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散热片、发热体、及电暖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9195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17: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散热片、发热体、及电暖气,包括沿竖直方向分布的上油包和下油包;散热管路结构,用于容纳导热介质,散热管路结构包括若干散热管路,散热管路连通上油包和下油包,散热管路靠近上油包部分的横截面积,小于散热管路靠近下油包部分的横截面积。由于温度相对较高的导热介质在靠近上油包运动时,上方的散热管路的横截面积变小,导致温度相对较高的导热介质上升效率降低,留存在散热片下方的温度相对较高的导热介质变多,提高散热片下方的温度的作用,达到减小散热片上下部分的温度差异,使电暖气上下部分的温度分布更加均匀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散热片、发热体、及电暖气
本专利技术涉及家用电器
,具体涉及一种散热片、发热体、及电暖气。
技术介绍
油汀电暖气是常用的家用取暖设备,如图1所示,现有的电暖气通常包括散热片1,和分布于散热片1上的油路。油路连接上油包11和下油包12,其中,上油包11的水平位置相对较高。油路内具有导热介质,加热装置位于下油包12内。当电暖气启动时,下油包12内的加热装置对导热介质进行加热,在密度差的作用下温度相对较高的热油从中间的油路向上流动,流动过程中将热量传递给整个散热片,使散热片整体温度升高。位于上油包11内的导热介质温度相对较低,在重力的作用下,经两侧有路逐渐向下流动并被加热,从而形成一个大循环。现有的电暖气存在以下缺陷:散热片发热时带动散热片附近的空气做自然对流运动,导致下方空气温度相对较低,上方空气温度较高,使得散热片上下两部分环境温度差异较大,从而使得散热片上下两部分散热效果产生差异。上部分温度相对较高,散热效果相对较差导致散热片本身的温度发生差异,上部分散热片温度相对较高。为了电暖气的使用安全性考虑,规定散热片的棱边13的温升不能超过85K。因此,在散热片上部分的棱边13温度即将达到安全限度时,需要降低加热功率,而此时散热片下部分的温度还不能满足加热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因电暖气温度分布不均匀,在安全使用要求的前提下,无法满足用户采暖需求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散热片、发热体、及电暖气。一种散热片,包括:沿竖直方向分布的上油包和下油包;散热管路结构,用于容纳导热介质,所述散热管路结构包括若干散热管路,所述散热管路连通所述上油包和所述下油包,所述散热管路靠近所述上油包部分的横截面积,小于所述散热管路靠近所述下油包部分的横截面积。所述散热管路包括:变径部,所述变径部用于连接所述散热管路横截面积大小不同的部分。所述变径部设于所述散热管路长度方向的中间部位。位于中间的所述散热管路的横截面积,相对于靠近散热片的棱边设置的所述散热管路的横截面积更大。所述散热管路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管路,所述第一管路将散热片沿竖直方向分成上下两个水平高度不同的散热区;第二管路,连通所述第一管路与所述上油包和所述下油包。所述第一管路沿水平方向设置。所述第二管路的形状至少满足:Wbc≤2Wbs;0.1W<Wbc<0.2W;Wbc表示第一管路下方的位于中间部位的第二管路的宽度;Wbs表示第一管路下方的位于两侧的第二管路的宽度;W表示散热片的宽度。所述第二管路的形状还满足:Wtc≤2Wts;0.1W<Wtc<0.2W;Wtc表示第一管路上方的位于中间部位的第二管路的宽度;Wts表示第一管路上方的位于两侧的第二管路的宽度。所述第二管路的形状还满足:Wtc<Wbc。所述第二管路的形状还满足:0.2H<Hb<0.7H;H表示上油包中心到下油包中心在竖直方向上的距离;Hb表示第一管路下方的第二管路的长度。所述第二管路的形状还满足:0.3H<Ht<0.8H;H表示上油包中心到下油包中心在竖直方向上的距离;Ht表示第一管路上方的第二管路的长度。一种发热体,包括:若干个上述任一方案的散热片,若干所述散热片彼此并排设置;加热棒,同时穿设在所述每个所述散热片的所述下油包位置处。一种电暖气,包括:上述方案的发热体;控温元件,设置于所述发热体上;指示灯,设置于所述发热体并与所述控温元件电连接。还包括:辅助装置,设置在所述发热体上。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散热片,包括上油包和下油包;散热管路结构,用于容纳导热介质,所述散热管路结构包括若干散热管路,所述散热管路连通所述上油包和所述下油包,所述散热管路靠近所述上油包部分的横截面积,小于所述散热管路靠近所述下油包部分的横截面积。上油包位于散热片的上方,下油包位于散热片的下方。散热片在使用时,加热装置位于下油包内。当多个散热片构成发热体时,加热装置也对应下油包设置。分布于散热片上的散热管路内充有导热介质,当散热片工作时,下方的导热介质先被加热。被加热的导热介质通过散热管路向上油包方向上升运动。由于温度相对较高的导热介质在靠近上油包运动时,上方的散热管路的横截面积变小,导致温度相对较高的导热介质的上升受阻,使温度相对较高的导热介质上升效率降低,留存在散热片下方的温度相对较高的导热介质变多,从而起到降低散热片上方的温度,提高散热片下方温度的作用,达到减小散热片上下部分的温度差异,使电暖气上下部分的温度分布更加均匀的目的。在电暖气使用过程中,由于散热片上下部分温度差异变小,不会发生散热片下方温度相对较低时,散热片上方的棱边部位已经达到安全温度限制温度的情况。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散热片,所述散热管路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管路,所述第一管路将散热片分成至少两个水平高度不同的散热区;第二管路,连通所述第一管路与所述上油包和所述下油包。位于上方的,相对位置较高的散热区,更靠近上油包。位于下方的,相对位置较低的散热区,更靠近下油包。当下油包内的加热装置对导热介质进行加热时,温度相对较高的导热介质先上升至第一管路中,然后再由第一管路进入上方的散热管路。由于上方的散热管路横截面积更小,所以温度相对较高的导热介质能够上升的空间变少了,并且上方温度较低的导热介质还会进入第一管路向下方的散热区流动。温度相对较高的导热油在第一管路处发生了分流,形成了分支循环,在分支循环的导热介质中,原本要一同上升的导热介质发生了分流,使温度较高的导热介质上升至上油包处的量相对减少。第一管路还起到了加强对流换热的作用,进一步降低了上升至上油包处的导热介质的温度。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散热片,所述散热管路结构包括:第一散热单元和第二散热单元,所述第一散热单元和所述第二散热单元均由所述第二管路构成,所述第二散热单元相对于所述第一散热单元靠近散热片的棱边设置,所述第一散热单元对应散热片宽度方向的两侧均设有第二散热单元,构成所述第一散热单元的所述第二管路的横截面积不小于构成所述第二散热单元的所述第二管路的横截面积。位于中间的第二管路对应加热装置,该部分的第二管路的横截面积相对更大,能够使更多被加热的温度相对更高的导热介质更多的从中间部位汇聚上升,从而减少向两侧第二散热单元流动的相对高温的导热介质的量,从而减弱热量向棱边部位的传递,减少棱边的温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
技术介绍
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散热片,其特征在于,包括:/n上油包(11)和下油包(12);/n散热管路结构,用于容纳导热介质,所述散热管路结构包括若干散热管路,所述散热管路连通所述上油包(11)和所述下油包(12),所述散热管路靠近所述上油包(11)部分的横截面积,小于所述散热管路靠近所述下油包部分的横截面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散热片,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油包(11)和下油包(12);
散热管路结构,用于容纳导热介质,所述散热管路结构包括若干散热管路,所述散热管路连通所述上油包(11)和所述下油包(12),所述散热管路靠近所述上油包(11)部分的横截面积,小于所述散热管路靠近所述下油包部分的横截面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管路包括:
变径部(51),所述变径部(51)用于连接所述散热管路横截面积大小不同的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径部(51)设于所述散热管路长度方向的中间部位。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散热片,其特征在于,位于中间的所述散热管路的横截面积,相对于靠近散热片的棱边(13)设置的所述散热管路的横截面积更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管路包括:
至少一个第一管路(4),所述第一管路(4)将散热片分成至少两个水平高度不同的散热区;
第二管路(5),连通所述第一管路(4)与所述上油包(11)和所述下油包(1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散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路(4)沿水平方向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散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路(5)的形状至少满足:
Wbc≤2Wbs;
0.1W<Wbc<0.2W;
Wbc表示第一管路(4)下方的位于中间部位的第二管路(5)的宽度;
Wbs表示第一管路(4)下方的位于两侧的第二管路(5)的宽度;
W表示散热片的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彪赵树男陈红毕然左双全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