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质笔记本电脑外壳及其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026561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9 05: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笔记本电脑外壳的制作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轻质笔记本电脑外壳及其制作方法。其中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轻质笔记本电脑外壳,其主体由热塑性复合材料板材构成,所述热塑性复合材料板材包括两层纤维层及中间层,所述纤维层含浸热塑性树脂,所述中间层设于两层纤维层之间。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轻质笔记本电脑外壳及其制作方法,在保持复合板材的高强度和高模量的性能下,能够实现笔记本电脑外壳的轻质减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轻质笔记本电脑外壳及其制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笔记本电脑外壳的制作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轻质笔记本电脑外壳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便携式电话、便携式信息终端或相机等电子电气设备、信息设备的发展,市场上强烈要求开发出薄型且轻质的产品。轻薄的产品要求构成产品的外壳或内部部件薄壁、轻质同时也要求高强度、高刚性。复合材料具有质量轻、高强度和高模量、抗化学腐蚀、耐疲劳、易于整体成型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制作军工、飞机、汽车、风电等产品上。由于复合材料优良的力学特性,所以也可以用于笔记本电脑、平板笔记本、便携式电话、便携式信息终端或相机等电子电气设备、信息设备的外壳,发挥了使外壳薄壁化、减轻设备重量等作用。目前电子电器、汽车、运动器材等产品所用的热塑性复合材料制品大多使用连续性碳纤维、连续性玻璃纤维混合的复合板材进行成型加工,而热塑性全碳纤维复合板材的密度为1.40~1.60g/cm3,碳纤维与玻璃纤维混合的复合板材的密度为1.60~1.80g/cm3,虽然模量和刚性够高,但产品的重量仍偏重,不符合当前轻质化的发展方向。有鉴于此,实有必要开发一种轻质笔记本电脑外壳,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笔记本电脑外壳偏重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轻质笔记本电脑外壳,所述外壳在保持复合板材的高强度和高模量的性能下,能够实现笔记本电脑外壳的轻质减重。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轻质笔记本电脑外壳,其主体由热塑性复合材料板材构成,所述热塑性复合材料板材包括两层纤维层及中间层,所述纤维层含浸热塑性树脂,所述中间层设于两层纤维层之间,所述中间层为含有空心玻璃微珠的热塑性树脂层。可选地,所述纤维层为含浸热塑性树脂单向或编制的碳纤维。可选地,所述空心玻璃微珠的粒径为0.03-0.15mm,所述空心玻璃微珠的堆积密度为0.3-0.4g/cm3。可选地,所述纤维层含浸的热塑性树脂和中间层的热塑性树脂为相同树脂。可选地,所述树脂为聚碳酸酯树脂。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轻质笔记本电脑外壳的制作方法,所述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热塑性复合材料板材裁切成笔记本电脑所需尺寸;热压模具升温;将板材放入热压模具中并定位;热压模具合模加压保温,将板材压合成所需形状;热压模具冷却,取出热压后的板材;将热压后的板材放入注塑模具中注塑成型。可选地,注塑成型前还包括步骤:将热压后的板材进行机械加工整修。可选地,所述热压模具升温到170-200℃。可选地,所述热压模具加压保温的时间为2-3分钟相较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轻质笔记本电脑外壳及其制作方法,所述外壳主体使用热塑性复合材料板材,所述板材含有空心玻璃微珠的热塑性树脂层作为中间层,并在中间层两表层使用纤维层,具有以下技术效果:1、使用含有空心玻璃微珠的热塑性树脂层作为中间层实现了热塑性复合材料板材的轻质减重效果,板材密度可以达到0.9-1.2g/cm3,达到笔记本电脑外壳减重的效果,且减少了纤维的使用量,降低了成本。2、在中间层两面裹覆纤维层,保持热塑性复合材料板材的高强度和高模量的性能。3、热压工艺简单,整个制程可以采用常规热压设备即可,依据笔记本电脑外壳设计选择不同厚度的热塑性复合材料板材。【附图说明】图1绘示本专利技术中使用的热塑性复合材料板材的示意图。图2绘示本专利技术中热塑性复合材料板材热压后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功效及技术手段有进一步的了解,现结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其中图1绘示为本专利技术中使用的热塑性复合材料板材的示意图,图2绘示为本专利技术中热塑性复合材料板材热压后的示意图。于本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的轻质笔记本电脑外壳,其主体由热塑性复合材料板材10构成,请参阅图1所示,所述热塑性复合材料板材10包括两层纤维层100及中间层200,于本实施例中所述板材10经过热压压合而成,所述纤维层100含浸热塑性树脂,所述中间层200设于两层纤维层100之间,所述中间层200为含有空心玻璃微珠210的热塑性树脂层。所述中间层200可以达到不同的设计厚度需求并大幅降低板材10的密度,板材10密度可以达到0.9-1.2g/cm3,从而降低笔记本电脑外壳的重量。其中,所述纤维层100为含浸热塑性树脂单向或编制的碳纤维,保留碳纤维纹路的同时,最大化增强板材10的强度。其中,所述空心玻璃微珠210的粒径为0.03-0.15mm,所述空心玻璃微珠210的堆积密度为0.3-0.4g/cm3,由此抗压强度可达至10-125MPa,辅助强化板材10的强度。其中,所述纤维层100含浸的热塑性树脂和中间层200的热塑性树脂为相同树脂例如都可为聚碳酸酯树脂,因相同树脂物性相同,方便后续加工;当然并不限于此,根据实际需求二者也可为不同热塑性树脂。另外,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轻质笔记本电脑外壳的制作方法,所述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热塑性复合材料板10材裁切成笔记本电脑所需尺寸;热压模具升温,温度可依纤维层和中间层所用的热塑性树脂的物性而定,可为热塑性树脂的玻璃转化温度;将板材10放入热压模具中并定位,防止板材10移位;热压模具合模加压保温,将板材10压合成所需形状;热压模具冷却,取出热压后的板材20,请参阅图2所示;将热压后的板材20放入注塑模具中注塑成型。其中,注塑成型前还包括步骤:将热压成型后的板材20进行机械加工(CNC)整修,提升质量,达到笔记本电脑外壳所需效果。其中,所述热压模具升温到170-200℃。其中,所述热压模具加压保温的时间为2-3分钟。下面以采用热塑性聚碳酸酯树脂复合材料板材制作14寸笔记本电脑外壳为例,详细说明如下。根据设计的14寸笔记本电脑外壳尺寸计算板材10的大小,裁切后的尺寸为:长度350mm、宽度255mm;将热压模具升温到180℃-190℃;将裁切后的板材10送入热压模具中并定位;热压模具合模加压,在180℃-190℃温度下恒温保持2-3分钟;热压模具冷却,温度冷却到30℃-60℃时开模,取出热压后的板材20;热压后的板材20进行机械加工整修;放入注塑模具内进行注塑成型需要的卡勾等结构件,得到轻质笔记本电脑外壳;一个循环结束。相较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轻质笔记本电脑外壳及其制作方法,所述外壳主体使用热塑性复合材料板材10,所述板材10含有空心玻璃微珠210的热塑性树脂层作为中间层200,并在中间层200两表层使用纤维层100,具有以下技术效果:1、使用含有空心玻璃微珠210的热塑性树脂层作为中间层200实现了热塑性复合材料板材10的轻质减重效果,板材10密度可以达到0.9-1.2g/cm3,达到笔记本电脑外壳减重的效果,且减少了纤维的使用量,降低了成本。2、在中间层200两面裹覆纤维层100,保持热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轻质笔记本电脑外壳,其特征在于,主体由热塑性复合材料板材构成,所述热塑性复合材料板材包括两层纤维层及中间层,所述纤维层含浸热塑性树脂,所述中间层设于两层纤维层之间,所述中间层为含有空心玻璃微珠的热塑性树脂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轻质笔记本电脑外壳,其特征在于,主体由热塑性复合材料板材构成,所述热塑性复合材料板材包括两层纤维层及中间层,所述纤维层含浸热塑性树脂,所述中间层设于两层纤维层之间,所述中间层为含有空心玻璃微珠的热塑性树脂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质笔记本电脑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层为含浸热塑性树脂单向或编制的碳纤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质笔记本电脑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玻璃微珠的粒径为0.03-0.15mm,所述空心玻璃微珠的堆积密度为0.3-0.4g/cm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质笔记本电脑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层含浸的热塑性树脂和中间层的热塑性树脂为相同树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轻质笔记本电脑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树脂为聚碳酸酯树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峰
申请(专利权)人:汉达精密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