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叶轮壳体防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024593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9 05:13
本发明专利技术主要涉及船舶防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叶轮壳体防腐方法,应用于喷水推进装置中的铝合金外壳和不锈钢衬圈,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S1,于所述铝合金外壳的内壁处喷涂一具有第一厚度的环氧涂层,并在所述环氧涂层冷却后将所述环氧涂层切削至剩余一第二厚度;步骤S2,采用过盈配合的方式将所述不锈钢衬圈嵌入所述铝合金外壳内;步骤S3,于所述铝合金外壳和所述不锈钢衬圈的端部开槽区域处,采用一密封胶进行密封填充。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避免出现腐蚀物聚集导致不锈钢衬圈凸起或导致铝合金叶轮壳体崩裂,从而影响到使用安全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叶轮壳体防腐方法
本专利技术主要涉及船舶防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叶轮壳体防腐方法。
技术介绍
在船舶航行中,喷水推进装置以其高航速下推进效率高、操纵性能好、变工况能力强、噪声低、浅水效应佳等优点,是适用于高性能船舶的一种推进方式。高性能船舶出于排水量对阻力影响较大的考虑,对重量要求严苛,通常采用装置重量较轻的铝合金喷水推进装置。铝合金喷水推进装置的零件除叶轮与轴采用强度更高的不锈钢材料外,大部分由铝合金制成,如叶轮壳体、导叶体、进口流道等。然而喷水推进装置工作时,叶轮高速旋转的产生的动力,将水流从船底吸入,此时会将水中杂物吸入,尤其在潜水区域,甚至会吸入沙石等坚硬的杂物,因此旋转叶轮通常采用强度与硬度较高的不锈钢材质,以避免杂物冲击。但吸入的杂物卡在叶轮叶稍与壳体之间的缝隙中,旋转的叶轮会对叶轮壳体产生切削破坏。由于铝制叶轮壳体的表面硬度低,受到叶轮与杂物的切削会损坏叶轮壳体,影响装备正常运行和甚至危及船舶的安全。如果叶轮壳体采用钢制,则重量会大幅增加,并且会与相邻的铝合金导叶体、进口流道直接接触产生电化腐蚀,缩短装置的使用寿命,为了防止叶轮刮擦破坏壳体,通常是在铝合金壳体内部布置不锈钢衬圈,通过过盈配合将不锈钢衬圈镶至铝合金壳体并在端部通过密封胶密封以防止海水渗入。但是,长久使用后密封胶密封失效后,海水渗入钢铝之间,产生电化腐蚀,由于钢铝之间的电位差加剧这种腐蚀现象,腐蚀物聚集导致不锈钢衬圈凸起或导致铝合金叶轮壳体崩裂,影响使用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问题,现提出一种叶轮壳体防腐方法,应用于喷水推进装置中的铝合金外壳和不锈钢衬圈,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S1,于所述铝合金外壳的内壁处喷涂一具有第一厚度的环氧涂层,并在所述环氧涂层冷却后将所述环氧涂层切削至剩余一第二厚度;步骤S2,采用过盈配合的方式将所述不锈钢衬圈嵌入所述铝合金外壳内;步骤S3,于所述铝合金外壳和所述不锈钢衬圈的端部开槽区域处,采用一密封胶进行密封填充。优选的,所述环氧涂层为熔结涂覆环氧树脂。优选的,所述第一厚度为0.4mm。优选的,所述第二厚度为0.2mm。优选的,所述步骤S2中,所述过盈配合的过程具体包括:步骤S21,将所述铝合金外壳通过电阻丝进行加热,以使所述铝合金外壳膨胀的同时不破坏所述铝合金外壳的合金状态;步骤S22,将所述不锈钢衬圈嵌入加热后的所述铝合金外壳内,随后等待所述铝合金外壳自然冷却,完成所述铝合金外壳和所述不锈钢衬圈的所述过盈配合,随后转向所述步骤S3。优选的,所述电阻丝加热的加热温度小于120o。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采用高附着力环氧陶瓷密封胶对所述铝合金外壳和所述不锈钢衬圈的连接区域进行填充。优选的,所述铝合金外壳为铝合金铸造成型。优选的,所述不锈钢衬圈为不锈钢管切割成型。优选的,所述不锈钢衬圈为不锈钢板弯卷焊接成型。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避免出现腐蚀物聚集导致不锈钢衬圈凸起或导致铝合金叶轮壳体崩裂,从而影响到使用安全的情况。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较优的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较优的实施例的结构斜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较优的实施例的截面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较优的实施例的过盈配合的流程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较优的实施例的一侧放大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较优的实施例的另一侧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专利技术的限定。一种叶轮壳体防腐方法,应用于喷水推进装置中的铝合金外壳和不锈钢衬圈,如图1所示,包括:步骤S1,于在铝合金外壳1的内壁上喷涂一具有第一厚度的环氧涂层3,并在环氧涂层冷却后将环氧涂层切削至剩余一第二厚度;步骤S2,采用过盈配合的方式将不锈钢衬圈嵌入铝合金外壳内;步骤S3,于铝合金外壳和不锈钢衬圈的端部开槽区域处,采用一密封胶进行密封填充。具体地,如图2和图3所示,喷水推进装置中的铝合金外壳1和不锈钢衬圈2,步骤S1中铝合金外壳1由铝合金铸造成型后,采用壳体内壁机对铝合金外壳1的内壁喷涂环氧涂层3,环氧涂层3采用熔结涂覆环氧树脂至司仪厚度,等待喷涂的环氧涂层3冷却后,进行机加工将环氧涂层3的厚度切削至第二厚度,步骤S2中不锈钢衬圈2的外圈机进行加工到位后,采用过盈配合的方式,将不锈钢衬圈2镶嵌入铝合金外壳1中,此时不锈钢衬圈2与铝合金外壳1的一端镶嵌连接,步骤S3中对铝合金外壳1和不锈钢衬圈2的端部开槽区域采用密封胶4进行填充,对镶嵌形成的间隙进行密封。环氧涂层3将不锈钢衬圈2和铝合金外壳1这两种金属材料进行物理隔绝,海水渗入钢铝之间,产生电化腐蚀,由于钢铝之间的电位差加剧这种腐蚀现象本专利技术的较优实施例中,环氧涂层3为熔结涂覆环氧树脂。具体地,环氧涂层3采用熔结涂覆环氧树脂,树脂为双组份粉末涂料,相较于液体涂料,双组份粉末涂料的附着性更好,进行喷涂的过程中,环氧涂层3的厚度均匀,在切削的过程中,也不易龟裂。本专利技术的较优实施例中,第一厚度为0.4mm。本专利技术的较优实施例中,第二厚度为0.2mm。本专利技术的较优实施例中,步骤S2中,过盈配合的过程,如图4所示,具体包括:步骤S21,将铝合金外壳通过电阻丝进行加热,以使铝合金外壳膨胀的同时不破坏铝合金外壳的合金状态;步骤S22,将不锈钢衬圈嵌入加热后的铝合金外壳内,随后等待铝合金外壳自然冷却,完成铝合金外壳和所述不锈钢衬圈的过盈配合,随后转向所述步骤S3。具体地,过盈配合是指采用加热或加外力的形式使规格小的元件中穿入规格大的元件,此处采用电阻丝加热铝合金外壳1的内壁,让铝合金外壳1因加热而膨胀,此时将不锈钢衬圈2嵌入铝合金外壳1,待铝合金外壳1的内壁自然冷却后,不锈钢衬圈2和铝合金外壳1实现过盈连接。本专利技术的较优实施例中,电阻丝加热的加热温度小于120o。具体地,考虑到铝合金外壳1的材质属性和冷却时间,电阻丝加热铝合金外壳1的内壁的温度小于120o。本专利技术的较优实施例中,步骤3中采用高附着力环氧陶瓷密封胶4对铝合金外壳1和不锈钢衬圈2的连接区域进行填充。具体地,步骤3中铝合金外壳1的端部采用高附着力环氧陶瓷密封胶4对铝合金外壳1和不锈钢衬圈2的连接区域进行封胶4填充,如图5和图6所示,铝合金外壳1的端部具有凹槽形状,以便于不锈钢衬圈2嵌入铝合金外壳1,以及后续采用高附着力环氧陶瓷密封胶4。本专利技术的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叶轮壳体防腐方法,应用于喷水推进装置中的铝合金外壳和不锈钢衬圈,其特征在于,包括:/n步骤S1,于所述铝合金外壳的内壁处喷涂一具有第一厚度的环氧涂层,并在所述环氧涂层冷却后将所述环氧涂层切削至剩余一第二厚度;/n步骤S2,采用过盈配合的方式将所述不锈钢衬圈嵌入所述铝合金外壳内;/n步骤S3,于所述铝合金外壳和所述不锈钢衬圈的端部开槽区域处,采用一密封胶进行密封填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叶轮壳体防腐方法,应用于喷水推进装置中的铝合金外壳和不锈钢衬圈,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S1,于所述铝合金外壳的内壁处喷涂一具有第一厚度的环氧涂层,并在所述环氧涂层冷却后将所述环氧涂层切削至剩余一第二厚度;
步骤S2,采用过盈配合的方式将所述不锈钢衬圈嵌入所述铝合金外壳内;
步骤S3,于所述铝合金外壳和所述不锈钢衬圈的端部开槽区域处,采用一密封胶进行密封填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叶轮壳体防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氧涂层采用熔结涂覆环氧树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叶轮壳体防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厚度为0.4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叶轮壳体防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厚度为0.2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叶轮壳体防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所述过盈配合的过程具体包括:
步骤S21,将所述铝合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原星张岩杜冬梅王俊刘建国李磊余启鹏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七零八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