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仰凯专利>正文

一种风力发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97577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1 15: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风力发电装置,属于风力发电技术领域。所述风力发电装置包括:发电机的固定端固定设置在发电机舱内;间歇齿轮固定设置在发电机舱的端面上,间歇齿轮的周面上开设有若干齿轮组;传动机构的第一端依次穿过间歇齿轮及发电机舱的端面与发电机的动作端固定连接;第一旋转轴的第一端与扇叶固定连接,第一旋转轴的第二端可转动式地与传动机构连接,第一旋转轴的第二端设置在传动机构的第二端与间歇齿轮之间;直齿轮套接在第一旋转轴上,直齿轮可与齿轮组啮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风力发电装置能够具有较大的迎风面积,而没有逆风面,从而提高了发电效率和风能利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风力发电装置
本技术涉及风力发电
,特别涉及一种风力发电装置。
技术介绍
大量开采和使用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自然资源对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经济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其带来的问题也不容忽视。资源缺乏和环境污染是制约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发展可再生能源,形成能源种类多样化的能源利用局面是解决能源短缺,环境污染的根本出路。风能是清洁的可再生能源,风力发电是最成熟、最具开发条件和商业化发展前景的新能源发电方式之一。风电的环境效益较好,与生物质能发电相比,风力发电不排放任何有害气体和废弃物;与光伏发电相比,风力发电机的制造过程产生的污染远远小于目前的光伏太阳能板;与光热发电相比,风力发电的发电功率大,投资较小;与地热发电相比,风力发电的应用范围广,维护成本低。风电场虽然占了大片土地,但风力发电机基础使用的面积较小,建设地貌往往是荒滩和山地,对农田和牧场的影响很小。世界上很多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已经充分认识到风电在节能减排方面的重要性,对风电的开发给予了高度重视。目前风力发电机主要有两种方式:水平轴和垂直轴。水平轴:全球普遍采用的是水平轴螺旋桨风力发电机,其优点是没有逆风面,缺点是风能收集率低,单位面积内空虚大,轴向来风转径向旋转风速折损大。另外,叶片的迎风面积小,扭力小,叶片成本较高。垂直轴: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的特点是任何方向都是迎风面,但同时也是逆风面,收集的风能只是叶片的两侧产生的压力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风力发电装置,解决了或部分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风力发电装置能迎风面积小,发电效率低和风能利用率低的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风力发电装置包括:发电机舱、发电机、传动机构、间歇齿轮及若干扇叶机构;所述发电机的固定端固定设置在所述发电机舱内;所述间歇齿轮固定设置在所述发电机舱的端面上,所述间歇齿轮的周面上开设有若干齿轮组;所述传动机构的第一端依次穿过所述间歇齿轮及所述发电机舱的端面与所述发电机的动作端固定连接;所述扇叶机构包括:扇叶、第一旋转轴及直齿轮;所述第一旋转轴的第一端与所述扇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旋转轴的第二端可转动式地与所述传动机构连接,所述第一旋转轴的第二端设置在所述传动机构的第二端与所述间歇齿轮之间;所述直齿轮套接在所述第一旋转轴上,所述直齿轮可与所述齿轮组啮合。进一步地,若干所述齿轮组等角度均匀间隔设置。进一步地,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传动轴及轴座;所述传动轴与所述轴座固定连接,所述传动轴的第一端依次穿过所述轴座、间歇齿轮及所述发电机舱的端面与所述发电机的动作端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轴座的外壁上固定设置有若干连接筒;若干所述连接筒与若干所述扇叶机构一一对应;所述第一旋转轴的第二端可转动式地设置在相对应的所述连接筒内。进一步地,所述传动机构还包括:若干第二旋转轴;若干所述第二旋转轴与若干所述连接筒一一对应;所述第二旋转轴的第一端与相对应的所述连接筒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旋转轴的第二端可转动式地与相对应的所述第一旋转轴的第二端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旋转轴内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设置有轴承;所述第二旋转轴的第二端通过所述轴承与相对应的所述第一旋转轴的第二端连接。进一步地,所述风力发电装置还包括:定向板;所述定向板固定设置在所述间歇齿轮与所述发电机舱的端面之间。进一步地,所述风力发电装置还包括:若干定向器;若干所述定向器与若干所述扇叶机构一一对应,所述定向器套接在相对应的第一旋转轴上;所述定向器可滑动式地设置在所述定向板上。进一步地,所述定向板的边沿处均开设有滑槽;所述定向器可滑动式地设置在所述滑槽内。进一步地,所述定向板的边缘处均开设有若干缺口;若干所述缺口的位置与若干所述齿轮组的位置一一对应。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由于发电机的固定端固定设置在发电机舱内,间歇齿轮固定设置在发电机舱的端面上,间歇齿轮的周面上开设有若干齿轮组,传动机构的第一端依次穿过间歇齿轮及发电机舱的端面与发电机的动作端固定连接,第一旋转轴的第一端与扇叶固定连接,第一旋转轴的第二端可转动式地与传动机构连接,第一旋转轴的第二端设置在传动机构的第二端与间歇齿轮之间,直齿轮套接在第一旋转轴上,直齿轮可与齿轮组啮合,所以,扇叶在公转到发电机舱顶部之前,直齿轮与相对应的齿轮组啮合,直齿轮进行转动,通过第一旋转轴带动扇叶进行自转,使扇叶的法向与风的方向相同,当扇叶公转到发电机舱顶部时,扇叶的法向与风的方向相同,扇叶受到的风力最大,产生的力矩也最大,扇叶绕传动机构进行公转,扇叶通过第一旋转轴带动传动机构转动,转动机构带动发电机的动作端转动,使发电机产生电能,扇叶在公转到发电机舱之前,直齿与相对应的齿轮组啮合,直齿轮进行转动,通过第一旋转轴带动扇叶进行自转,使扇叶的法向与风的方向垂直,当扇叶公转到发电机舱底部时,扇叶的法向与风的方向垂直,扇叶厚度方向上的面积非常小,从而使得扇叶逆风运动时基本不会产生反向力矩,具有较大的迎风面积,而没有逆风面,从而提高了发电效率和风能利用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风力发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风力发电装置的主视图;图3为图1中风力发电装置的扇叶机构连接示意图;图4为图1中风力发电装置的传动机构连接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风力发电装置包括:发电机舱1、发电机、传动机构2、间歇齿轮3及若干扇叶机构4。发电机的固定端固定设置在发电机舱1内。间歇齿轮3固定设置在发电机舱1的端面上,间歇齿轮3的周面上开设有若干齿轮组。传动机构2的第一端依次穿过间歇齿轮3及发电机舱1的端面与发电机的动作端固定连接。扇叶机构4包括:扇叶4-1、第一旋转轴4-2及直齿轮4-3。第一旋转轴4-2的第一端与扇叶4-1固定连接,第一旋转轴4-2的第二端可转动式地与传动机构2连接,第一旋转轴4-2的第二端设置在传动机构2的第二端与间歇齿轮3之间。直齿轮4-3套接在第一旋转轴上,直齿轮4-3可与齿轮组啮合。本申请具体实施方式由于发电机的固定端固定设置在发电机舱1内,间歇齿轮3固定设置在发电机舱1的端面上,间歇齿轮3的周面上开设有若干齿轮组,传动机构2的第一端依次穿过间歇齿轮3及发电机舱1的端面与发电机的动作端固定连接,第一旋转轴4-2的第一端与扇叶4-1固定连接,第一旋转轴4-2的第二端可转动式地与传动机构2连接,第一旋转轴4-2的第二端设置在传动机构2的第二端与间歇齿轮3之间,所以,扇叶4-1在公转到发电机舱1顶部之前,直齿轮4-3与相对应的齿轮组啮合,直齿轮4-3进行转动,通过第一旋转轴4-2带动扇叶4-1进行自转,使扇叶4-1的法向与风的方向相同,当扇叶4-1公转到发电机舱1顶部时,扇叶4-1的法向与风的方向相同,扇叶4-1受到的风力最大,产生的力矩也最大,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风力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发电机舱、发电机、传动机构、间歇齿轮及若干扇叶机构;/n所述发电机的固定端固定设置在所述发电机舱内;/n所述间歇齿轮固定设置在所述发电机舱的端面上,所述间歇齿轮的周面上开设有若干齿轮组;/n所述传动机构的第一端依次穿过所述间歇齿轮及所述发电机舱的端面与所述发电机的动作端固定连接;/n所述扇叶机构包括:扇叶、第一旋转轴及直齿轮;/n所述第一旋转轴的第一端与所述扇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旋转轴的第二端可转动式地与所述传动机构连接,所述第一旋转轴的第二端设置在所述传动机构的第二端与所述间歇齿轮之间;/n所述直齿轮套接在所述第一旋转轴上,所述直齿轮可与所述齿轮组啮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力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发电机舱、发电机、传动机构、间歇齿轮及若干扇叶机构;
所述发电机的固定端固定设置在所述发电机舱内;
所述间歇齿轮固定设置在所述发电机舱的端面上,所述间歇齿轮的周面上开设有若干齿轮组;
所述传动机构的第一端依次穿过所述间歇齿轮及所述发电机舱的端面与所述发电机的动作端固定连接;
所述扇叶机构包括:扇叶、第一旋转轴及直齿轮;
所述第一旋转轴的第一端与所述扇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旋转轴的第二端可转动式地与所述传动机构连接,所述第一旋转轴的第二端设置在所述传动机构的第二端与所述间歇齿轮之间;
所述直齿轮套接在所述第一旋转轴上,所述直齿轮可与所述齿轮组啮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力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若干所述齿轮组等角度均匀间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力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传动轴及轴座;
所述传动轴与所述轴座固定连接,所述传动轴的第一端依次穿过所述轴座、间歇齿轮及所述发电机舱的端面与所述发电机的动作端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力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轴座的外壁上固定设置有若干连接筒;
若干所述连接筒与若干所述扇叶机构一一对应;
所述第一旋转轴的第二端可转动式地设置在相对应的所述连接筒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仰凯李广东马冀燕
申请(专利权)人:张仰凯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