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寻迹火焰切割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4348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9 05: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动寻迹火焰切割机,由割咀、割炬架、万向轮、寻迹模块、驱动模块、驱动轮、直流电机、车体、红外线发射管、红外线接收管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紧凑,体积较小,便于携带,操作方便,使用安全,所需辅助时间短,且不需要使用轨道,切割机可沿金属板或平整的地面上任意所画的白色线移动,行进平稳、精准,转弯自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寻迹火焰切割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切割设备,尤其涉及一种自动寻迹火焰切割机。
技术介绍
目前碳钢钢板切割的方法有多种,手动火焰切割、数控火焰切割、水射流切割、等离子切割、激光切割等,各自的优缺点都很明显,如手动火焰切割费时费力,切割边缘不够平滑、精准,无法实现自动化,劳动强度高、生产效率低。数控火焰切割、等离子切割、水射流切割、激光切割等设备结构复杂,体积较大,价格昂贵,所需辅助时间长,作业成本高,且不便于携带、移动,并且只适用于切割平整的钢板,对一些大直径、不规则的筒体、锥体等的齐边坡口无法切割。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寻迹火焰切割机,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寻迹火焰切割机,包括割咀、割炬架、万向轮、寻迹模块、驱动模块、驱动轮、直流电机、车体、红外线发射管、红外线接收管,所述割炬架安装在车体顶部左侧,所述驱动轮共有两个,与万向轮呈等腰三角形安装在车体底部,其中两个驱动轮安装在车体底部前端,分别与安装在车体内部对置安装的两个直流电机相连,起到带动驱动轮的目的,所述驱动模块安装在车体的顶部,并与直流电机相连,所述寻迹模块安装在车体的底部,与万向轮在同一轴线上,且寻迹模块的底部安装有横向排列的红外发射管和红外接收管。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两个驱动轮分别与安装在车体内对置安装的两个直流电机相连,并进行分别控制,且两个直流电机转速和力矩完全相同并保证同轴度。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万向轮安装在车体底部偏后居中位置,起到支撑和转向作用,当两个电机速度相同,转向相反时,可以实现原地任意角度旋转。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寻迹模块由红外发射管、红外接收管及单片机电路板组成,红外发射管不间断的向钢板或地面发射一定频率的红外线,反射回来的红外线被红外接收管接收,经过比较器电路处理能够精准的识别钢板或地面上的白色寻迹线,探测距离可达30mm。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寻迹模块将光电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由驱动模块驱动对置的直流电机,实现其沿白色寻迹线平稳行进及转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结构紧凑,体积小巧,便于携带,造价低廉,使用安全,操作方便,所需辅助时间短,且不需要使用轨道,切割机可沿金属板或平整的地面上任意所画的白色线移动,行进平稳、精准,转弯自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驱动轮和万向轮安装位置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寻迹模块、驱动模块和直流电机安装位置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寻迹模块结构示意图。图中:割咀1、割炬架2、万向轮3、寻迹模块4、驱动模块5、驱动轮6、直流电机7、车体8、红外线发射管9、红外线接收管1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阐述。如图1、图2所示,一种自动寻迹火焰切割机,包括割咀1、割炬架2、万向轮3、寻迹模块4、驱动模块5、驱动轮6、直流电机7、车体8、红外线发射管9、红外线接收管10,所述割炬架2安装在车体8顶部左侧,所述驱动轮6共有两个,与万向轮3呈等腰三角形安装在车体底部,其中两个驱动轮6安装在车体8底部前端,分别与安装在车体8内部对置安装的两个直流电机7相连,起到带动驱动轮6的目的,所述驱动模块5安装在车体8的顶部,并与直流电机7相连,所述寻迹模块4安装在车体8的底部,与万向轮3在同一轴线上,且寻迹模块4的底部安装有横向排列的红外发射管9和红外接收管10。所述两个驱动轮6分别与安装在车体8内对置安装的两个直流电机7相连,并进行分别控制,且两个直流电机7转速和力矩完全相同并保证同轴度。所述万向轮3安装在车体8底部偏后居中位置,起到支撑和转向作用,当两个电机速度相同,转向相反时,可以实现原地任意角度旋转。所述寻迹模块4由红外发射管9、红外接收管10及单片机电路板组成,红外发射管9不间断的发射一定频率的红外线,反射回来的红外线被红外接收管10接收,经过比较器电路处理能够精准的识别钢板或地面上的白色寻迹线11,探测距离可达30mm。寻迹模块4将光电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由驱动模块5驱动对置的直流电机7,实现其沿白色寻迹线11平稳行进及转弯。本技术结构紧凑,体积小巧,便于携带,造价低廉,使用安全,操作方便,所需辅助时间短,且不需要使用轨道,切割机可沿金属板或平整的地面上任意所画的白色线移动,行进平稳、精准,转弯自如。以上所述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根据本技术的教导,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与精神的情况下,对实施方式所进行的改变、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寻迹火焰切割机,包括割咀(1)、割炬架(2)、万向轮(3)、寻迹模块(4)、驱动模块(5)、驱动轮(6)、直流电机(7)、车体(8)、红外线发射管(9)、红外线接收管(10),其特征在于:所述割炬架(2)安装在车体(8)顶部左侧,所述驱动轮(6)共有两个,与万向轮(3)呈等腰三角形安装在车体底部,其中两个驱动轮(6)安装在车体(8)底部前端,分别与安装在车体(8)内部对置安装的两个直流电机(7)相连,起到带动驱动轮(6)的目的,所述驱动模块(5)安装在车体(8)的顶部,并与直流电机(7)相连,所述寻迹模块(4)安装在车体(8)的底部,与万向轮(3)在统一轴线上,且寻迹模块(4)的底部安装有横向排列的红外线发射管(9)和红外线接收管(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寻迹火焰切割机,包括割咀(1)、割炬架(2)、万向轮(3)、寻迹模块(4)、驱动模块(5)、驱动轮(6)、直流电机(7)、车体(8)、红外线发射管(9)、红外线接收管(10),其特征在于:所述割炬架(2)安装在车体(8)顶部左侧,所述驱动轮(6)共有两个,与万向轮(3)呈等腰三角形安装在车体底部,其中两个驱动轮(6)安装在车体(8)底部前端,分别与安装在车体(8)内部对置安装的两个直流电机(7)相连,起到带动驱动轮(6)的目的,所述驱动模块(5)安装在车体(8)的顶部,并与直流电机(7)相连,所述寻迹模块(4)安装在车体(8)的底部,与万向轮(3)在统一轴线上,且寻迹模块(4)的底部安装有横向排列的红外线发射管(9)和红外线接收管(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寻迹火焰切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驱动轮(6)分别与安装在车体(8)内对置安装的两个直流电机(7)相连,并进行分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牛秋燕聂洪杰崔召凯曹宇航聂晶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市黎明锅炉容器封头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