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加热辊道窑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1424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22: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加热辊道窑炉,该电加热辊道窑炉包括:窑炉本体、运输辊组和第一电加热组件;其中,窑炉本体包括相互平行的窑炉两侧壁,以及形成于窑炉两侧壁之间的窑室;运输辊组插接于窑炉两侧壁之间、且水平贯穿于窑室,其中,运输辊组包括沿窑室的长度方向排布的多条运输辊,多条运输辊中相邻运输辊之间留有空隙;第一电加热组件插接于窑炉两侧壁之间、且设置于运输辊组的下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能解决现有技术中燃煤的燃烧温度变化幅度大,炉内温度不均匀,难以精确控制待烧制器具的烧制温度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加热辊道窑炉
本技术涉及窑炉
,尤其涉及一种电加热辊道窑炉。
技术介绍
窑炉是采用耐火材料砌成,用于将待烧制器具烧成制品的设备,是器具(如日用陶瓷或建筑陶瓷)烧制成型的必备设施。在各种类型的窑炉中,辊道窑炉是一种烧制效率较高的窑炉。辊道窑炉通常在窑炉两侧壁之间插接多条辊棒,通过辊棒运输待烧制的器具,在窑炉内烧制,从而不需要窑车等装置,节省人力物力。辊道窑炉通常包括:上窑室、下窑室、辊棒组和隔焰板等结构;其中,棍棒组包括多条棍棒,棍棒设置在上窑室内,且通过转动轴承插接于上窑室的两侧壁之间;在棍棒组的下方铺设隔焰板,该隔焰板能够起到导热和隔绝火焰的作用。另外,隔焰板将整个辊道窑炉划分为上窑室和下窑室,在隔焰板的下方设置有燃煤,然后在下窑室设置通风管,这样下窑室实际成为了燃烧室,通过燃烧燃煤,然后隔焰板隔绝火焰,避免火焰接触到辊棒和辊棒组承载的待烧制器具,还能够将热量传递至该待烧制器具。然而,此种通过燃煤烧制器具的辊道窑炉,因为燃煤的燃烧温度变化幅度大,炉内温度不均匀,导致相关操作人员难以精确控制待烧制器具的烧制温度,进而容易导致待烧制器具的烧制成色。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电加热辊道窑炉,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燃煤的燃烧温度变化幅度大,炉内温度不均匀,难以精确控制待烧制器具的烧制温度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电加热辊道窑炉,该电加热辊道窑炉包括:窑炉本体、运输辊组和第一电加热组件;其中,窑炉本体包括相互平行的窑炉两侧壁,以及形成于窑炉两侧壁之间的窑室;运输辊组插接于窑炉两侧壁之间、且水平贯穿于窑室,其中,运输辊组包括沿窑室的长度方向排布的多条运输辊,多条运输辊中相邻运输辊之间留有空隙;第一电加热组件插接于窑炉两侧壁之间、且设置于运输辊组的下方。优选地,所述窑炉两侧壁中的任一侧壁,包括:方形管钢结构框架;贴合于方形管钢结构框架设置的硅酸铝保温毯;贴合于硅酸铝保温毯设置的保温砖;贴合于保温砖设置的莫来石砖;以及贴合于莫来石砖设置的耐火纤维。优选地,所述方形管钢结构框架的外表面喷刷有耐高温油漆层。优选地,所述第一电加热组件,包括:插接于窑炉两侧壁之间、且设置于运输辊组下方的导热硅碳棒;和/或,插接于窑炉两侧壁之间、且设置于运输辊组下方的电炉丝。优选地,所述电加热辊道窑炉还包括:第二电加热组件,第二电加热组件插接于窑炉两侧壁之间、且设置于运输辊组上方。优选地,所述电加热辊道窑炉还包括:驱动电机和传动机构,驱动电机与传动机构电连接,传动机构与运输辊组相连接;其中,传动机构包括:沿窑炉的长度方向排布、且与窑炉侧壁相固定的传动支撑架;固定于传动支撑架两端的传动轮;以及,沿传动支撑架的长度方向设置、且缠绕连接于传动轮的传动链,传动链与运输辊组相连接。优选地,所述电加热辊道窑炉中,窑炉本体还包括:拱形炉顶和通风管;其中,拱形炉顶搭接于窑炉两侧壁之间,且拱形炉顶挖设有通风开口;通风管通过通风开口与窑室相连通。优选地,第一电加热组件还包括:与导热硅碳棒和电炉丝分别通过导电线路连接的电加热器;连接于导电线路上的温控开关;固定连接于窑炉侧壁、且靠近运输辊组的窑室温度传感器;以及与窑室温度传感器电连接的温度控制器,温度控制器还与温控开关电连接。本申请提出的技术方案,电加热辊道窑炉的工作流程如下:运输辊组插接于窑炉两侧壁之间、且运输辊组水平贯穿于窑室,能够从窑口处送入待烧制的器具,然后通过运输辊组的水平转动,将待烧制的器具运送至窑室内进行烧制,因为运输辊组包括沿窑室的长度方向排布的多条运输辊,因此待烧制的器具在窑炉内能够沿窑室的长度方向前后运输,从而烧制均匀。另外相邻运输辊之间留有空隙,而在运输辊组的下方设置有插接于窑炉两侧壁之间的第一电加热组件,因此通过第一电加热组件的加热作用,能够将温度从相邻运输辊组之间的空隙传导至运输辊组上平面的待烧制的器具。本申请提出的技术方案,通过设置运输辊组将待烧制的器具送入窑室,然后在相邻运输辊之间留有空隙,并在运输辊组下方设置第一电加热组件,从而通过相邻运输辊之间的空隙将热量传递至待烧制的器具,如陶瓷。因为电加热组件由电产生热量,因此温度变化幅度容易控制,进而使得炉内温度更加均匀,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燃煤的燃烧温度变化幅度大,炉内温度不均匀,导致相关操作人员难以精确控制待烧制器具的烧制温度,进而容易导致待烧制器具的烧制成色的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加热辊道窑炉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实施例提供的辊道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在本技术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另外,本技术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请参见图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加热辊道窑炉的结构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加热辊道窑炉,其特征在于,包括:/n窑炉本体、运输辊组和第一电加热组件;其中,/n所述窑炉本体包括相互平行的窑炉两侧壁,以及形成于所述窑炉两侧壁之间的窑室;/n所述运输辊组插接于所述窑炉两侧壁之间、且水平贯穿于所述窑室,其中,所述运输辊组包括沿所述窑室的长度方向排布的多条运输辊,所述多条运输辊中相邻运输辊之间留有空隙;/n所述第一电加热组件插接于所述窑炉两侧壁之间、且设置于所述运输辊组的下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加热辊道窑炉,其特征在于,包括:
窑炉本体、运输辊组和第一电加热组件;其中,
所述窑炉本体包括相互平行的窑炉两侧壁,以及形成于所述窑炉两侧壁之间的窑室;
所述运输辊组插接于所述窑炉两侧壁之间、且水平贯穿于所述窑室,其中,所述运输辊组包括沿所述窑室的长度方向排布的多条运输辊,所述多条运输辊中相邻运输辊之间留有空隙;
所述第一电加热组件插接于所述窑炉两侧壁之间、且设置于所述运输辊组的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加热辊道窑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窑炉两侧壁中的任一侧壁,包括:
方形管钢结构框架;
贴合于所述方形管钢结构框架设置的硅酸铝保温毯;
贴合于所述硅酸铝保温毯设置的保温砖;
贴合于所述保温砖设置的莫来石砖;
以及,贴合于所述莫来石砖设置的耐火纤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加热辊道窑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形管钢结构框架的外表面喷刷有耐高温油漆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加热辊道窑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加热组件,包括:
插接于所述窑炉两侧壁之间、且设置于所述运输辊组下方的导热硅碳棒;和/或,插接于所述窑炉两侧壁之间、且设置于所述运输辊组下方的电炉丝。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加热辊道窑炉,其特征在于,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翟慎涛
申请(专利权)人:淄博昊炬窑炉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