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ERC双面电池及其制作方法、封装工艺技术

技术编号:25000168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18: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PERC双面电池,若干所述背面栅线呈横向间隔分布,所述背面栅线由若干背银栅线和若干背铝栅线交替连接而成形成PERC双面电池的背面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制作PERC双面电池的方法,包括在相应位置进行激光处理得到定位Marking点;通过一道印刷网版与定位Marking点进行精度对位印刷背银栅线;通过二道印刷网版与定位Marking点进行精度对位印刷背铝栅线;在电池正面进行印刷正面栅线。本发明专利技术双面电池正面采用无主栅设计,降低了银浆的使用量,背面采用新的栅线结构设计,仅仅在电池背面的焊线接触位置使用银栅线,其余不与焊线接触的区域均采用铝栅线进行制作得到PERC双面电池,这样可以大大降低了PERC电池的浆料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PERC双面电池及其制作方法、封装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太阳能光伏电池制作及组件封装制造
,具体为一种PERC双面电池及其制作方法、封装工艺。
技术介绍
降低光伏电池的生产成本及提升组件功率的封装技术,是提升光伏能源最有效方法,其中降低光伏电池制造过程中的浆料使用量,是降低光伏电池制造成本最直接的方法之一。目前PERC电池的设计制作都是匹配传统焊接组件封装技术计算,考虑焊接过程需要一定面积的焊接面与焊线接触,满足焊接要求,导致光伏电池的浆料成本比较高。现有技术中授权公告号CN203312312U的太阳能电池的正面电极结构,包括边框和电池正面电极,电池正面电极包括主栅线和副栅线,主栅线纵向间隔分布,副栅线与主栅线交叉分布,所述主栅线为间断状结构,每个间断的主栅线之间由焊线相连,相邻的主栅线之间设有与主栅线平行的辅助栅线,本技术方案在节省原料、降低成本的基础上提高了太阳能电池的整体性能。但是上述该电极结构在节省原料以及降低成本的技术层面仍然存在以下缺陷和问题,仍然采用主栅线的设置方式,会消耗掉大量的主栅银浆,大大增大PERC电池的浆料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PERC双面电池及其制作方法、封装工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PERC双面电池,包括设置在电池正面的若干条正面栅线和设置在电池背面的若干条背面栅线,若干所述背面栅线呈横向间隔分布,所述背面栅线由若干背银栅线和若干背铝栅线交替连接而成形成PERC双面电池的背面结构。优选的,所述背银栅线和背铝栅线的连接处设置有印刷重叠区。优选的,所述背面栅线的两端均设置为背铝栅线。优选的,所述背面栅线的两端均设置为背银栅线。优选的,所述背面栅线的一端设置为背银栅线、且另一端设置为背铝栅线。优选的,若干条所述背面栅线其中一侧从上至下均设置为背银栅线。优选的,若干条所述背面栅线其中一侧从上至下呈背银栅线和背铝栅线间隔设置。一种制作所述PERC双面电池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采用单多晶硅片经过表面制绒获得良好的绒面结构;2)清洗制绒时残留的液体;3)通过三氯氧磷和硅片进行反应,得到磷原子,经过一定时间,磷原子进入硅片的表面层,并且通过硅原子之间的空隙向硅片内部渗透扩散,形成了N型半导体和P型半导体的交界面;4)经过等离子刻蚀将边缘PN结刻蚀去除,避免边缘造成短路;5)由于扩散制结工序会使硅片表面形成一层磷硅玻璃,通过去磷硅玻璃工序减少对叠瓦电池效率的影响;6)采用ALD或者PERC方式在电池背面层积一定厚度的三氧化二铝钝化层;7)在背面需要沉积一层或多层结构的氮化硅减反射膜,通过PECVD化学气相沉积工序完成减反射膜制备;8)在电池正面沉积一层或多层结构的氮化硅减反射膜,通过PECVD化学气相沉积工序完成;还包括:9)对电池背面进行激光开槽,并且在相应位置进行激光处理得到定位Marking点;10)利用一道CCD相机捕捉定位Marking点,并通过一道印刷网版与定位Marking点进行精度对位印刷背银栅线;11)利用二道CCD相机捕捉一道印刷后的定位Marking点,并通过二道印刷网版与定位Marking点进行精度对位印刷背铝栅线,且保证背铝栅线和背银栅线相互交替连接;12)在电池正面进行印刷正面栅线,并进行烧结测试。一种PERC双面电池组件封装工艺,用于所述的PERC双面电池,包括以下步骤:1)使用金属焊线一端与电池的背银栅线进行对位互联,且金属焊线另一端与另一个电池的正面栅线进行互联;2)根据电池片的正负极依次进行连接组成电池串,对电池串进行排版、叠层;3)将叠层好的电池串进行层压,并对层压件进行装框测试,完成组件封装制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太阳电池正面采用无主栅设计,降低了银浆的使用量,背面采用新的栅线设计结构,仅仅在电池背面的焊线接触位置使用银栅线,其余不与焊线接触的区域均采用铝栅线进行制作得到PERC双面电池,这样可以大大降低了PERC电池的浆料成本,同时提升电池的转换效率,并且本专利技术的PERC双面电池配合新型焊线互联封装技术,能够提升组件的功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背面栅线两端均设置为背铝栅线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区结构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背面栅线两端均设置为背银栅线的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背面栅线两端分别设置为背银栅线和背铝栅线的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背面栅线两端分别设置为背银栅线和背铝栅线的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双面电池制作方法过程中印刷背银栅线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双面电池制作方法过程中印刷背铝栅线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双面电池正面栅线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金属焊线与背银栅线连接结构示意图;图10为图9中B区结构放大示意图;图11为金属焊线与电池正面栅线连接结构示意图。图中:1正面栅线、2背面栅线、3背银栅线、4背铝栅线、5金属焊线、6印刷重叠区、7定位Marking点。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1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实施例一:一种PERC双面电池,包括设置在电池正面的若干条正面栅线1和设置在电池背面的若干条背面栅线2,若干背面栅线2呈横向间隔分布,背面栅线2由若干背银栅线3和若干背铝栅线4交替连接而成,从而形成PERC双面电池的背面结构,背银栅线3和背铝栅线4的连接处设置有印刷重叠区6,可以保证背银栅线3和背铝栅线4连接效果更好,上下相邻的背银栅线3之间通过金属焊线5相连;如说明书附图1所示,背面栅线2的两端均设置为背铝栅线4,背面栅线2与电池片边框接触的两端均为背铝栅线4,如说明书附图9所示,上、下方向上的背银栅线3处于同一竖直线上,用于金属焊线5进行焊接相连。实施例二:一种PERC双面电池,包括设置在电池正面的若干条正面栅线1和设置在电池背面的若干条背面栅线2,若干背面栅线2呈横向间隔分布,背面栅线2由若干背银栅线3和若干背铝栅线4交替连接而成,背银栅线3和背铝栅线4的连接处设置有印刷重叠区6,可以保证背银栅线3和背铝栅线4连接效果更好,上下相邻的背银栅线3之间通过金属焊线5相连;如说明书附图3所示,背面栅线2的两端均设置为背银栅线3,背面栅线2与电池片边框接触的两端均为背银栅线3,上、下方向上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PERC双面电池,包括设置在电池正面的若干条正面栅线(1)和设置在电池背面的若干条背面栅线(2),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背面栅线(2)呈横向间隔分布,所述背面栅线(2)由若干背银栅线(3)和若干背铝栅线(4)交替连接而成形成PERC双面电池的背面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PERC双面电池,包括设置在电池正面的若干条正面栅线(1)和设置在电池背面的若干条背面栅线(2),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背面栅线(2)呈横向间隔分布,所述背面栅线(2)由若干背银栅线(3)和若干背铝栅线(4)交替连接而成形成PERC双面电池的背面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ERC双面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背银栅线(3)和背铝栅线(4)的连接处设置有印刷重叠区(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ERC双面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背面栅线(2)的两端均设置为背铝栅线(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ERC双面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背面栅线(2)的两端均设置为背银栅线(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ERC双面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背面栅线(2)的一端设置为背银栅线(3)、且另一端设置为背铝栅线(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PERC双面电池,其特征在于:若干条所述背面栅线(2)其中一侧从上至下均设置为背银栅线(3)。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PERC双面电池,其特征在于:若干条所述背面栅线(2)其中一侧从上至下呈背银栅线(3)和背铝栅线(4)间隔设置。


8.一种制作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所述PERC双面电池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采用单多晶硅片经过表面制绒获得良好的绒面结构;
2)清洗制绒时残留的液体;
3)通过三氯氧磷和硅片进行反应,得到磷原子,经过一定时间,磷原子进入硅片的表面层,并且通过硅原子之间的空隙向硅片内部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丙伟张忠文孙俊杨蕾丁士引余波王涛
申请(专利权)人:通威太阳能合肥有限公司通威太阳能安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