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柴文连专利>正文

一种火车发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97577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1 15: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火车发电装置,包括车厢以及连接于车厢的发电组件,所述车厢外部连接有聚风组件,所述发电组件包括发电机、叶片和转轴,所述转轴转动连接于车厢,转轴的一端连接于发电机的轴端,所述发电机设于车厢内部,转轴连接有多个叶片,所述叶片设于聚风组件和车厢之间,所述聚风组件设于车厢的顶部和两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车厢连接发电组件和聚风组件,利用火车移动过程中产生的风力进行发电,合理利用风力资源,节约能源,并且通过设有的聚风组件进行聚风,提高风力强度,使得转轴转动速度更快。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火车发电装置
本技术属于风力发电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火车发电装置。
技术介绍
世界五大电站都有缺陷,无法正常发电,当机器运转起来后,特别是晚上老百姓用电少,多余的电也只有白白浪费失之可惜。在每年高峰客流季节,可以多安排车,也同样可以多发电,在成功的基础上,以后可以利用到飞机上去,当今飞机只要小小改动,可以省30%-50%油。火车是人们出行旅游最常用的交通工具之一,火车在运行过程中,火车周围的空气相对火车运动,从而会产生的风能。目前中国的铁路总里程是全世界最长的,每天行驶在铁道上的火车有几千辆,这些火车在运行的过程中产生的风能将是巨大的,然而人们并没有将这种风能利用起来。同时鉴于环境污染及煤炭资源的枯竭,国家在大力发展清洁替代能源,如果能够很好的将这些风能利用起来,将更好的提高火车能量的利用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火车发电装置,通过对车厢的结构进行改进,使得火车在行驶的过程中能够发电,以供车辆自身的部分电器使用,节约能源。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火车发电装置,包括车厢以及连接于车厢的发电组件,所述车厢外部连接有聚风组件。所述发电组件包括发电机、叶片和转轴。所述转轴转动连接于车厢,转轴的一端连接于发电机的轴端,所述发电机设于车厢内部,转轴连接有多个叶片,所述叶片设于聚风组件和车厢之间。所述聚风组件设于车厢的顶部和两侧。通过在车厢连接发电组件和聚风组件,利用火车移动过程中产生的风力进行发电,合理利用风力资源,节约能源,并且通过设有的聚风组件进行聚风,提高风力强度,使得转轴转动速度更快。进一步的,火车发电装置还包括用于储存电能的蓄电池、增速机等风力发电的必须设备,但对这些设备没有改进,均属于现有技术,此处为直接转用,因此图中未画出,通过在车厢连接发电组件,利用火车移动过程中产生的风力进行发电,供车厢内部部分电器使用。进一步的,所述聚风组件包括第二聚风组件和两个第一聚风组件,两个所述第一聚风组件分别设于车厢的两侧,所述第二聚风组件设于车厢顶部,所述第一聚风组件包括第一保护架,所述第一保护架和车厢之间形成第一安装腔,所述第二聚风组件包括第二保护架,所述第二保护架和车厢之间形成第二安装腔,所述第一安装腔和第二安装腔均为两端贯通的腔体,通过设置第一保护架和第二保护架,并且将叶片设于第一保护架和第二保护架内部,可以对叶片起到保护作用,避免杂物对叶片的损坏,实际使用时,将安装有发电组件的车厢与普通车厢配合使用,使得部分车厢带有窗户,方便乘客观赏风景,也可以全部采用带有发电组件的车厢,提高发电量,对车厢的选择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节,使得发电装置的适用性更广。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保护架的两端分别连接有一个聚风框,所述聚风框为一端较大,另一端较小的喇叭状,聚风框较小的一端连接于第一保护架,所述第二保护架的两端分别连接有一个聚风框,所述聚风框较小的一端连接于第二保护架,通过在保护架的两端设置聚风框,通过聚风框收集更多的风力资源,带动转轴进行更快的转动,提高发电效率,利用聚风框较大的一端进行风力收集,在聚风框的内部空间由大变小时,对聚风框内部的空气进行挤压,使得空气流动速度更快,形成的风力更强。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安装腔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第一保护网,所述第一保护网连接于聚风框,所述第二安装腔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第二保护网,所述第二保护网连接于聚风框,通过在聚风框连接保护网,防止杂物进入第一安装腔和第二安装腔,避免杂物对叶片造成损坏,延长叶片的寿命。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保护网和第二保护网均可拆卸连接于聚风框,所述聚风框远离第一安装腔的一端向远离车厢的一侧凸起,所述聚风框远离第二安装腔的一端向远离车厢的一侧凸起,所述聚风框远离车厢的一侧倾斜设置,形成一端较大,另一端较小的喇叭口状。进一步的,所述叶片包括安装板和聚风板,所述聚风板为一端较大,另一端较小的半圆锥板,聚风板较小的一端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叶片的结构为特制,叶片的横截面为半圆弧,将叶片设计为半圆锥台状,当风吹到叶片的凹陷侧时,叶片受到的力最大,当风吹到叶片的凸起侧时,由于叶片的凸起侧为流线型,将风力部分分散,所受风力较小,在火车行驶的过程中,风同时吹动转轴两侧的两个叶片,吹动其中一个叶片的凹陷侧,吹动另一个叶片的凸起侧,由于凸起侧为流线型,能够将风力分散,而凹陷侧无法将风力分散,使得转轴两端的叶片受力不等,此时转轴开始转动。进一步的,所述叶片通过设有的安装板连接于转轴,每个转轴连接有四个叶片,所述转轴可以是发电机的轴端,也可以通过联轴器连接于转轴的轴端,将所述安装板连接于转轴,由于聚风板较大的一端受到的风力较大,产生的力也更大,当聚风板较大的一端离转轴越远,其力矩越大,所产生的力越大。进一步的,所述聚风板远离安装板的一端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聚风板之间形成过风孔,通过设置固定板,将固定板连接于聚风板,增强聚风板的强度,有利于聚风。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板与聚风板之间形成过风孔,有利于排风,所述聚风板为半圆锥板,两个聚风板拼接,形成圆锥台,所述聚风板的结构为特制,更有利于将风力转化为动能。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技术通过在车厢连接发电组件,利用火车移动过程中产生的风力进行发电,合理利用风力资源,节约能源。(2)本技术通过在保护架的两端设置聚风框,利用聚风框收集更多的风力资源,带动转轴进行更快的转动,提高发电效率。(3)本技术通过在聚风框连接保护网,防止杂物进入第一安装腔和第二安装腔,避免杂物对叶片造成损坏,延长叶片的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3为图2的右视图;图4为图3中A-A方向的剖视图;图5为图3中B-B方向的剖视图;图6为本技术中发电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中叶片的结构示意图一;图8为图6中叶片的结构示意图二;图9为本技术的连接示意图。图中:1-车厢;2-第一保护架;3-第二保护架;4-聚风框;5-第一保护网;6-第二保护网;7-车轮;8-第二安装腔;9-转轴;10-叶片;101-安装板;102-聚风板;103-固定板;11-第一安装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附图标记对本技术作进一步阐述。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火车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车厢(1)以及连接于车厢(1)的发电组件,所述车厢(1)外部连接有聚风组件;/n所述发电组件包括发电机、叶片(10)和转轴(9);/n所述转轴(9)转动连接于车厢(1),转轴(9)的一端连接于发电机的轴端,所述发电机设于车厢(1)内部,转轴(9)连接有多个叶片(10),所述叶片(10)设于聚风组件和车厢(1)之间;/n所述聚风组件设于车厢(1)的顶部和两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火车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车厢(1)以及连接于车厢(1)的发电组件,所述车厢(1)外部连接有聚风组件;
所述发电组件包括发电机、叶片(10)和转轴(9);
所述转轴(9)转动连接于车厢(1),转轴(9)的一端连接于发电机的轴端,所述发电机设于车厢(1)内部,转轴(9)连接有多个叶片(10),所述叶片(10)设于聚风组件和车厢(1)之间;
所述聚风组件设于车厢(1)的顶部和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火车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风组件包括第二聚风组件和两个第一聚风组件,两个所述第一聚风组件分别设于车厢(1)的两侧,所述第二聚风组件设于车厢(1)顶部;
所述第一聚风组件包括第一保护架(2),所述第一保护架(2)和车厢(1)之间形成第一安装腔(11);
所述第二聚风组件包括第二保护架(3),所述第二保护架(3)和车厢(1)之间形成第二安装腔(8);
所述第一安装腔(11)和第二安装腔(8)均为两端贯通的腔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火车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护架(2)的两端分别连接有一个聚风框(4),所述聚风框(4)为一端较大,另一端较小的喇叭状,聚风框(4)较小的一端连接于第一保护架(2);
所述第二保护架(3)的两端分别连接有一个聚风框(4),所述聚风框(4)较小的一端连接于第二保护架(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柴文连
申请(专利权)人:柴文连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