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副车架组装式内管衬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12099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22: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副车架组装式内管衬套,属于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包括铝内芯、组装内管、橡胶结构、外管和限位板。通过改变传统副车架衬套内芯的结构,将传统的单一铝内芯拆分为铝内芯与组装内管两部分,两部分采用过盈方式装配。这样只需更改组装内管的内径尺寸,即可实现满足衬套不同的内孔尺寸的装配需求,解决目前客户对于相同或类似位置,所需副车架衬套结构性能相同,仅仅内孔尺寸不同需要重新设计的技术问题,大大降低了衬套研发成本,缩短衬套研发周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副车架组装式内管衬套
本技术涉及一种副车架组装式内管衬套,属于汽车零部件

技术介绍
副车架衬套属于汽车底盘悬架系统的一种汽车零部件,是副车架总成和车身的连接点。一般副车架通过前后左右四个衬套与车身相连接,前后衬套位置各有两个衬套,通常副车架衬套结构往往相同。但是为了满足不同车身整体的尺寸配合,两个相同结构的副车架衬套的衬套内孔又需要设计成不同的内孔尺寸,仅仅内孔尺寸不同,就需要重新设计新的副车架衬套,增加了衬套开发的成本与周期,零部件种类的增加,也给后续的制造,装配工序增加了管理成本。所以本领域目前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副车架衬套,用于解决客户对于相同或类似位置,所需副车架衬套结构,功能相同,仅仅内孔尺寸不同而导致增加开发成本与研发周期延长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解决目前客户对于相同或类似位置,所需副车架衬套结构性能相同,仅仅内孔尺寸不同而导致增加研发成本与研发周期延长的技术问题。为达到解决上述问题的目的,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副车架组装式内管衬套,其特征在于:包括铝内芯、组装内管、橡胶结构、外管和限位板;所述的铝内芯为一中空圆柱体,铝内芯内管壁面下端面开始沿内管壁面轴向向上设有一凹槽;铝内芯内管上段设有紧贴铝内芯内管的环状组装内管;铝内芯和外管之间设有环状圆柱形的橡胶结构;铝内芯下端面设有限位板。优选地,所述的铝内芯上端面设有端面花纹。优选地,所述的橡胶结构包括橡胶主簧、橡胶撞块和撞块凸点结构;橡胶结构为一环状圆柱型结构,结构主体环状圆柱体构成的橡胶主簧设于铝内芯与外管之间,与铝内芯、外管硫化连接固定;环状圆柱型的橡胶结构下端面设有所述的橡胶撞块,橡胶撞块与外管下端面硫化连接;所述的橡胶撞块下端面设有撞块凸点结构;橡胶主簧、橡胶撞块和撞块凸点结构为一体成型橡胶件。优选地,所述的限位板设有与铝内芯内管相通的孔;所述限位板上的孔的外缘设有用于卡扣的针脚结构,所述针脚结构与所述的铝内芯的凹槽配合连接。优选地,所述的铝内芯、外管和限位板材质为铝;所述的组装内管为无缝钢管。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优化了内芯结构,将单一铝内芯拆分为铝内芯与组装内管,只需改变组装内管的内径尺寸即可实现满足衬套不同的内孔尺寸的装配需求,大大降低了衬套开发成本,缩短衬套开发周期。2.橡胶撞块凸点结构设计,减小橡胶撞块与限位板的接触面,消除衬套的Z向上下运动时产生的异响问题。3.铝内芯的端面花纹结构,提高了衬套与车身直接的摩擦力,有利于增强车身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副车架组装式内管衬套立体结构俯视剖视图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副车架组装式内管衬套立体结构仰视剖视图示意图。附图标记:1.铝内芯2.组装内管3.橡胶结构4.外管5.限位板11.端面花纹12.凹槽31.橡胶主簧32.橡胶撞块33.撞块凸点结构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更明显易懂,兹以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如图1,2所示。一种副车架组装式内管衬套,包括铝内芯1、组装内管2、橡胶结构3、外管4和限位板5;铝内芯1为一中空圆柱体,铝内芯1上端面设置有端面花纹11,铝内芯1内壁面下段从下端面开始,沿内壁面轴向向上设置有一凹槽12;铝内芯1内管上段设置有紧贴铝内芯1内管的环状的组装内管2,组装内管2与铝内芯1内管过盈装配;铝内芯1和外管4之间设有环状圆柱形结构的橡胶结构3;橡胶结构3包括橡胶主簧31、橡胶撞块32和撞块凸点结构33;橡胶结构3整体大致为一环状圆柱型结构,结构中主体部分即环状圆柱体构成的橡胶主簧31位于铝内芯1与外管4之间,并与铝内芯1、外管4硫化连接固定;环状圆柱型的橡胶结构3下端面设置橡胶撞块32,橡胶撞块32与外管4下端面硫化连接固定;橡胶撞块32下端面设置有撞块凸点结构33;橡胶主簧31、橡胶撞块32和撞块凸点结构33是一体成型的橡胶件。铝内芯1下端面设置有一片限位板5。限位板5上有与铝内芯1内管相通的孔;限位板5上的孔的外缘设置一个由于卡扣用的针脚结构51,针脚结构51与铝内芯1的凹槽12过盈配合,连接铝内芯1和限位板5。铝内芯1、外管4和限位板5材质为铝;组装内管2为无缝钢管。铝内芯1通过螺栓与车身连接,外管4采用过盈配合压入副车架连接孔中。端面花纹11位于铝内芯1上端面。与车身螺栓连接后,端面花纹11可增加车身与铝内芯1之间的侧向滑移力。撞块凸点结构33位于橡胶撞块32之上,在衬套Z向上下运动时与限位板5接触,有利于消除橡胶撞块32与限位板5撞击造成的噪声;组装内管2可选用不同内孔尺寸的无缝钢管,满足客户的整车装配尺寸需求。在此具体实施例中,改变传统内芯结构,将单一铝内芯拆分为铝内芯1与组装内管2,两者采用过盈方式装配,只需更改组装内管的内径尺寸即可实现满足衬套不同的内孔尺寸的装配需求,大大降低了衬套开发成本,缩短衬套开发周期。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技术任何形式上和实质上的限制,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前提下,还将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补充,这些改进和补充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当可利用以上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而做出的些许更动、修饰与演变的等同变化,均为本技术的等效实施例;同时,凡依据本技术的实质技术对上述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等同变化的更动、修饰与演变,均仍属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副车架组装式内管衬套,其特征在于:包括铝内芯(1)、组装内管(2)、橡胶结构(3)、外管(4)和限位板(5);所述的铝内芯(1)为一中空圆柱体,铝内芯(1)内管壁面下端面开始,沿内管壁面轴向向上设有一凹槽(12);铝内芯(1)内管上段设有紧贴铝内芯(1)内管的环状组装内管(2);铝内芯(1)和外管(4)之间设有环状圆柱形的橡胶结构(3);铝内芯(1)下端面设有限位板(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副车架组装式内管衬套,其特征在于:包括铝内芯(1)、组装内管(2)、橡胶结构(3)、外管(4)和限位板(5);所述的铝内芯(1)为一中空圆柱体,铝内芯(1)内管壁面下端面开始,沿内管壁面轴向向上设有一凹槽(12);铝内芯(1)内管上段设有紧贴铝内芯(1)内管的环状组装内管(2);铝内芯(1)和外管(4)之间设有环状圆柱形的橡胶结构(3);铝内芯(1)下端面设有限位板(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副车架组装式内管衬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铝内芯(1)上端面设有端面花纹(11)。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副车架组装式内管衬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橡胶结构(3)包括橡胶主簧(31)、橡胶撞块(32)和撞块凸点结构(33);橡胶结构(3)为一环状圆柱型结构,结构主体环状圆柱体构成的橡胶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淑群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众力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