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劲弦杆拓展钢桁组合连续梁桥及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033107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9 05: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加劲弦杆拓展钢桁组合连续梁桥及施工方法,该加劲弦杆拓展钢桁组合连续梁桥包括桥面板结构、连续钢桁主梁、支点加劲弦杆、施工临时体外预应力、施工导梁以及多个桥墩。连续钢桁主梁为主桁片与钢横梁组成的空间桁架受力体系;加劲弦杆为连续梁支点处增设的下加劲弦杆,在加劲弦杆内设置上、下弦杆、竖腹杆或竖斜腹杆,横向设置V型、倒V型或十字交叉横梁,该加劲弦杆拓展钢桁组合连续梁桥通过抗剪连接件连接了钢桁结构与混凝土桥面板结构,通过高强螺栓组连接了连续钢桁主梁和加劲弦杆,该加劲弦杆拓展桥跨长度,桥型外观简洁,结构受力合理,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钢桁连续梁桥的跨径适用范围,具备规模化建设应用的广阔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加劲弦杆拓展钢桁组合连续梁桥及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桥梁工程
,具体涉及到一种加劲弦杆拓展钢桁组合连续梁桥及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大跨度钢桁连续梁桥跨越能力较大,合理跨度范围(60~90m)内的技术经济效益好,施工方法灵活,装配化程度高,在大跨度桥梁结构应用中具有广阔的前景。当跨度要求超过连续钢桁梁桥合理经济跨度范围时,须对钢桁梁进行特殊设计,如通过增大桁架高度或改变截面尺寸,但对于等高度连续钢桁梁桥,成桥恒载作用下,墩顶位置的负弯矩过大,而跨中截面的正弯矩较小,桥梁恒载内力分布不均匀,采用墩顶截面应力状态控制时,跨中截面利用率较低,造成材料不能充分利用,经济成本过大,且过高的桁架高度的影响桥梁美学。钢桁梁桥的架设施工方法一般有整体或节段吊装法、悬臂拼装法和顶推法。对于跨度要求较大且水深较深或跨越深沟的桥位,常规施工方法中的吊装法和悬臂拼装法难以实现,存在工作量大、施工操作不方便等问题,以上钢桁梁桥的施工技术问题,如果要在跨度上取得突破,需要从根本上改善钢桁梁桥的结构内力状态,并且在受力与经济性良好的基础上,寻求适用的大跨度钢桁组合连续梁桥的施工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加劲弦杆拓展钢桁组合连续梁桥及施工方法,该加劲弦杆拓展钢桁组合连续梁桥外观简洁,结构受力合理,装配化程度高,施工快速便捷,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钢桁连续梁桥的跨径适用范围,使大跨度钢桁连续梁桥具有良好的经济技术效益,具备规模化建设应用的广阔前景。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所述:一种加劲弦杆拓展钢桁组合连续梁桥,包括若干桥墩4和桥面板1,所述桥墩4上安装有支点加劲弦杆3,所述桥面板1安装于连续钢桁主梁上,连续钢桁主梁2与支点加劲弦杆3通过高强螺栓组连接;连续钢桁主梁2、钢横梁5和平联8组成空间桁架受力体系;支点加劲弦杆3设置钢横梁5和平联8,组成空间加劲桁架受力体系。所述连续钢桁主梁2包括主梁上弦杆2-1、主梁下弦杆2-3和主梁腹杆2-2,连续钢桁主梁2、V型或倒V型钢横梁5以及平联8,组成空间桁架受力体系。所述支点加劲弦杆3设置在连续梁中支点处,包括加劲上弦杆3-1、加劲下弦杆3-3、设置在加劲上、下弦杆之间的竖或竖斜加劲腹杆3-2,支点加劲弦杆3横向设置V型、倒V型或十字交叉型钢横梁5以及平联8,组成空间加劲桁架受力体系。所述加劲下弦杆3-3的线形为折线线形或二次抛物线形。所述支点加劲弦杆3单侧长度与连续钢桁主梁2主跨长度之比在1:3.5~1:8。所述连续钢桁主梁2高度与支点加劲弦杆3高度之比在1:0.6~1:5。所述支点加劲弦杆3中支点高度与单侧长度之比在1:3~1:6之间。所述连续钢桁主梁2与支点加劲弦杆3中支点总高度与连续梁中跨跨度之比在1:9~1:14之间。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加劲弦杆拓展钢桁组合连续梁桥施工方法,包括S1.施工基础、桥墩;S2.架设桥墩处施工临时托架;S3.对称吊装支点加劲弦杆;S4.连续钢桁主梁通过施工导梁顶推施工;S5.张拉施工临时体外预应力钢束;S6.连续钢桁主梁顶推就位后与支点加劲弦杆通过高强螺栓连接;S7.拆除临时体外预应力钢束;S8.拼装钢横梁和支点加劲钢横梁,连接平联,焊接抗剪连接件;S9.吊装、浇筑桥面板结构;S10施工桥梁附属设施。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加劲弦杆拓展钢桁组合连续梁桥通过设置支点加劲弦杆使主梁实际桥跨长度减小,进而拓展连续钢桁组合梁桥的跨径适用范围,从根本上改善大跨度钢桁梁桥的结构内力状态,解决了连续梁钢桁梁桥跨中与墩顶内力分布不均的结构受力问题,有效地降低了跨中和中支点控制应力和挠度。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加劲弦杆拓展钢桁组合连续梁桥结构简单,受力明确,桥梁纵向线形简练流畅,避免了大跨度桥梁受力体系复杂的问题,其加劲弦杆可视为一种桥墩“托架”,便于大跨钢桁梁顶推法施工,且在成桥后桁高变化与内力分布相适应,便于构件截面设计,充分发挥高强材料的性能,在增大跨度的同时,保证了良好的经济技术效益。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加劲弦杆拓展钢桁组合连续梁桥连续钢桁主梁可以装配化制作和安装,加劲弦杆可根据不同跨度和桥宽的使用需求,进行特殊设计,连续钢桁主梁顶推到位后,只需用高强螺栓连接传递竖向力,契合现代化钢结构桥梁装配化施工的理念。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加劲弦杆拓展钢桁组合连续梁桥施工效率高、风险小,使大跨度钢桁梁桥架设工期明显缩短。另外,支点加劲弦杆的设置使桥梁线形多样化,可提升桥梁景观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立面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连续钢桁主梁俯视平面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支点加劲弦杆仰视平面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在桥墩处的横断面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支点加劲弦杆与连续钢桁主梁连接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顶推施工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立面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在桥墩处的横断面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立面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在桥墩处的横断面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4立面示意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4在桥墩处的横断面示意图;图1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4支点加劲弦杆与连续钢桁主梁连接示意图;图中所示:1.桥面板;1-1.预制桥面板;1-2.湿接缝桥面板;1-3.现浇桥面板;2.连续钢桁主梁;2-1.主梁上弦杆;2-2.主梁腹杆;2-3.主梁下弦杆;2-4.主梁横向连接板;3.支点加劲弦杆;3-1.加劲上弦杆;3-2.加劲腹杆;3-3.加劲下弦杆;3-4.加劲弦杆横向连接板;4.桥墩;5.钢横梁;5-1.钢横梁上弦杆;5-2.钢横梁腹杆;5-3.钢横梁下弦杆;6.支点加劲钢横梁;6-1.加劲钢横梁上弦杆;6-2.加劲钢横梁腹杆;6-3.加劲钢横梁下弦杆;6-4.加劲钢横梁腹杆中心节点板7.抗剪连接件;8.平联;9.施工临时体外预应力钢束;10.施工导梁。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的实施例进一步的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实施例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加劲弦杆拓展钢桁组合连续梁桥及施工方法,本实施例包括桥面板结构1、连续钢桁主梁2、支点加劲弦杆3、施工临时体外预应力钢束9、施工导梁10以及多个桥墩4,如图1~6所示。本专利技术所述加劲弦杆拓展钢桁组合连续梁桥跨径组合为(80+120+80)m,桥面宽度为16.75m。本实施例所述连续钢桁主梁2为等高度平行弦杆式钢桁梁,包括,上弦杆2-1,腹杆2-2,下弦杆2-3以及呈三角形布置的桁式钢横梁5。其中,上弦杆2-1与下弦杆2-3之间连接腹杆2-2形成主桁片,腹杆2-2的布置形式为连续三角形式,腹杆2-2的纵向节点布置间距为5m。本实施例中主梁形式为2个所述主桁片形成的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加劲弦杆拓展钢桁组合连续梁桥,包括若干桥墩和桥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桥墩上安装有支点加劲弦杆,所述桥面板安装于连续钢桁主梁上,连续钢桁主梁与支点加劲弦杆通过高强螺栓组连接;/n连续钢桁主梁、钢横梁和平联组成空间桁架受力体系;/n支点加劲弦杆设置钢横梁和平联,组成空间加劲桁架受力体系。/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劲弦杆拓展钢桁组合连续梁桥,包括若干桥墩和桥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桥墩上安装有支点加劲弦杆,所述桥面板安装于连续钢桁主梁上,连续钢桁主梁与支点加劲弦杆通过高强螺栓组连接;
连续钢桁主梁、钢横梁和平联组成空间桁架受力体系;
支点加劲弦杆设置钢横梁和平联,组成空间加劲桁架受力体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劲弦杆拓展钢桁组合连续梁桥,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续钢桁主梁包括主梁上弦杆、主梁下弦杆和主梁腹杆,连续钢桁主梁、V型或倒V型钢横梁以及平联,组成空间桁架受力体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劲弦杆拓展钢桁组合连续梁桥,其特征在于:所述支点加劲弦杆设置在连续梁中支点处,包括加劲上弦杆、加劲下弦杆、设置在加劲上、下弦杆之间的竖或竖斜加劲腹杆,支点加劲弦杆横向设置V型、倒V型或十字交叉型钢横梁以及平联,组成空间加劲桁架受力体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加劲弦杆拓展钢桁组合连续梁桥,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劲下弦杆的线形为折线线形或二次抛物线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劲弦杆拓展钢桁组合连续梁桥,其特征在于:所述支点加劲弦杆单侧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熙同胡焱文钱慧薛亚飞王志贤华旭东
申请(专利权)人:甘肃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