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热转轴、散热系统及电子设备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994993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17:58
一种散热转轴,设置在相互转动连接的第一部和第二部之间,所述散热转轴包括:与第一部固定连接的第一连接部;与第二部固定连接第二连接部;芯轴,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通过芯轴转动连接;第一导流部,与所述芯轴的一端连接;第二导流部,与所述芯轴的另一端连接;其中所述第一导流部、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芯轴、所述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导流部均沿着所述散热转轴的轴线方向设置,且内部中空形成工质流通结构,使得工质能够从所述第一导流部流入,经过所述工质流通结构后从所述第二导流部流出。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散热系统和电子设备。所述散热转轴占用空间小,内部设置工质传输结构,允许工质在所述第一部和所述第二部之间流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散热转轴、散热系统及电子设备
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的散热
,尤其涉及一种散热转轴、散热系统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近年来智能化电子设备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步,设备里的高发热元件如CPU,GPU等、在获得更高的时钟频率的同时,发热量也增加了很多。而完全依赖于传统散热片的传统空气冷却方法已经变得不够。因此需要针对笔记本或平板设备等电子设备在使用形态下的散热系统能力进行改善。在实现本申请的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相关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相关技术的电子设备的转轴大多不具备导通系统部和显示部的能力,有些能够导通系统部和显示部的转轴结构,却占用空间较大,不符合现行电子设备的轻薄化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散热转轴、散热系统及电子设备,能够有效提高电子设备散热效率。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散热转轴,所述散热转轴设置在相互转动连接的第一部和第二部之间,所述散热转轴包括: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一部固定连接;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二部固定连接;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的芯轴,所述芯轴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及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其中之一者固定连接,所述芯轴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及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另一者转动连接;第一导流部,与所述芯轴连接;第二导流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其中所述第一导流部、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芯轴、所述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导流部均沿着所述散热转轴的轴线方向设置,且内部中空形成工质流通结构,所述第一导流部设置有工质输入口,所述第二导流部设置有工质输出口,所述工质输入口与所述工质输出口通过所述工质流通结构连通。所述散热转轴各元件沿着所述散热转轴的轴线依次设置,且连接形成一体式转轴,占用空间小;各元件内空且相连通形成工质流通结构,在实现机械转轴功能的同时还能允许工质经由转轴在第一部和第二部之间流通,能显著提升散热效率。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设计,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二导流部一体成型。一体成型设计能够提升结构紧凑性和稳固性。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设计,所述芯轴与所述第二导流部通过铆接或点焊密封连接。所述铆接或点焊连接能够提升连接稳固性和密封性。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设计,所述第二导流部内设容置槽,所述芯轴一端容置在所述容置槽内。所述芯轴设置在所述容置槽内能够使得所述芯轴与所述第二导流部的连接更稳固,且便于提升连接的密封性。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设计,所述芯轴容置在所述容置槽内的一端的端部设置有密封橡胶,所述密封橡胶抵持在所述芯轴的端部和所述容置槽的侧壁之间。所述密封橡胶可进一步提升所述芯轴与所述第二导流部之间的连接的密封性。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设计,所述密封橡胶通过模内成型设置在所述芯轴端部。所述密封橡胶与所述芯轴一体成型能够使所述芯轴、密封橡胶和所述第二导流部之间的组装更简便。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设计,所述芯轴外侧壁与所述容置槽内侧壁之间设置密封橡胶或密封胶水。所述密封橡胶或密封胶水进一步提升所述芯轴与所述第二导流部之间的连接的密封性。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设计,所述第一连接部套设在所述芯轴上且能够相对所述芯轴转动。所述第一连接部套设在所述芯轴上,使得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芯轴的组装更简便。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设计,所述第一导流部为软管结构,所述软管结构与所述芯轴远离所述第二导流部的一端密封且固定连接。所述软管结构为柔性结构,更便于连接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二部。且所述软管结构与所述芯轴密封固定连接,能够确保所述第一导流部与所述芯轴之间的连接的密封性。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设计,所述软管结构包括软管、卡扣部和接头部,所述接头部用于与所述芯轴连接,所述卡扣部连接在所述接头部和软管之间。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设计,所述接头部和所述芯轴中的其中一者设置有外螺纹,所述接头部和所述芯轴中的另一者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外螺纹与所述内螺纹配合以固定所述接头部和所述芯轴。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设计,所述卡扣部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卡爪,所述接头部上设置有凸缘,所述卡爪与所述凸缘相卡持以固定所述卡扣部与所述接头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设计,所述芯轴靠近所述第一导流部的一端包括第一螺合部和自所述第一螺合部延伸的延伸部,所述软管结构包括软管部和配合部,所述配合部包括与所述第一螺合部配合的第二螺合部和自所述第二螺合部延伸的紧固部,所述软管部一端套设在所述延伸部上,且抵持在所述延伸部的外侧壁和所述紧固部的内侧壁之间。所述芯轴与所述软管部之间的配合连接结构简单,组装容易。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设计,所述延伸部的外径自所述第一螺合部向远离所述第一螺合部的方向逐渐减小,从而在所述延伸部的外侧壁形成坡面。所述坡面便于组装,且能使得所述软管部与所述芯轴的固定连接更牢靠。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设计,所述软管结构采用多层结构,及/或表面设置有防蒸散涂层。所述多层结构或防蒸散涂层提高所述软管结构的防蒸散性能,从而避免所述软管结构内的工质因受热蒸发导致的损耗。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设计,所述芯轴、所述第二连接部和所述第二导流部内部的工质流通结构的内壁设置有铜层。所述铜层可防止低导电工质带来的原电池反应。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设计,所述第一导流部包括与所述第一部固定连接的第三连接部,所述第三连接部与所述芯轴远离所述第二导流部的一端密封且转动连接。所述第三连接部能使得所述散热转轴与所述第一部的连接更稳固可靠。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设计,所述第三连接部为刚性扭转部,所述刚性扭转部内的工质流通结构内壁设置有铜层。所述刚性扭转部能使得所述散热转轴与所述第一部的连接更稳固可靠。所述铜层可防止低导电工质带来的原电池反应。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设计,所述芯轴远离所述第二导流部的一端设置于所述刚性扭转部内,所述刚性扭转部内壁与所述芯轴外壁之间设置有一个或多个密封圈。所述密封圈能够提升所述刚性扭转部与所述芯轴之间的密封性。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设计,所述第一导流部为软管结构,所述软管结构穿设于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芯轴、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二导流部密封连接。所述软管结构直接穿设于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芯轴、所述第二连接部,直接与所述第二导流部密封连接,可以减少元件之间的密封连接次数,使得所述散热转轴的连接组装更简便,密封性也能得到更好的保证。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设计,所述软管结构与所述第二导流部通过螺纹连接且点胶密封。所述点胶密封能够提升所述软管结构与所述第二导流部之间的密封性。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散热系统,包括:第一散热转轴,所述第一散热转轴为第一方面及其任一可能设计所述的任意一种散热转轴;第二散热转轴,所述第二散热转轴为第一方面及其任一可能设计所述的任意一种散热转轴;工质;设置于所述第一部的第一工质传输结构,与所述第一散热转轴的工质输入口相连通;设置于所述第二部的第二工质传输结构,分别于所述第一散热转轴的工质输出口及所述第二散热转轴的工质输入口相连通;设置于所述第一部的工质驱动器,分别与所述第一工质传输结构及所述第二散热转轴的工质输出口相连通,用于驱动所述工质在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散热转轴,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转轴设置在相互转动连接的第一部和第二部之间,所述散热转轴包括:/n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一部固定连接;/n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二部固定连接;/n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的芯轴,所述芯轴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及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其中之一者固定连接,所述芯轴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及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另一者转动连接;/n第一导流部,与所述芯轴连接;/n第二导流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n其中所述第一导流部、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芯轴、所述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导流部均沿着所述芯轴的轴线方向设置,且内部中空形成工质流通结构,所述第一导流部设置有工质输入口,所述第二导流部设置有工质输出口,所述工质输入口与所述工质输出口通过所述工质流通结构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散热转轴,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转轴设置在相互转动连接的第一部和第二部之间,所述散热转轴包括:
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一部固定连接;
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二部固定连接;
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的芯轴,所述芯轴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及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其中之一者固定连接,所述芯轴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及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另一者转动连接;
第一导流部,与所述芯轴连接;
第二导流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导流部、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芯轴、所述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导流部均沿着所述芯轴的轴线方向设置,且内部中空形成工质流通结构,所述第一导流部设置有工质输入口,所述第二导流部设置有工质输出口,所述工质输入口与所述工质输出口通过所述工质流通结构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转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二导流部一体成形。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散热转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流部内设容置槽,所述芯轴一端容置在所述容置槽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散热转轴,其特征在于,所述芯轴容置在所述容置槽内的一端的端部设置有密封橡胶,所述密封橡胶抵持在所述芯轴的端部和所述容置槽的侧壁之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散热转轴,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橡胶通过模内成型设置在所述芯轴端部。


6.如权利要求3至5任一项所述的散热转轴,其特征在于,所述芯轴外侧壁与所述容置槽内侧壁之间设置有密封橡胶或密封胶水。


7.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散热转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套设在所述芯轴上且能够相对所述芯轴转动。


8.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散热转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流部为软管结构,所述软管结构与所述芯轴远离所述第二导流部的一端密封且固定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散热转轴,其特征在于,所述芯轴靠近所述第一导流部的一端包括第一螺合部和自所述第一螺合部延伸的延伸部,所述软管结构包括软管部和配合部,所述配合部包括与所述第一螺合部配合的第二螺合部和自所述第二螺合部延伸的紧固部,所述软管部一端套设在所述延伸部上,且抵持在所述延伸部的外侧壁和所述紧固部的内侧壁之间。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散热转轴,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部的外径自所述第一螺合部向远离所述第一螺合部的方向逐渐减小,从而在所述延伸部的外侧壁形成坡面。


11.如权利要求8至10任一项所述的散热转轴,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管结构采用多层结构,及/或表面设置有防蒸散涂层。


12.如权利要求1至11任一项所述的散热转轴,其特征在于,所述芯轴、所述第二连接部和所述第二导流部内部的工质流通结构的内壁设置有铜层。


13.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散热转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流部包括与所述第一部固定连接的第三连接部,所述第三连接部与所述芯轴远离所述第二导流部的一端密封且转动连接。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散热转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连接部为刚性扭转部,所述刚性扭转部内的工质流通结构内壁设置有铜层。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散热转轴,其特征在于,所述芯轴远离所述第二导流部的一端设置于所述刚性扭转部内,所述刚性扭转部内壁与所述芯轴外壁之间设置有一个或多个密封圈。


16.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散热转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流部为软管结构,所述软管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洋陈奇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