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军专利>正文

风筝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91953 阅读:10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17: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风筝附属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风筝碰,提高娱乐效果;包括L型杆、开关杆、碰杆、固定环、拉绳、前翅膀和后翅膀,L型杆左半区域与固定环固定连接,L型杆左端设置有前细杆和后细杆,L型杆左半区域设置有铰接孔,碰杆穿过铰接孔并且碰杆与铰接孔内侧壁铰接,碰杆顶端和L型杆右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转动孔和第二转动孔,第一转动孔和第二转动孔分别可转动设置有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L型杆底侧壁右端设置有两组锁紧环,碰杆下半区域设置有驱动孔,开关杆穿过驱动孔和两组锁紧环,开关杆上设置有两组限位环,固定环前侧壁和后侧壁分别设置有前固定杆和后固定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风筝碰
本技术涉及风筝附属装置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风筝碰。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放风筝是一种老少皆宜的娱乐方式,但是放风筝期间不免单调,使用舒适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提高娱乐效果,提高使用舒适性的风筝碰。本技术的风筝碰,包括L型杆、开关杆、碰杆、固定环、拉绳、前翅膀和后翅膀,所述L型杆左半区域与固定环固定连接,L型杆左端设置有前细杆和后细杆,L型杆左半区域设置有铰接孔,所述碰杆穿过铰接孔并且碰杆与铰接孔内侧壁铰接,碰杆顶端和L型杆右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转动孔和第二转动孔,第一转动孔和第二转动孔分别可转动设置有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L型杆底侧壁右端设置有两组锁紧环,碰杆下半区域设置有驱动孔,所述开关杆穿过驱动孔和两组锁紧环,开关杆上设置有两组限位环,两组限位环分别与碰杆左侧壁和右侧壁接触,固定环前侧壁和后侧壁分别设置有前固定杆和后固定杆,前固定杆前端和后固定杆后端分别设置有两组前固定销和两组后固定销,并且两组前固定销和两组后固定销均呈锥形,前翅膀和后翅膀上分别设置有前骨架和后骨架,前骨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风筝碰,其特征在于,包括L型杆(1)、开关杆(2)、碰杆(3)、固定环(4)、拉绳(5)、前翅膀(6)和后翅膀,所述L型杆(1)左半区域与固定环(4)固定连接,L型杆(1)左端设置有前细杆(7)和后细杆,L型杆(1)左半区域设置有铰接孔,所述碰杆(3)穿过铰接孔并且碰杆(3)与铰接孔内侧壁铰接,碰杆(3)顶端和L型杆(1)右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转动孔和第二转动孔,第一转动孔和第二转动孔分别可转动设置有第一滑轮(8)和第二滑轮(9),L型杆(1)底侧壁右端设置有两组锁紧环(10),碰杆(3)下半区域设置有驱动孔,所述开关杆(2)穿过驱动孔和两组锁紧环(10),开关杆(2)上设置有两组限位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筝碰,其特征在于,包括L型杆(1)、开关杆(2)、碰杆(3)、固定环(4)、拉绳(5)、前翅膀(6)和后翅膀,所述L型杆(1)左半区域与固定环(4)固定连接,L型杆(1)左端设置有前细杆(7)和后细杆,L型杆(1)左半区域设置有铰接孔,所述碰杆(3)穿过铰接孔并且碰杆(3)与铰接孔内侧壁铰接,碰杆(3)顶端和L型杆(1)右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转动孔和第二转动孔,第一转动孔和第二转动孔分别可转动设置有第一滑轮(8)和第二滑轮(9),L型杆(1)底侧壁右端设置有两组锁紧环(10),碰杆(3)下半区域设置有驱动孔,所述开关杆(2)穿过驱动孔和两组锁紧环(10),开关杆(2)上设置有两组限位环(11),两组限位环(11)分别与碰杆(3)左侧壁和右侧壁接触,固定环(4)前侧壁和后侧壁分别设置有前固定杆(12)和后固定杆,前固定杆(12)前端和后固定杆后端分别设置有两组前固定销(16)和两组后固定销,并且两组前固定销(16)和两组后固定销均呈锥形,前翅膀(6)和后翅膀上分别设置有前骨架(13)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鸿有
申请(专利权)人:张军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