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脱氢血栓烷B2均相酶免疫检测试剂盒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993762 阅读:20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17: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体外诊断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11‑脱氢血栓烷B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11-脱氢血栓烷B2均相酶免疫检测试剂盒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体外诊断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11-脱氢血栓烷B2均相酶免疫检测试剂盒,以及上述试剂盒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1-脱氢血栓烷B2(11-dhTXB2)是血栓素A2(血栓素B2)在人体尿液中的最终代谢产物,尿液中的11-脱氢血栓烷B2含量可以精准反映一定时间范围内血液中血栓素A2的水平,而人体血液内血栓素A2水平与血小板聚集能力密切相关。所以,人体尿液中11-脱氢血栓烷B2的含量可作为血小板凝集能力的判定指标之一。该检测项目对抗血小板凝集治疗效果的确认,尤其是阿司匹林耐药性检测具有重要意义。另外,对于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该指标可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其心梗、卒中等发病概率,进而帮助医生及时更换用药和改变治疗策略。11-脱氢血栓烷B2为小分子化合物,在尿液中含量较低,且尿液成分复杂、干扰物极多,所以对人体尿液11-脱氢血栓烷B2含量进行定量检测较为困难,常规的检测方法有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液相色谱-质谱法(LC-MS)、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放射免疫法(RIA)等,但是这些方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例如需要人工操作、需要专门的仪器设备、材料过于昂贵、检测周期较长等,使该检测项目无法在临床上进行大规模推广应用。随着近年来全球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的持续增加,研发一种质量达到临床要求、实用性强、性价比高,可应用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11-脱氢血栓烷B2测定试剂盒具有极高的市场价值。均相酶免疫检测试剂可以实现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对11-脱氢血栓烷B2的高通量、快速化检测,且具有操作简便、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结果准确等优点,能有效满足日益增长的临床检测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11-脱氢血栓烷B2均相酶免疫检测试剂盒,可以实现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对人体尿液11-脱氢血栓烷B2进行高通量、快速化的定量检测。该检测试剂具有操作简便、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结果准确等优点,还极大的降低了11-脱氢血栓烷B2的检测成本,有利于临床推广使用。具体来说,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检测试剂盒由样本稀释液、标准品、质控品和检测试剂组成。样本稀释液为一定浓度和pH的缓冲液,可选缓冲体系包括Tris-HCl、碳酸钠-盐酸、硼酸-硼砂、甘氨酸-NaOH,优选Tris-HCl和硼酸-硼砂;其浓度为5-50mM;其pH值范围为8.0-9.5。标准品为浓度在4000~8000pg/ml范围内的11-脱氢血栓烷B2甲酸溶液。质控品为添加了防腐剂的人体尿液,其中11-脱氢血栓烷B2的浓度由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确定。检测试剂由两个独立的液体试剂组成,并按照使用顺序分为R1和R2,主要成分为11-脱氢血栓烷B2特异性抗体、酶标偶联物、酶底物、显色物质,溶解在含有Mg2+的缓冲液中。在检测试剂中,11-脱氢血栓烷B2特异性抗体抗体和酶标偶联物彼此独立,酶标偶联物和酶底物彼此独立,可选的成分组合如下所述,优选为组合三:组合一:R1:11-脱氢血栓烷B2特异性抗体0.05~10ug/ml、酶底物5~25mM、显色物质5~25mM;R2:酶标偶联物0.05~10ug/ml组合二:R1:11-脱氢血栓烷B2特异性抗体0.05~10ug/ml、酶底物5~25mM;R2:酶标偶联物0.05~10ug/ml、显色物质5~25mM组合三:R1:酶标偶联物0.05~10ug/ml;R2:11-脱氢血栓烷B2特异性抗体0.05~10ug/ml、酶底物5~25mM、显色物质5~25mM组合四:R1:酶标偶联物0.05~10ug/ml、显色物质5~25mM;R2:11-脱氢血栓烷B2特异性抗体0.05~10ug/ml、酶底物5~25mM所述的11-脱氢血栓烷B2特异性抗体是由11-脱氢血栓烷B2免疫原免疫实验动物后产生的完整抗体分子,或者为保留与11-脱氢血栓烷B2特异性结合能力的抗体片段或抗体衍生物;所述的酶标偶联物为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与11-脱氢血栓烷B2经化学合成的半抗原酶标偶联物;所述的酶底物为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的底物,可选的有葡萄糖-6-磷酸和葡萄糖-6-磷酸钠盐,优选葡萄糖-6-磷酸钠盐;所述的显色物质可选的有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与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以及它们的钠盐,优选为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二钠盐;所述的含有Mg2+的缓冲液可选的有甘氨酸-NaOH缓冲液、Tris-HCl缓冲液、TAPS缓冲液,优选为Tris-HCl缓冲液,其pH值优选范围为8.0~9.0,其中Mg2+浓度为0.2~30mM,优选为2~10mM。本专利技术还包括上述试剂盒中所使用的酶标偶联物,即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与11-脱氢血栓烷B2的半抗原偶联物及其制备方法,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10~50mg11-脱氢血栓烷B2用二甲基亚砜(DMSO)配置成5~10mg/ml的溶液,加入4~20mg的N-羟基琥珀酰亚胺(NHS),再加入6~30mg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EDC),在20℃震荡反应3~5小时,用DMSO稀释至1mg/ml(以11-脱氢血栓烷B2含量计),放置于4℃终止反应,并保存于4℃;(2)称取5~25mg的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用含有2mMMg2+的TAPS缓冲液配置成1mg/ml的溶液;(3)将步骤(1)与(2)所制得的溶液按一定比例混合,并在20℃震荡反应12h,所混合的比例在1:30~1:300内,优选的比例为1:50~1:200,更优选的比例为1:100~1:150;(4)通过凝胶层析柱纯化连接产物,获得的最终产物为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半抗原偶联物。附图说明图1试剂盒测定的标准曲线。图2试剂盒相关性分析图。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述内容并不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专利技术说明书所做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
,均同理包括在本专利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实施例一: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与11-脱氢血栓烷B2偶联物的制备按以下步骤制备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与11-脱氢血栓烷B2偶联物:(1)将20mg11-脱氢血栓烷B2溶解于4ml二甲基亚砜(DMSO)中,加入8mg的N-羟基琥珀酰亚胺(NHS),搅拌完全溶解,再加入12mg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EDC),密闭并在20℃震荡反应4小时,再向混合物中加入16mlDMSO,精准定容至20ml,按1ml/瓶分装20瓶,在4℃保存;(2)称取100mg的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用95ml含有2mMMg2+的TAPS缓冲液配置成1mg/ml的溶液,调节pH至8.3,定容至100ml;(3)将步骤(1)与步骤(2)所制得的溶液按1:100比例混合,并在20℃震荡避光反应12h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11-脱氢血栓烷B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11-脱氢血栓烷B2均相酶免疫检测试剂盒,其特征在于:试剂盒含有11-脱氢血栓烷B2特异性抗体和酶标偶联物,所述的酶标偶联物为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与11-脱氢血栓烷B2的偶联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11-脱氢血栓烷B2均相酶免疫检测试剂盒由以下部分组成:
(1)样本稀释液:一定浓度和pH的缓冲液,可选缓冲体系包括Tris-HCl、碳酸钠-盐酸、硼酸-硼砂、甘氨酸-NaOH,优选Tris-HCl和硼酸-硼砂;其浓度为5-50mM;其pH值范围为8.0-9.5;
(2)标准品:11-脱氢血栓烷B2甲酸溶液,浓度在4000~8000pg/ml范围内;
(3)质控品:添加了防腐剂的人体尿液,11-脱氢血栓烷B2的浓度由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确定;
(4)检测试剂:分为R1和R2两个单独的液体试剂,特征是含有11-脱氢血栓烷B2特异性抗体、酶标偶联物、酶底物、显色物质,溶解在含有Mg2+的缓冲液中,且11-脱氢血栓烷B2特异性抗体抗体和酶标偶联物彼此独立,酶标偶联物和酶底物彼此独立,采用以下组合的一种,优选使用组合三:
组合一:
R1:11-脱氢血栓烷B2特异性抗体0.05~10ug/ml、酶底物5~25mM、显色物质5~25mM;R2:酶标偶联物0.05~10ug/ml;
组合二:
R1:11-脱氢血栓烷B2特异性抗体0.05~10ug/ml、酶底物5~25mM;R2:酶标偶联物0.05~10ug/ml、显色物质5~25mM;
组合三:
R1:酶标偶联物0.05~10ug/ml;R2:11-脱氢血栓烷B2特异性抗体0.05~10ug/ml、酶底物5~25mM、显色物质5~25mM;
组合四:
R1:酶标偶联物0.05~10ug/ml、显色物质5~25mM;R2:11-脱氢血栓烷B2特异性抗体0.05~10ug/ml、酶底物5~25m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佳龙张远张伯平蔡泽浪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安帝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