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塞式声波吹灰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9332 阅读:1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活塞式声波吹灰器,它包括发声头和谐振管,发声头包括阀座,盖,缸,活塞和脉冲形成装置;盖位于阀座的顶部,缸位于盖与阀座所围成的中空空间中,活塞位于缸内;阀座适当位置之内径增大形成一个环状空间,并有一个水平钻孔与外沟通;活塞在下段位置的外径缩小,因此活塞与缸在这位置亦构成另一环状空间;脉冲形成装置以通道分别与活塞下段外侧的环状空间及活塞顶部空间相连通。这种吹灰器,简化了结构,提高了工作可靠性和吹灰器的寿命,操作简单,发声可靠。(*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使聚集于物体表面的粉尘弹跳悬浮,以便将其清除的活塞式声波吹灰器。锅炉、换热器、电除尘器、布袋滤器、旋风干燥塔等设备的内、外表面常常聚集粉尘、灰垢,而影响正常使用,或影响环境清洁卫生。一种解决办法是,利用声波的特性,在指定空间内,使粉尘颗粒弹跳悬浮,以便从聚集表面容易脱落。若在使用空间内的粉尘聚集是不利于设备运行,则清除粉尘会有利于运行。若在使用空间内的粉尘是需排泄的废料,则清除粉尘会有利于废料的排泄。若在使用空间内的粉尘是制成品,需要尽量回收,则清除粉尘可增强成品回收量及速度。一般的声波吹灰器是通过特定的结构发出声波输进去要清灰的密闭空间内让其发挥清灰功能。声波清灰的机理是利用声波的能量振动灰尘颗粒使之处于弹跳悬浮状态,脱离灰垢聚积表面。声波能量愈大,清灰作用愈强。目前市场上流行的声波吹灰器,在特定的结构上有一定的复杂性,而采用的机械活动部件数量亦较多及容易损坏,并往往出现操作困难及发声不可靠的现象。而其发出的声波能量亦由于特定结构不易变更而有所固定及限制。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简单、可靠、耐用及整体结构容易变更的声波吹灰器。结构上只有一个活塞是活动部件,因此操作简单,发声可靠。当配上大小不同的谐振管,更能随意控制所发出声波的能量,适合各类型场合空间应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活塞式声波吹灰器,它包括发声头和谐振管,所述谐振管的根部与发声头的排气孔对应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声头包括阀座,盖,缸,活塞和脉冲形成装置;所述盖位于阀座的顶部,缸位于盖与阀座所围成的中空空间中,活塞位于缸内;阀座适当位置之内径增大形成一个环状空间,并有一个水平钻孔与外沟通;活塞在下段位置的外径缩小,因此活塞与缸在这位置亦构成另一环状空间,与阀座的环状空间通过缸的开孔互相通气;另设有用于接外来气源的输气管与所述环状空间连通;盖上设有一个与活塞的顶部空间连通的孔;所述的脉冲形成装置以通道分别与所述的活塞下段外侧的环状空间及活塞顶部空间相连通。如上所述的本专利技术吹灰器,简化了结构,只有活塞一个活动部件,提高了工作可靠性和吹灰器的寿命,操作简单,发声可靠。当配上大小不同的谐振管,更能随意控制所发出声波的能量,适合各类型场合空间应用。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吹灰器一个典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与应用安装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吹灰器实施例中的发声头正面剖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吹灰器实施例中发声头侧面剖视图;图4至图11为本专利技术吹灰器中谐振管的各种结构形式示意图。如图1、图2和图3所示的本专利技术活塞式声波吹灰器实施例,它包括发声头100和谐振管200,谐振管200的根部与发声头100的排气孔对应连接;发声头100包括阀座8,盖12,缸7,活塞11和脉冲形成装置300;盖12位于阀座8的顶部,缸7位于盖12与阀座8所围成的中空空间中,活塞11位于缸7内;阀座8适当位置之内径增大形成一个环状空间8A,并有一个水平钻孔与外沟通;活塞11在下段位置的外径缩小,因此活塞11与缸7在这位置亦构成另一环状空间11A,与阀座8的环状空间8A通过缸7的开孔互相通气;另设有用于接外来气源的输气管21与所述环状空间8A连通;盖12上设有一个与活塞11的顶部空间11B连通的孔12A;所述的脉冲形成装置300以通道分别与所述的活塞11下段外侧的环状空间11A及活塞11顶部空间11B相连通。如图2和图3所示,脉冲形成装置300包括滤器6、接驳器4及3、接驳器4A及3A和电磁阀2;阀座8在靠近顶部边沿的位置垂直向下设有一孔至一半深度左右构成滤器室,并与环状空间8A贯通,所述滤器6放在这孔内;盖12在滤器6相对应位置垂直设有一孔贯穿盖厚,并设有螺纹连接接驳器4及3;在所述盖12上的孔12A处设有螺纹连接另一组接驳器4A及3A;这两组接驳器4及3与4A及3A之间接有所述电磁阀2。如图2和图3所示,阀座8在顶部靠近边沿的圆周平分地垂直设有四个孔从顶部穿至底部作为安装固定螺栓16之用。阀座8在下段位置之内径增大形成一个环状空间8A,并有一个水平钻孔与外沟通。这水平钻孔在阀座壁上配有螺纹以便输气管21从外收紧在这螺纹。阀座8在底部中央亦垂直设有一个排气孔与外沟通。盖12覆盖在阀座8的顶部,垂直设有四个孔与阀座8的螺栓孔对应。盖12与阀座8是由四根收紧在底板18的螺栓16穿过后用螺母收紧。在盖12的底部有一条圆形凹槽内藏密封圈1。当盖12与阀座8被螺栓16收贴时,这密封圈1便会把盖与阀座之间的平面密封。阀座底部与底板18之间有一件垫片17,作用是密封阀座底部与底板接触的平面。阀座8在靠近顶部边沿的位置垂直向下设有一孔至一半深度左右构成滤器室,并与环状空间8A贯通,滤器6放在这孔内。滤器6顶部有一密封圈5,当盖12与阀座8被螺栓16收紧时,这密封圈5便把滤器6及盖12接触的平面密封。盖12在滤器6相对应位置垂直设有一孔贯穿盖厚,并设有螺纹连接接驳器4及3。在盖的中央亦垂直设有一孔贯穿盖厚,并设有螺纹连接另一组接驳器4A及3A。这两组接驳器4及3与4A及3A之间接有一个电磁阀2。盖12的顶部靠近边沿适当位置设有2根收紧外壳14的螺栓19。除了四根螺栓16把盖12及阀座8收紧在底板18之外,亦有一根短螺栓16A从盖12的顶部边沿垂直向下把盖及阀座收紧。在阀座8内部装有缸7及活塞11,缸7套于阀座8之内。缸7在上段位置的外径与阀座8的内径相配合。阀座8在下段位置内径缩小形成一个凸齿位让缸7得以安坐其上。由于阀座8的下段位置设有环状空间8A,缸7与阀座8在此位置是没有接触的。缸7在下段位置内径加大,并在其圆周约3/4范围内水平设有一排孔,让缸7的内部空间连接到阀座8的环状空间8A。阀座8及盖12相对于缸7的位置各设有一个圆形凹槽,内藏档板9及档板13。当盖12与阀座8被收紧贴时,这上、下两片档板9及13亦同时把缸7的底部及顶部密封。活塞11是放在缸7之中,可以自由跳动,它亦是整体结构的唯一活动部件。活塞11顶部略为凹进,并在中央设有一个小孔,配有螺纹。活塞11在下段位置的外径缩小,因此活塞11与缸7在这位置亦构成另一环状空间11A,与阀座8的环状空间8A通过缸7的开孔互相通气。活塞11从底部往上设有一孔11C以减轻其重量。活塞11在上段外径设有上、下各一条环状凹槽,每条槽内装有2条活塞环10,一上一下。活塞11在自重情况时是落在档板9上的,并构成密封。上述整体阀座8与内部装置,及电磁阀2均藏在圆筒形外壳14之内。外壳14在中部水平分开为盘状的上半壳及下半壳,分开处配有凹槽及密封环15,下半壳14在中部开有一孔,以便容纳在阀座8底部的凹槽24内作固定之用。下半壳14在底部周边设有多个小孔25作通风之用。上半壳14装在下半壳14之上,由两根螺栓19收紧。输气管21在穿过下半壳14的壳体之处配有防振套管20。输气管21连接到活动螺母22及配有螺纹的短管23以便接驳到外来气源。底板18垂直设有多个共心螺孔以便连接谐振管。底板18在周边水平设有一小孔26,并在孔的尾端垂直向下设有另一小孔贯穿板底。小孔26在底板周边位置配有螺纹。底板18中央亦设有一孔8B,接通到活塞11底部。如图1和图4至图11所示,本专利技术吹灰器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活塞式声波吹灰器,它包括发声头(100)和谐振管(200),所述谐振管(200)的根部与发声头(100)的排气孔对应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声头(100)包括阀座(8),盖(12),缸(7),活塞(11)和脉冲形成装置(300);所述盖(12)位于阀座(8)的顶部,缸(7)位于盖(12)与阀座(8)所围成的中空空间中,活塞(11)位于缸(7)内;阀座(8)适当位置之内径增大形成一个环状空间(8A),并有一个水平钻孔与外沟通;活塞(11)在下段位置的外径缩小,因此活塞(11)与缸(7)在这位置亦构成另一环状空间(11A),与阀座(8)的环状空间(8A)通过缸(7)的开孔互相通气;另设有用于接外来气源的输气管(21)与所述环状空间(8A)连通;盖(12)上设有一个与活塞(11)的顶部空间(11B)连通的孔(12A);所述的脉冲形成装置(300)以通道分别与所述的活塞(11)下段外侧的环状空间(11A)及活塞(11)顶部空间(11B)相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姆约翰
申请(专利权)人:万达利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VG[英属维尔京群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