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人机安全防护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05808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18: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人机安全防护机构,包括无人机本体、翼架和旋翼,所述无人机本体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翼架,所述翼架端部的上方设置有旋翼,所述翼架端部的下方安装有防撞护架,所述旋翼位于防撞护架的内部,所述防撞护架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防撞轮组件,所述无人机本体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下表面粘接有缓冲垫,所述缓冲垫的中部开设有若干个缓冲孔。该无人机安全防护机构,通过防撞护架和防撞轮组件的设置,当无人机本体受到碰撞时,防撞轮组件中的转向轮发生转向,对撞击力进行缓冲,极大程度地避免了旋翼受到损坏,保证了其良好的飞行状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人机安全防护机构
本技术涉及无人机防护
,具体为一种无人机安全防护机构。
技术介绍
无人机按应用领域,可分为军用与民用。军用方面,无人机分为侦察机和靶机。民用方面,无人机行业应用,是无人机真正的刚需;目前在航拍、农业、植保、微型自拍、快递运输、灾难救援、观察野生动物、监控传染病、测绘、新闻报道、电力巡检、救灾、影视拍摄、制造浪漫等等领域的应用,大大的拓展了无人机本身的用途,发达国家也在积极扩展行业应用与发展无人机技术。现有的无人机在飞行时防护较少,如果操作不好很容易撞到大型建筑物或者鸟类,造成机毁,现有的无人机并没有相应的保护措施,很容易出现撞击损坏的事情发生,因此,现在提出一种无人机安全防护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无人机安全防护机构,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无人机安全防护机构,包括无人机本体、翼架和旋翼,所述无人机本体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翼架,所述翼架端部的上方设置有旋翼,所述翼架端部的下方安装有防撞护架,所述旋翼位于防撞护架的内部,所述防撞护架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防撞轮组件,所述无人机本体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下表面粘接有缓冲垫,所述缓冲垫的中部开设有若干个缓冲孔。可选的,所述防撞护架通过固定螺丝与翼架活动连接。可选的,所述防撞护架包括底部固定板、连接杆和防撞弧杆,所述底部固定板的侧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防撞弧杆。可选的,所述防撞轮组件的数量为五个,五个所述防撞轮组件以环形阵列分布在防撞护架的上方。可选的,所述防撞轮组件包括底部连接杆、螺纹杆和转向轮,所述底部连接杆的顶部螺纹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外表面设置有可转动的转向轮。(三)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无人机安全防护机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无人机安全防护机构,通过防撞护架和防撞轮组件的设置,当无人机本体受到碰撞时,防撞轮组件中的转向轮发生转向,对撞击力进行缓冲,极大程度地避免了旋翼受到损坏,保证了其良好的飞行状态,而且,通过底部缓冲垫的设置,在无人机本体落地时,其内部的缓冲孔受到压力会被压缩,起到了良好的缓冲作用,有利于其稳定落地,整个装置防护效果好,使用安全性高,不易被撞击损坏,增强了无人机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防撞护架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缓冲垫侧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中:1、无人机本体;2、翼架;3、旋翼;4、防撞护架;401、底部固定板;402、连接杆;403、防撞弧杆;5、防撞轮组件;501、底部连接杆;502、螺纹杆;503、转向轮;6、支架;7、连接板;8、缓冲垫;9、缓冲孔;10、固定螺丝。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请参阅图1至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无人机安全防护机构,包括无人机本体1、翼架2和旋翼3,无人机本体1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翼架2,翼架2端部的上方设置有旋翼3,翼架2端部的下方安装有防撞护架4,所述防撞护架4通过固定螺丝10与翼架2活动连接,防撞护架4包括底部固定板401、连接杆402和防撞弧杆403,底部固定板401的侧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杆402,连接杆40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防撞弧杆403,旋翼3位于防撞护架4的内部,防撞护架4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防撞轮组件5,防撞轮组件5的数量为五个,五个防撞轮组件5以环形阵列分布在防撞护架4的上方,防撞轮组件5包括底部连接杆501、螺纹杆502和转向轮503,底部连接杆501的顶部螺纹连接有螺纹杆502,螺纹杆502的外表面设置有可转动的转向轮503,无人机本体1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架6,支架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7,连接板7的下表面粘接有缓冲垫8,缓冲垫8的中部开设有若干个缓冲孔9。本技术在使用时,将防撞护架4通过固定螺丝10安装在翼架2的下方,使得旋翼3位于其中,当无人机本体1出现碰撞时,防撞轮组件5中的转向轮503会首先与墙体等接触,然后发生转向,对撞击力进行缓冲,极大程度地避免了旋翼3受到损坏,保证了其良好的飞行状态,同时,当无人机本体1落地时,缓冲垫8内的缓冲孔9在受到压力时会被压缩,从而起到了缓冲的作用。该文中出现的电器元件均与外界的主控器及220V市电电连接,并且主控器可为计算机等起到控制的常规已知设备。综上所述,该无人机安全防护机构,通过防撞护架4和防撞轮组件5的设置,当无人机本体1受到碰撞时,防撞轮组件5中的转向轮503发生转向,对撞击力进行缓冲,极大程度地避免了旋翼3受到损坏,保证了其良好的飞行状态,而且,通过底部缓冲垫8的设置,在无人机本体1落地时,其内部的缓冲孔9受到压力会被压缩,起到了良好的缓冲作用,有利于其稳定落地,整个装置防护效果好,使用安全性高,不易被撞击损坏,增强了无人机的使用寿命。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人机安全防护机构,包括无人机本体(1)、翼架(2)和旋翼(3),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本体(1)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翼架(2),所述翼架(2)端部的上方设置有旋翼(3),所述翼架(2)端部的下方安装有防撞护架(4),所述旋翼(3)位于防撞护架(4)的内部,所述防撞护架(4)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防撞轮组件(5),所述无人机本体(1)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架(6),所述支架(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7),所述连接板(7)的下表面粘接有缓冲垫(8),所述缓冲垫(8)的中部开设有若干个缓冲孔(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人机安全防护机构,包括无人机本体(1)、翼架(2)和旋翼(3),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本体(1)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翼架(2),所述翼架(2)端部的上方设置有旋翼(3),所述翼架(2)端部的下方安装有防撞护架(4),所述旋翼(3)位于防撞护架(4)的内部,所述防撞护架(4)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防撞轮组件(5),所述无人机本体(1)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架(6),所述支架(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7),所述连接板(7)的下表面粘接有缓冲垫(8),所述缓冲垫(8)的中部开设有若干个缓冲孔(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机安全防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护架(4)通过固定螺丝(10)与翼架(2)活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路奋强管延锟王婕贾小虎程鑫雨刘润恒刘绪涛王伟宇朱兆宇吕明旭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