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压拉与剪切全角度叠合变形的构造物理模拟实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993316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17: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用于压拉与剪切全角度叠合变形的构造物理模拟实验装置,涉及构造地质学研究领域,包括实验平台和控制机构,所述实验平台上设有支撑运动机构,所述支撑运动机构上设置有推拉机构,所述推拉机构下方设置有剪切机构,所述剪切机构转动安装于所述实验平台上;所述控制机构分别与所述支撑运动机构、剪切机构和推拉机构电连接,所述控制机构用于调控所述支撑运动机构,并驱动所述剪切机构和所述推拉机构移动,模拟构造挤压、拉张、剪切、压扭以及拉扭等过程。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实现挤压、拉张变形与剪切变形之间的全角度叠合,模拟多角度、多期次压扭、拉扭等构造变形过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压拉与剪切全角度叠合变形的构造物理模拟实验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涉及构造地质学研究领域领域,特别是涉及用于压拉与剪切全角度叠合变形的构造物理模拟实验装置。
技术介绍
构造物理模拟实验是研究及验证构造变形机制及演化过程的重要技术手段。基于相似性准则,构造物理模拟实验得以在室内短时间条件下模拟大尺度、长时间的地质构造变形过程。近年来,构造物理模拟实验在地球科学研究、能源矿产勘探开发以及地质灾害预警防治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在科研及生产辅助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常见的基本构造类型主要为挤压构造、拉分构造和剪切构造,但在实际情况下,构造变形多具有时空叠加性,地质体在经历多种变形机制时间及空间上的叠加后,形成现今的构造形态。在以往的单次构造物理模拟实验中,变形机制较为单一,无法完成多种变形机制的叠加模拟,难以满足复杂叠合构造的研究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用于压拉与剪切全角度叠合变形的构造物理模拟实验装置,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能够实现挤压、拉张变形与剪切变形之间的全角度叠合,模拟多角度、多期次压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用于压拉与剪切全角度叠合变形的构造物理模拟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实验平台和控制机构,所述实验平台上设有支撑运动机构,所述支撑运动机构上设置有推拉机构,所述推拉机构下方设置有剪切机构,所述剪切机构转动安装于所述实验平台上;所述控制机构分别与所述支撑运动机构、剪切机构和推拉机构电连接,所述控制机构用于调控所述支撑运动机构,并驱动所述剪切机构和所述推拉机构移动,模拟构造挤压、拉张、剪切、压扭以及拉扭等过程。/n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压拉与剪切全角度叠合变形的构造物理模拟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实验平台和控制机构,所述实验平台上设有支撑运动机构,所述支撑运动机构上设置有推拉机构,所述推拉机构下方设置有剪切机构,所述剪切机构转动安装于所述实验平台上;所述控制机构分别与所述支撑运动机构、剪切机构和推拉机构电连接,所述控制机构用于调控所述支撑运动机构,并驱动所述剪切机构和所述推拉机构移动,模拟构造挤压、拉张、剪切、压扭以及拉扭等过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压拉与剪切全角度叠合变形的构造物理模拟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实验平台包括横截面为矩形结构的设备底板,所述设备底板上固定安装有环形结构的齿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压拉与剪切全角度叠合变形的构造物理模拟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运动机构包括第一液压杆支架、第一液压杆、第二液压杆支架、第二液压杆、第三液压杆、旋转升降液压杆和固定挡板支架;两个所述第一液压杆支架对称设置于所述设备底板相对的两端上,所述第一液压杆支架上安装有水平设置的所述第一液压杆;所述第二液压杆支架对称设置于所述设备底板相对的另两端上,所述第二液压杆支架上连接有水平设置的所述第二液压杆,位于同一侧的两个所述第二液压杆之间连接有固定挡板支架,所述固定挡板支架内安装有竖直设置的固定挡板;四个所述第三液压杆对称设置于所述设备底板底部,用于支撑并调节所述设备底板的倾斜角度;所述旋转升降液压杆设置于所述设备底板上,且所述旋转升降液压杆位于所述齿条所在虚拟圆的圆心位置处;所述旋转液压升降杆与所述剪切机构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压拉与剪切全角度叠合变形的构造物理模拟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剪切机构包括旋转平台、钢轴、滚筒、电机、皮带、齿轮组和齿轮盒;所述旋转平台与所述旋转升降液压杆连接;所述旋转平台两端对称设有多个钢轴支架,所述钢轴支架顶部开设有凹槽,位于所述旋转平台两端且对称的两个所述凹槽内架设有一个所述钢轴;所述钢轴上穿设有所述滚筒;所述皮带闭合缠绕于所述滚筒上;所述滚筒两端分别连接有所述齿轮组,所述齿轮组设置于所述齿轮盒内;所述齿轮组的竖直投影位于所述齿条投影所在虚拟圆的外侧,且与所述齿条投影所在虚拟圆不相交;所述旋转平台底部安装有与所述滚筒轴线方向平行的电机滑轨,所述电机滑轨上滑动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位于所述齿轮组和所述齿条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凤琳王成锡李景朝连键丁克永郑啸孙克峰王斌吴楚梁婉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