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拦截捕获无人机的无人飞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05778 阅读:9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18: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拦截捕获无人机的无人飞机,包括机头、机身和机尾,所述机头由导引头和设置在导引头内部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分为微控制器和第一机翼安装座,所述机身的后端固定安装由第二机翼安装座,所述第一机翼安装座和第二机翼安装座上分别固定安装有前翼和后翼,所述机身的后端固定安装后盖板,所述后盖板通过锁紧螺栓固定连接电机,所述电机的电机轴上分别固定安装螺旋桨和载荷筒,载荷筒内设置有自动打开的捕获网,微控制器控制连接捕获网,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降低了拦截器动力要求、避免了捕获网缠绕自身,且双降落伞的设置安全性更高,避免无人机自身和被捕获目标相撞的危险、可远距离操控追踪,捕获成功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拦截捕获无人机的无人飞机
本技术涉及无人机
,具体为一种自动拦截捕获无人机的无人飞机。
技术介绍
随着无人机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一些不符合无人驾驶航空器安全管理条例的“黑飞”的无人机往往会给他人带来麻烦甚至影响公共安全。为了防范无人机的非法滥用,催生了一个新的事物:反无人机系统。现有的反无人机的手段主要有干扰阻断类、直接摧毁类和监控控制类。干扰阻断类是通过发射特定电磁波信号来干扰目标无人机的所有信号,使无人机的信号被切断,触发无人机返航,此类方法的反制力度较差;直接摧毁类是利用激光炮直接击落无人机,此类方法的反制力度强,但击落的无人机容易对地面人员造成伤害;监控控制类主要利用黑客技术侵入无人机的操作系统,劫持无线电控制,将无人机缴获,此类方法的技术含量和技术成本高,难以普及。如今逐渐出现一种用于拦截无人机的捕捉装置,捕捉装置通过发射网弹或利用无人机运载拦截框对目标无人机进行捕捉,网弹发射出去后只能依靠惯性飞行,不能调整飞行角度,目标无人机容易逃脱,捕获率低,而且会存在坠落伤人的危险;而通过无人机运载拦截框对目标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拦截捕获无人机的无人飞机,包括机头(1)、机身(2)和机尾(3),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尾(3)包括载荷筒(11),所述机头(1)由导引头(101)和设置在导引头(101)内部的连接件(102)组成,所述连接件(102)分为微控制器(1021)和第一机翼安装座(1022),所述机身(2)的后端固定安装有第二机翼安装座(4),所述第一机翼安装座(1022)和第二机翼安装座(4)上分别固定安装有前翼(5)和后翼(6),所述机身(2)的后端固定安装后盖板(7),所述后盖板(7)通过锁紧螺栓固定连接电机(9),所述电机(9)的电机轴上分别固定安装螺旋桨(10)和载荷筒(11),所述载荷筒(1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拦截捕获无人机的无人飞机,包括机头(1)、机身(2)和机尾(3),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尾(3)包括载荷筒(11),所述机头(1)由导引头(101)和设置在导引头(101)内部的连接件(102)组成,所述连接件(102)分为微控制器(1021)和第一机翼安装座(1022),所述机身(2)的后端固定安装有第二机翼安装座(4),所述第一机翼安装座(1022)和第二机翼安装座(4)上分别固定安装有前翼(5)和后翼(6),所述机身(2)的后端固定安装后盖板(7),所述后盖板(7)通过锁紧螺栓固定连接电机(9),所述电机(9)的电机轴上分别固定安装螺旋桨(10)和载荷筒(11),所述载荷筒(11)内设置有自动打开的捕获网(12),所述微控制器(1021)控制连接捕获网(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拦截捕获无人机的无人飞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机翼安装座(1022)和第二机翼安装座(4)结构相同,所述第一机翼安装座(1022)和第二机翼安装座(4)均包括转轴,所述第一机翼安装座(1022)和第二机翼安装座(4)分别通过转接件(13)固定连接前翼(5)和后翼(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拦截捕获无人机的无人飞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翼(5)位于机身(2)的下方,所述后翼(6)位于机身(2)的上方,所述后翼(6)还包括副翼(14),所述后翼(6)的转接件(13)上固定安装有舵机(15),所述舵机(15)的转动轴固定连接副翼(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旭赵伟张天成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信为峰防务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