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中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005418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18: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车载中继装置。车载中继装置200具备层2中继部131和层3中继部132,第一层L1至第三层L3是硬件电路,第四层L4以上由微型计算机140执行。由于由硬件电路构成第一层L1至第三层,所以层3中继部132是硬件电路。通过将层3中继部132设为硬件电路,从而处理变快快。因而,不易产生通信延迟。此外,通过设为硬件电路,还能够抑制发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车载中继装置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本申请基于2017年12月11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号2017-236713号,并在此引用其记载内容。
本公开涉及车载中继装置。
技术介绍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在车载通信网络使用中继装置的技术。中继装置具备多个端口,将输入到一个端口的信号发送至与相同的中继装置连接且由输入的信号所包含的目的地所指定的其它终端。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141269号公报具备中继功能的车载ECU由OSI参考模型中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ASIC构成,其上方的层由微型计算机构成。因此,在通过作为第三层的网络层实现中继功能的情况下,微型计算机通过软件实现中继功能。然而,由于网络层中的中继需要横跨网络的中继,所以处理负荷较高。其结果即使使用高功能的微型计算机,也有可能产生通信延迟。另外,由于处理负荷较高,所以发热有可能变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不易产生通信延迟且还能够抑制发热的车载中继装置。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式的车载中继装置:具备层2中继部和层3中继部。在上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载中继装置,其中,/n上述车载中继装置具备层2中继部(131)和层3中继部(132),/n第一层(L1)至第三层(L3)的功能由硬件电路(120、130、230)执行,/n第四层(L4)以上的功能由微型计算机(140)执行。/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1211 JP 2017-2367131.一种车载中继装置,其中,
上述车载中继装置具备层2中继部(131)和层3中继部(132),
第一层(L1)至第三层(L3)的功能由硬件电路(120、130、230)执行,
第四层(L4)以上的功能由微型计算机(140)执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中继装置,其中,
执行上述第三层的功能的上述硬件电路是FPGA(13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中继装置,其中,
具备执行上述第一层至上述第三层的功能的FPGA。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中继装置,其中,
执行上述第三层的功能的上述硬件电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糸田周平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电装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