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列圆锥滚动轴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12031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22: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轴承装备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列圆锥滚动轴承,应用于轨道交通轴承的地铁轴箱轴承,包括内圈、双滚道外圈、保持架和两列滚动体;所述两列滚动体分别通过保持架保持在内圈和双滚道外圈之间,所述轴承套装在主轴上,内圈端面与主轴轴肩之间设置后挡圈,后挡圈与主轴轴肩的弧度相配合,内圈端面与后挡圈之间设置C型塑钢垫圈,C型塑钢垫圈的开口包裹后挡圈的侧表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在轴承内圈端面和后挡圈间安装C型塑钢垫圈,使轴承内圈端面和后挡圈不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塑钢隔圈与后挡贴合,有效防止内圈端面与后挡之间蠕动磨损,避免影响轴承与轴的配合,防止轴承运用故障。

A double row tapered rolling bear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列圆锥滚动轴承
本技术属于轴承装备制造
,具体涉及一种双列圆锥滚子轴承,应用于轨道交通轴承的地铁轴箱轴承。
技术介绍
当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迅速,市场广阔。但地铁轴箱轴承要求具有极高的可靠性,根据车辆轻量化需求,轴承安装空间较小,需采用自密封紧凑型单元化结构设计,并且车辆轮轴在承载后,与轴承配合的轴颈将产生轻微的挠度,在车辆运用过程中,车轴进行高速的旋转,轴承内圈端面与挡圈端面间将产蠕动磨损影响轴承的应用,造成轴承运用故障,不利于轴承的稳定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满足轴承的长时间免维护要求,采用微接触式密封和迷宫式密封结合的一种复合式密封结构,有效的改善轴承的运用条件的新型地铁轴箱轴承。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双列圆锥滚子轴承,包括内圈、双滚道外圈、保持架和两列滚动体;所述两列滚动体分别通过保持架保持在内圈和双滚道外圈之间,所述轴承套装在主轴上,内圈端面与主轴轴肩之间设置后挡圈,后挡圈与主轴轴肩的弧度相配合,内圈端面与后挡圈之间设置C型塑钢垫圈,C型塑钢垫圈的开口包裹后挡圈的侧表面。进一步地,所述内圈为分体式结构,包括第一内圈和第二内圈,第一内圈和第二内圈分别包含有大端面和小端面,第一内圈和第二内圈的小端面相对设置并通过内隔圈隔开;靠近轴肩的内圈的大端面与后挡圈之间设置C型塑钢垫圈。进一步地,每列滚动体外侧分别设置有一组密封组件,密封组件设置在双滚道外圈内径和内圈大端面外径之间。进一步地,所述密封组件包括L型密封部、异型密封圈、U型密封部;所述双滚道外圈内径连接L型密封部,L型密封部通过异型密封圈连接至紧贴内圈外径的U型密封部,所述L型密封部、异型密封圈、U型密封部将滚动体完全密封在密封组件内侧。进一步地,所述L型密封部一个端部侧面设置凸起,所述凸起与双滚道外圈内径设置的内凹相配合。进一步地,所述内圈滚道的两侧设置越程槽。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采用在轴承内圈端面和后挡圈间安装C型塑钢垫圈,使轴承内圈端面和后挡圈不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塑钢隔圈与后挡贴合,有效防止内圈端面与后挡之间蠕动磨损,避免影响轴承与轴的配合,防止轴承运用故障。附图说明图1为双列圆锥滚动轴承结构示意图;图2为密封组件与C型塑钢垫圈放大图;图中:1—双滚道外圈;2—内圈;3—滚动体;4—保持架;5—内隔圈;6—密封组件;7—C型塑钢垫圈;8—后挡圈;9—L型密封部;10—异型密封圈;11—U型密封部;12—越程槽;13—主轴;14—主轴轴肩;15—凸起。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结构和功能更加清晰,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参见附图1-2,一种双列圆锥滚子轴承,包括内圈2、双滚道外圈1、保持架4和两列滚动体3;所述两列滚动体3分别通过保持架4保持在内圈2和双滚道外圈1之间,所述轴承套装在主轴13上,内圈端面与主轴轴肩14之间设置后挡圈8,后挡圈8与主轴轴肩14的弧度相配合,内圈端面与后挡圈之间设置C型塑钢垫圈7,C型塑钢垫圈7的开口包裹后挡圈8的侧表面。进一步地,所述内圈为分体式结构,包括第一内圈和第二内圈,第一内圈和第二内圈分别包含有大端面和小端面,第一内圈和第二内圈的小端面相对设置并通过内隔圈5隔开;靠近轴肩的内圈的大端面与后挡圈之间设置C型塑钢垫圈7。进一步地,每列滚动体3外侧分别设置有一组密封组件6,密封组件设置在双滚道外圈内径和内圈大端面外径之间。进一步地,所述密封组件包括L型密封部9、异型密封圈10、U型密封部11;所述双滚道外圈内径连接L型密封部9,L型密封部9通过异型密封圈10连接至紧贴内圈外径的U型密封部11,所述L型密封部9、异型密封圈10、U型密封部11将滚动体3完全密封在密封组件内侧。进一步地,所述L型密封部一个端部侧面设置凸起15,所述凸起15与双滚道外圈1内径设置的内凹相配合。进一步地,所述内圈滚道的两侧设置越程槽12,便于储存油脂。本申请根据车辆轻量化需求,轴承安装空间较小,采用自密封紧凑型单元化结构设计,该结构设计取消了密封座,缩短了承载中心到轴肩距离,可有效减小轴承承载后轴颈的挠曲变形,提高轴承承载刚性。车辆轮轴在承载后,与轴承配合的轴颈将产生轻微的挠度,在车辆运用过程中,车轴进行高速的旋转,轴承内圈2端面与后挡圈8端面间将产蠕动磨损影响轴承的应用。为了防止轴承在运用中造成轴承内圈端面与挡圈端面产生的蠕动磨损,影响轴承与轴的配合,造成轴承运用故障,采用在轴承内圈端面和挡圈间安装C型塑钢垫圈7,使轴承内圈端面通过塑钢隔圈与后挡贴合接触,有效防止内圈端面与后挡之间蠕动磨损。为满足轴承的长时间免维护要求,采用微接触式密封和迷宫式密封结合的一种复合式密封结构,即具有接触密封密封性能好的特点,又具有非接触式迷宫密封低摩擦、低温升的应用特点,保证了润滑脂不外泄,又能有效的防止水份及车辆行驶途中的灰尘和污物侵入,同时特有的拆卸孔能够方便轴承在维护时密封装置的拆卸。本申请具有以下优点:1.在轴承内圈端面和挡圈间安装C型塑钢垫圈,防止轴承蠕动磨损。2.采用微接触式密封和迷宫式密封结合的一种复合式密封结构。以上列举的仅是本技术的最佳实施例。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以上实施例,还可以有许多变形。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从本技术公开的内容直接导出或联想到的所有变形,均应认为是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列圆锥滚动轴承,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圈、双滚道外圈、保持架和两列滚动体;所述两列滚动体分别通过保持架保持在内圈和双滚道外圈之间,所述轴承套装在主轴上,内圈端面与主轴轴肩之间设置后挡圈,后挡圈与主轴轴肩的弧度相配合,内圈端面与后挡圈之间设置C型塑钢垫圈,C型塑钢垫圈的开口包裹后挡圈的侧表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列圆锥滚动轴承,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圈、双滚道外圈、保持架和两列滚动体;所述两列滚动体分别通过保持架保持在内圈和双滚道外圈之间,所述轴承套装在主轴上,内圈端面与主轴轴肩之间设置后挡圈,后挡圈与主轴轴肩的弧度相配合,内圈端面与后挡圈之间设置C型塑钢垫圈,C型塑钢垫圈的开口包裹后挡圈的侧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列圆锥滚动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圈为分体式结构,包括第一内圈和第二内圈,第一内圈和第二内圈分别包含有大端面和小端面,第一内圈和第二内圈的小端面相对设置并通过内隔圈隔开;靠近轴肩的内圈的大端面与后挡圈之间设置C型塑钢垫圈。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传荣宋世勇邹德鹏顿丽华吴祖琳唐丽虓杨君孙林李淑华
申请(专利权)人:瓦房店轴承集团国家轴承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