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微风发电机的能量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11585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22: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微风发电机的能量塔,包括支杆,所述支杆上自上而下设置有相互平行的多个微风发电模组,所述多个微风发电模组通过设置在支杆内部的电缆并联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分层的方式将多个微风发电机放置在不同的平面,使得整个能量塔的空间利用率得到提高,从而减少占地面积。

An energy tower based on Aeolian generator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n energy tower based on an aeolian generator, which comprises a supporting rod. A plurality of parallel wind power generation modules are arranged on the support rod from top to bottom, and the plurality of wind power generation modules are connected in parallel through the cables arranged in the support rod. The utility model places multiple aeolian generators on different planes in a layered way, so as to improve the space utilization rate of the whole energy tower, so as to reduce the floor are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微风发电机的能量塔
本技术涉及风力发电
,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微风发电机的能量塔。
技术介绍
现有的大型风力发电机,可以发出较大功率的电量,但是其尺寸比较大,安装困难。而小型的风力发电机为了得到较大功率的电量通常通过并联安装运行来实现,但是在安装时,需要考虑到风力形成的涡流影响,单台之间的安装位置必须大于其旋转轴的尺寸,集中安装后所占面积也是比较大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微风发电机的能量塔,能够提高空间利用率,减少占地面积。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基于微风发电机的能量塔,包括支杆,所述支杆上自上而下设置有相互平行的多个微风发电模组,所述多个微风发电模组通过设置在支杆内部的电缆并联连接。所述微风发电模组包括底板,所述底板正面的周边布置有多个竖直设置的第一微风发电机,所述底板的中心设置有用于穿过支杆的通孔,所述底板穿过支杆后通过安装销和卡簧固定在支杆上;所述底板的背面设置有支撑板。所述多个第一微风发电机均匀布置在所述底板的周边。所述第一微风发电机包括多组风叶,所述多组风叶同轴布置形成筒形结构,且安装在中心转盘的边缘,所述中心转盘的圆心设置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一端与永磁发电机的外壳转子相连,另一端与外球面轴承相连,所述永磁发电机的中间固定定子与第一端盖固定,所述外球面轴承与第二端盖固定,所述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盖在所述筒形结构的两端;所述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的外侧面设置有固定支架。所述风叶外还设置有导风罩。所述永磁发电机的输出端通过稳压电路与放置在底板上的储能设备相连,所述储能设备与所述设置在支杆内部的电缆相连。所述支杆的顶部还设置有第二微风发电机。有益效果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本技术利用分层的方式将多个微风发电机放置在不同的平面,使得整个能量塔的空间利用率得到提高,从而减少占地面积。同时本技术的微风发电机整体呈现筒形结构,相较于常规的水平轴及垂直轴的发电机,两两之间安装的距离可大幅缩小,从而减少占地面积。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微风发电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微风发电机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技术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基于微风发电机的能量塔,如图1所示,包括支杆1,所述支杆1上自上而下设置有相互平行的多个微风发电模组2,所述多个微风发电模组2通过设置在支杆1内部的电缆并联连接。由此可见,本申请通过立体方式将多个微风发电模组2安装在一根支杆上,减少了占地面积,使得整个能量塔的空间利用率得到提高。如图2所示,所述微风发电模组2包括底板21,所述底板21的周边均匀布置有六个竖直设置的第一微风发电机22,所述底板21的中心设置有用于穿过支杆1的通孔,所述底板21穿过支杆1后通过安装销23和卡簧24固定在支杆1上,所述底板21的背面设置有支撑板25,通过支撑板25来承受底板上各个第一微风发电机22的重量。本实施方式中的第一微风发电机22是一种低速启动,低速发电的发电机,其装配在的底板21上,每台第一微风发电机22的最大功率可以达到200W,从而使得一个微风发电模组的最大功率达到1200W。如图3所示,第一微风发电发电机22包括多组风叶221,所述多组风叶221同轴布置形成筒形结构,且安装在中心转盘222的边缘,所述中心转盘222的圆心设置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一端与永磁发电机223的外壳转子相连,另一端与外球面轴承224相连,所述永磁发电机223的中间固定定子与第一端盖225固定,所述外球面轴承224与第二端盖226固定,所述第一端盖225和第二端盖226盖在所述筒形结构的两端。所述第一端盖25和第二端盖226的外侧面设置有固定支架,通过该固定支架可以将第一微风发电机22固定在底板21上。风叶221外还设置有导风罩227,该导风罩227可以保证多个第一微风发电机22之间的进风干扰降到最低。此种结构可以适应多个方向的微风,在任何风向下不用调节方向就可发电。该第一微风发电机22的发电原理如下:当有微风吹过导风罩227时,推动风叶221发生圆周运动,如此中心转盘222便会带动旋转轴旋转,从而使得永磁发电机223的外壳转子旋转,如此永磁发电机223即可实现发电。永磁发电机223发出的电经过稳压电路后被传输到放置在底板上的储能设备26,该储能设备26与所述设置在支杆1内部的电缆相连,如此便实现了多个微风发电模组的并联连接,从而可实现大功率输出。不难发现,本技术的第一微风发电机整体呈现筒形结构,相较于常规的水平轴及垂直轴的发电机,本技术的第一微风发电机两两之间安装的距离可大幅缩小,从而减少占地面积。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杆的顶部还设置有第二微风发电机3,该第二微风发电机3的结构与第一微风发电机22的结构相同,其区别仅在于大小不同。该第二微风发电机3的输出同样可以通过支杆内部的电缆与微风发电模组进行并联。值得一提的是,该第二微风发电机也可以使用常规的水平轴或垂直轴的发电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微风发电机的能量塔,包括支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杆上自上而下设置有相互平行的多个微风发电模组,所述多个微风发电模组通过设置在支杆内部的电缆并联连接;所述微风发电模组包括底板,所述底板正面的周边布置有多个竖直设置的第一微风发电机,所述底板的中心设置有用于穿过支杆的通孔,所述底板穿过支杆后通过安装销和卡簧固定在支杆上;所述底板的背面设置有支撑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微风发电机的能量塔,包括支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杆上自上而下设置有相互平行的多个微风发电模组,所述多个微风发电模组通过设置在支杆内部的电缆并联连接;所述微风发电模组包括底板,所述底板正面的周边布置有多个竖直设置的第一微风发电机,所述底板的中心设置有用于穿过支杆的通孔,所述底板穿过支杆后通过安装销和卡簧固定在支杆上;所述底板的背面设置有支撑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微风发电机的能量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一微风发电机均匀布置在所述底板的周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微风发电机的能量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微风发电机包括多组风叶,所述多组风叶同轴布置形成筒形结构,且安装在中心转盘的边缘,所述中心转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云强杜剑峰
申请(专利权)人:首帆动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