂直焊接在横板上方的两侧;所述扇形齿盘采用2个,分别焊接在右夹臂和左夹臂的底部,并与立杆通过旋转轴连接;所述除锈刷采用3个,通过螺栓分别安装在右夹臂,左夹臂的内侧以及齿条的顶部;所述齿条与齿轮啮合连接;所述螺纹杆上端通过轴承与齿条连接,下端贯穿至横板的下方,并与旋转手轮连接;所述固定杆采用两个,焊接在齿条的两侧;所述齿轮采用2个,均通过旋转轴与固定杆连接,并与齿条和扇形齿盘啮合连接,在除锈之前,首先调节旋转手轮,在旋转手轮的带动下螺纹杆推动齿条向上运动,同时,与齿条啮合的齿轮带动安装有扇形齿盘的右夹臂和左夹臂向内夹紧,从而实现每个除锈刷与扭力杆贴合,并保证扭力杆的除锈效果。所述正反转控制器和驱动电机分别采用JZF-07型电机正反转控制器和2GN-18K型调速电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往复移动机构的设置,在除锈的时候,驱动电机带动螺杆旋转,在螺杆的带动下螺母座将旋转运动转化为直线运动,在底座上开始滑动,实现除锈机构对扭力杆进行除锈。2.本技术扭力杆旋转装置的设置,在驱动电机的电动下和传动带和皮带轮的配合下,实现了固定在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之间的扭力杆的旋转,实现了扭力杆全方位的除锈,有效的提高了扭力杆除锈效率,并能防止意外伤害。3.本技术除锈机构的设置,在除锈之前,首先调节旋转手轮,在旋转手轮的带动下螺纹杆推动齿条向上运动,同时,与齿条啮合的齿轮带动安装有扇形齿盘的右夹臂和左夹臂向内夹紧,从而实现每个除锈刷与扭力杆贴合,并保证扭力杆的除锈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A-A剖面图。图3是本技术的往复移动机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扭力杆旋转装置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除锈机构结构右视图。图中:1-底座,2-往复移动机构,21-驱动电机,22-螺杆,24-螺母座,3-侧立板,4-扭力杆旋转装置,41-皮带轮,42-传动带,43-第一固定件,44-第二固定件,5-扭力杆,6-除锈机构,61-座架,62-横板,63-立杆,64-扇形齿盘,65-右夹臂,66-左夹臂,67-除锈刷,68-齿条,69-螺纹杆,60-旋转手轮,610-固定杆,611-齿轮,7-正反转控制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实施例:如附图1至附图5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扭力杆除锈装置,包括底座1,往复移动机构2,侧立板3,扭力杆旋转装置4,扭力杆5,除锈机构6和正反转控制器7,所述侧立板3采用2个,设置在底座1上端的两侧,并垂直焊接;所述往复移动机构2通过螺栓安装在底座1上,并与侧立板3可拆卸连接;所述扭力杆旋转装置4设置在侧立板3的上端,并与往复移动机构2传动连接;所述扭力杆5卡接在扭力杆旋转装置4上;所述除锈机构6通过螺栓安装在往复移动机构2上;所述正反转控制器7通过螺栓安装在侧立板3上。所述往复移动机构2包括驱动电机21,螺杆22和螺母座23,所述驱动电机21通过螺栓安装在底座1上,并通过导线与正反转控制器7连接;所述螺杆22一端通过带座轴承与侧立板3连接,另一端贯穿侧立板3与驱动电机21的输出轴连接;所述螺母座23与螺杆22螺纹连接,并与底座1滑动连接,在除锈的时候,驱动电机21带动螺杆22旋转,在螺杆22的带动下螺母座23将旋转运动转化为直线运动,在底座1上开始滑动,实现除锈机构6对扭力杆5进行除锈。所述扭力杆旋转装置4包括皮带轮41,传动带42,第一固定件43和第二固定件44,所述第一固定件43通过轴承安装在侧立板3上,并贯穿至侧立板3的外侧;所述皮带轮41采用2个,分别与驱动电机21的输出轴和第一固定件43配合连接;所述传动带42与皮带轮41配合连接;所述第二固定件44通过轴承安装在侧立板3上,在驱动电机21的电动下和传动带42和皮带轮41的配合下,实现了固定在第一固定件43和第二固定件44之间的扭力杆5的旋转,实现了扭力杆5全方位的除锈,有效的提高了扭力杆5除锈效率,并能防止意外伤害。所述除锈机构6包括座架61,横板62,立杆63,扇形齿盘64,右夹臂65,左夹臂66,除锈刷67,齿条68,螺纹杆69,旋转手轮60,固定杆610和齿轮611,所述座架61通过螺栓安装在螺母座23上;所述横板62焊接在座架61上;所述立杆63采用2个,垂直焊接在横板62上方的两侧;所述扇形齿盘64采用2个,分别焊接在右夹臂65和左夹臂66的底部,并与立杆63通过旋转轴连接;所述除锈刷67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扭力杆除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往复移动机构(2),侧立板(3),扭力杆旋转装置(4),扭力杆(5),除锈机构(6)和正反转控制器(7),所述侧立板(3)采用2个,设置在底座(1)上端的两侧,并垂直焊接;所述往复移动机构(2)通过螺栓安装在底座(1)上,并与侧立板(3)可拆卸连接;所述扭力杆旋转装置(4)设置在侧立板(3)的上端,并与往复移动机构(2)传动连接;所述扭力杆(5)卡接在扭力杆旋转装置(4)上;所述除锈机构(6)通过螺栓安装在往复移动机构(2)上;所述正反转控制器(7)通过螺栓安装在侧立板(3)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扭力杆除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往复移动机构(2),侧立板(3),扭力杆旋转装置(4),扭力杆(5),除锈机构(6)和正反转控制器(7),所述侧立板(3)采用2个,设置在底座(1)上端的两侧,并垂直焊接;所述往复移动机构(2)通过螺栓安装在底座(1)上,并与侧立板(3)可拆卸连接;所述扭力杆旋转装置(4)设置在侧立板(3)的上端,并与往复移动机构(2)传动连接;所述扭力杆(5)卡接在扭力杆旋转装置(4)上;所述除锈机构(6)通过螺栓安装在往复移动机构(2)上;所述正反转控制器(7)通过螺栓安装在侧立板(3)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扭力杆除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往复移动机构(2)包括驱动电机(21),螺杆(22)和螺母座(23),所述驱动电机(21)通过螺栓安装在底座(1)上,并通过导线与正反转控制器(7)连接;所述螺杆(22)一端通过带座轴承与侧立板(3)连接,另一端贯穿侧立板(3)与驱动电机(21)的输出轴连接;所述螺母座(23)与螺杆(22)螺纹连接,并与底座(1)滑动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扭力杆除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扭力杆旋转装置(4)包括皮带轮(41),传动带(42),第一固定件(43)和第二固定件(44),所述第一固定件(43)通过轴承安装在侧立板(3)上,并贯穿至侧立板(3)的外侧;所述皮带轮(41)采用2个,分别与驱动电机(21)的输出轴和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应安
申请(专利权)人:十堰昌昊工贸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