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皱丝缎光泽面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032504 阅读:10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9 05: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皱丝缎光泽面料及其制备方法,面料经纱采用异形截面涤纶长丝,纬纱采用双组份异收缩涤纶长丝织造而成,所述双组份异收缩涤纶长丝由高粘聚酯及低粘聚酯组成,所述低粘聚酯占双组份异收缩涤纶长丝的55‑75%;所述面料包括以下制备步骤依次为:经纱、纬纱加捻、整经、穿综穿筘、织造、落布检测、翻布缝头、预定型、前处理、染色固色、柔软定型。本发明专利技术经纱采用异形截面涤纶长丝及双组份异收缩涤纶长丝,在制备时控制捻系数、经密及纬密可使得面料手感好,回弹性好且富有丝缎般光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皱丝缎光泽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面料的制备方法,特别涉及一种抗皱丝缎光泽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真丝缎面料,因其具有丝滑触感和柔亮光泽,深受消费者喜爱,但真丝缎面料采用桑蚕丝为原料,价格昂贵且不易打理,使其消费市场受限。专利CN102704144A公开了一种复合丝仿真丝面料及其工艺,复合真丝采用阳离子异收缩复合丝为原料,该复合丝为阳离子切片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切片为主要原料并添加母料加工而成,两种原料异收缩性使定型后的丝有弹性,该仿真丝面料会有表面绒感和皱感。通过异收缩复合丝形成表面具有绒感和皱感的仿真丝面料,但是布面容易起皱、勾丝、起球等质量问题。专利CN102330247A公开了一种防皱抗皱真丝织物,经纱采用桑蚕丝/氨纶包芯纱,纬线为棉/聚酯纤维包芯纱,织物组织为斜纹或者缎纹,从而实现既有真丝手感和外观,又有弹性抗皱性能。但由于床品面料在使用中受到摩擦力和拉伸力较大,洗涤频率较高,因此要求面料具有良好的耐摩擦、耐勾丝、耐洗涤性能,且不能有太大的弹性。采用氨纶包芯纱织成的抗皱真丝面料,其弹性较大,受力作用时容易裹身,不适合作为床品面料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不易起皱起球、回弹性好、光泽柔和的抗皱丝缎光泽面料;本专利技术另一目在于提供一种抗皱丝缎光泽面料的制备方法。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抗皱丝缎光泽面料,面料经纱采用异形截面涤纶长丝,纬纱采用双组份异收缩涤纶长丝;所述双组份异收缩涤纶长丝由高粘聚酯及低粘聚酯组成,所述低粘聚酯占双组份异收缩涤纶长丝的55-75%。本专利技术研究发现,双组份异收缩涤纶长丝中的低粘聚酯占比小于55%,面料柔软度、弹性会下降,若低粘聚酯占比大于75%,面料抗起毛起球性变差且弹性也会下降。为此,本专利技术的低粘聚酯占双组份异收缩涤纶长丝的55-75%,可保证面料的抗起毛起球性高、柔软度及收缩性佳。优选的,所述异形截面涤纶长丝为八角形截面的涤纶长丝。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研究发现,与三角形、三叶形、五角形截面涤纶长丝对比,八角形截面反射出的光泽感更加柔和,但是,在此基础上,当异形截面长丝的截面被分隔成更多的边角时,光泽度则会大大下降,所以本专利技术将异形截面涤纶长丝设置为八角形截面的涤纶长丝。优选的,所述低粘聚酯占双组份异收缩涤纶长丝的60-70%。研究发现,低粘聚酯与双组份异收缩涤纶长丝占比在上述范围内,可进一步提升面料的抗起毛起球能级、柔软度及收缩性。优选的,所述双组份异收缩涤纶长丝截面为不对称并列型。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抗皱丝缎光泽面料的制备方法,经纱、纬纱先加捻后再制备面料,所述纬纱加捻的捻系数为1500-2000。本专利技术研究进一步发现,双组份异收缩涤纶长丝在印染过程中会发生弯曲收缩,具体表现为高粘聚酯处在弯曲外侧,低粘聚酯处在弯曲内侧。双组份异收缩涤纶长丝加捻后,改变了纤维弯曲的方向性,使其沿轴向上呈现立体螺旋结构,从而提升面料的回弹性能。在此基础上,将纬纱加捻的捻系数设置在上述范围内可使面料回弹性好、手感柔软,可解决面料起球、起毛、手感硬等问题。若捻系数小于1500,所得面料的回弹性不足且容易起毛起球,若捻系数大于2000米/捻,所得面料的手感变硬。优选的,所述纬纱加捻的捻系数为1800-1900。经研究,纬纱加捻的捻系数在上述范围内,可进一步加强面料的回弹性及手感。优选的,所述经纱加捻的捻系数为900-1000。将经纱加捻的捻系数设置在上述范围内,可进一步打乱纤维的散射方向,使得面料反射光柔和不呆板,若捻系数小于900,所得面料起毛起球性差且光泽不柔和,若捻系数大于1000,所得面料手感变硬且光泽变差。优选的,所述制备面料的工序为整经、穿综穿筘、织造、落布检测、翻布缝头、预定型、前处理、染色固色、柔软定型。本申请先预定型然后进行印染,通过将成品门幅与坯布门幅间的印染缩率控制在15-25%,可进一步加强面料的回弹性及抗皱性,若先进行印染再预定型,在此过程中,面料不平整,则会导致面料弹性变差。优选的,所述织造工序中面料经密为800-900根/10cm,纬密为400-500根/10cm。将经纬密设置在上述范围内,可提升面料每个散射点的亮度和布面平滑度。经密小于800根/10cm时,面料纬纱容易露出表面,影响布面丝缎感,经密大于900根/10cm时,面料经密太大,印染时收缩不了从而影响面料的回弹性能。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显著效果:(1)本专利技术经纱采用异形截面涤纶长丝,纬纱采用双组份异收缩长丝,其中,双组份异收缩涤纶长丝由高粘聚酯及低粘聚酯组成,低粘聚酯占双组份异收缩涤纶长丝的55-75%,所制备面料不易起皱、抗起毛起球性高、光泽柔和、手感佳。(2)本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中经、纬纱先进行加捻再制备面料,并控制纬纱加捻的捻系数,进一步使得所制备面料抗皱性能好、不易起球、回弹力性好以及散发丝缎般柔亮光泽,且适用于床品面料。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组织图,其中■表示经组织点,□表示纬组织点;图2为本专利技术纬纱的截面结构图,其中1代表低粘聚酯、2代表高粘聚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详细说明。实施例1本专利技术制备方法包括依次进行以下工序:经纱、纬纱加捻、整经、穿综穿筘、织造、落布检测、翻布缝头、预定型、前处理、染色固色、柔软定型。纱线准备工序:面料经纱为八角形异形截面涤纶长丝,纵向光滑有明显沟槽,纱支为40D,纱线经加捻加工,捻向为S捻,捻系数为900。纬纱为双组份异收缩涤纶长丝,双组份分别为高粘聚酯和低粘聚酯,其中低粘聚酯占双组份异收缩涤纶长丝的比例为55%,纬纱纱支为150D,纱线经加捻加工,其中捻向分为S向和Z向两种,捻系数分别为1500。两种捻向纬纱排列比1:1进行打纬织造。织造工序:面料经密为800根/10cm,纬密为400根/10cm。面料采用剑杆织机或重磅喷气织机织造,织物组织为八枚三飞经面缎纹组织。其他工序均为常规工艺。经检测,所制备面料的光泽感、起毛起球性、柔软度,见表1。实施例2本专利技术制备方法包括依次进行以下工序:经纱、纬纱加捻、整经、穿综穿筘、织造、落布检测、翻布缝头、预定型、前处理、染色固色、柔软定型。纱线准备工序:面料经纱为八角形异形截面涤纶长丝,纵向光滑有明显沟槽,纱支为75D,纱线经加捻加工,捻向为S捻,捻系数为1000。纬纱为双组份异收缩涤纶长丝,双组份分别为高粘聚酯和低粘聚酯,其中低粘聚酯占双组份异收缩涤纶长丝的比例为75%,纬纱纱支为200D,纱线经加捻加工,其中捻向分为S向和Z向两种,捻系数为2000。两种捻向纬纱排列比2:2进行打纬织造。织造工序:面料经密为900根/10cm,纬密为500根/10cm。面料采用剑杆织机或重磅喷气织机织造,织物组织为八枚五飞经面缎纹组织。其他工序均为常规工艺。经检测,所制备面料的光泽感、起毛起球性、柔软度,见表1。由此可见,实施例1及实施例2在本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皱丝缎光泽面料,其特征在于:面料的经纱采用异形截面涤纶长丝,纬纱采用双组份异收缩涤纶长丝;所述双组份异收缩涤纶长丝由高粘聚酯及低粘聚酯组成,所述低粘聚酯占双组份异收缩涤纶长丝的55-7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皱丝缎光泽面料,其特征在于:面料的经纱采用异形截面涤纶长丝,纬纱采用双组份异收缩涤纶长丝;所述双组份异收缩涤纶长丝由高粘聚酯及低粘聚酯组成,所述低粘聚酯占双组份异收缩涤纶长丝的55-7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皱丝缎光泽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异形截面涤纶长丝为八角形截面的涤纶长丝。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皱丝缎光泽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低粘聚酯占双组份异收缩涤纶长丝的60-7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皱丝缎光泽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组份异收缩涤纶长丝横截面为不对称并列型。


5.一种抗皱丝缎光泽面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经纱、纬纱先加捻再制备面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仝晓婷陈红霞沈玲袁洪胜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金太阳纺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