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掷飞机机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9195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17: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手掷飞机机身,其包括杆件、中机身片、左机身片、右机身片、机翼、尾翼以及尾翼固定片,其中所述中机身片上设置有槽口或者凹口,所述杆件一端连接于所述槽口或者凹口内,在所述左机身片、中机身片和右机身片上各自对应的位置上设置有机翼插槽,三者对齐贴合粘接,所述左机身片和右机身片与所述槽口或者凹口内的所述杆件的左右两侧面也粘接固定,所述杆件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尾翼。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木质手掷飞机采用快干胶水粘合拼装,对操作精度要求高,且具有危险性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手掷飞机机身结构简单合理,安装方便,安全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手掷飞机机身
本技术涉及一种教学模型,特别涉及一种手掷飞机机身。
技术介绍
航模比赛手掷飞机一般为轻木材质,为获得良好的气动外形需仔细打磨木材成为流线型,并使用快干胶水粘合拼装。制作过程复杂,操作不准确会导致安装错位,或者粘接不牢固,甚至稍有不慎会溅入眼口鼻等要害部位,造成人员受伤事故,大大影响其在青少年航模科普教育中的使用。目前也有厂家推出了安装简便的泡沫材质手掷飞机,但是为了获得必要的强度和刚度,飞机机体零件较为厚实,导致飞机重量大,飞行阻力大,飞行性能不佳,无法在比赛中获得优秀成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掷飞机机身,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木质手掷飞机对安装操作精度要求过高,并且需使用具有危险性快干胶水粘合的缺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手掷飞机机身,其包括杆件、中机身片、左机身片、右机身片、机翼、尾翼以及尾翼固定片,其中所述中机身片上设置有槽口或者凹口,所述杆件一端连接于所述槽口或者凹口内,在所述左机身片、中机身片和右机身片上各自对应的位置上设置有机翼插槽,三者对齐贴合粘接,所述左机身片和右机身片与所述槽口或者凹口内的所述杆件的左右两侧面也粘接固定,所述杆件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尾翼。优选地,所述尾翼上设置有槽口,所述杆件的另一端置于所述尾翼的槽口内,所述尾翼固定片将所述杆件与尾翼粘接固定。优选地,所述杆件两端截面为矩形,所述杆件和所述中机身片的连接端的厚度与所述中机身片的厚度相同,所述杆件和尾翼的连接端的厚度与所述尾翼的厚度相同。优选地,所述左机身片右侧设置有背胶,所述右机身片左侧设置有背胶,所述尾翼固定片的一面设置有背胶。优选地,所述左机身片的背胶、右机身片的背胶和尾翼固定片的背胶为双面胶带。优选地,所述杆件由高强度材料制成,所述中机身片、左机身片、右机身片、尾翼由轻质材料制成。优选地,所述高强度材料为木材或碳纤维或塑料。优选地,所述轻质材料为泡沫或者轻木材料。优选地,所述中机身片前部设置有用于放置配重块的安装槽。优选地,所述尾翼设置有用于拼插安装后翼的安装槽。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一种手掷飞机机身结构简单合理,使用背胶或双面胶带粘接,无需使用胶水,安装方便,安全性高。下面通过实施例来更详细说明本技术。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手掷飞机机身的结构分解示意图;图2为图1的手掷飞机机身粘合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手掷飞机机身的杆件与中机身片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手掷飞机机身的杆件与中机身片的又一连接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手掷飞机机身的杆件与中机身片的另一连接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手掷飞机机身的应用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说明。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此。如图1和图2所示,其示出了本技术的一种手掷飞机机身,其包括杆件1、中机身片2、左机身片3、右机身片4、机翼8、尾翼5以及尾翼固定片6。所述中机身片2设置一槽口或者凹口22,杆件1一端置于槽口或者凹口22,在所述左机身片3设置一机翼插槽31,在中机身片2设置一机翼插槽21,在右机身片4设置一机翼插槽41,机翼插槽31/21/41的形状与位置相同,左机身片3、中机身片2和右机身片4三者对齐贴合粘接,与此同时左机身片3、右机身片4与槽口22内的杆件1左右两侧面粘接固定。所述左机身片3和右机身片4与所述槽口或者凹口22内的所述杆件1的左右两侧面也粘接固定,所述杆件1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尾翼5。优选地,槽口22具有三个边如图1和图3所示,也可为两个边如图4所示所示的凹口形,或者如图5所示,所述杆件直接与中机身片2的下端连接。优选地,尾翼5设置一槽口51,杆件1另一端置于尾翼槽口51内,尾翼固定片6从左右粘接将尾翼5与杆件1固定在一起。优选地,杆件1两端截面为矩形,所述杆件1和所述中机身片2的连接端的厚度与所述中机身片2的厚度相同,所述杆件1和尾翼5的连接端的厚度与所述尾翼5的厚度相同。优选地,左机身片3右侧设置有背胶,右机身片4左侧设置有背胶,尾翼固定片6一面设置有背胶。左机身片3背胶、右机身片4背胶和尾翼固定片6背胶也可为双面胶带。优选地,杆件1为木材或碳纤维杆、塑料杆等高强度材料。优选地,中机身片2、左机身片3、右机身片4、尾翼5为泡沫或者轻木等轻质材料。配重块7,机翼8和后翼9为飞机常规部件,本技术不对其技术方案进行详细描述,仅描述其在本技术的安装方式。如图5和图6所示,中机身片2前部设置安装槽23,配重块7放置于安装槽23。机翼8穿进并卡接于机翼插槽31/21/41。尾翼5设置安装槽52,后翼9穿进并卡接于尾翼插槽52。本技术的手掷飞机机身不限于上述实施例中的结构,可以进行多种变型,总之,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范围内的所有改进都落入本技术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手掷飞机机身,其特征在于,包括杆件、中机身片、左机身片、右机身片、机翼、尾翼以及尾翼固定片,其中所述中机身片上设置有槽口或者凹口,所述杆件一端连接于所述槽口或者凹口内,在所述左机身片、中机身片和右机身片上各自对应的位置上设置有机翼插槽,三者对齐贴合粘接,所述左机身片和右机身片与所述槽口或者凹口内的所述杆件的左右两侧面也粘接固定,所述杆件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尾翼。/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掷飞机机身,其特征在于,包括杆件、中机身片、左机身片、右机身片、机翼、尾翼以及尾翼固定片,其中所述中机身片上设置有槽口或者凹口,所述杆件一端连接于所述槽口或者凹口内,在所述左机身片、中机身片和右机身片上各自对应的位置上设置有机翼插槽,三者对齐贴合粘接,所述左机身片和右机身片与所述槽口或者凹口内的所述杆件的左右两侧面也粘接固定,所述杆件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尾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掷飞机机身,其特征在于,所述尾翼上设置有槽口,所述杆件的另一端置于所述尾翼的槽口内,所述尾翼固定片将所述杆件与尾翼粘接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掷飞机机身,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件两端截面为矩形,所述杆件和所述中机身片的连接端的厚度与所述中机身片的厚度相同,所述杆件和尾翼的连接端的厚度与所述尾翼的厚度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掷飞机机身,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美建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轻逸模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