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涉及氧气管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医用氧气管,包括连通氧气管,所述连通氧气管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第二滑动环,所述连通氧气管右侧的外部套设有与其滑动连接的输出氧气管,所述输出氧气管的左侧固定安装有第一滑动环,所述输出氧气管的内部呈环形开设有多个卸水连通槽,所述输出氧气管的外部固定安装有两个第一固定环,两个所述第一固定环相邻的一侧均滑动连接有卡接环,两个所述卡接环之间固定安装有转动环。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整个装置通过滑动刮除患者呼吸端口的水雾并进行收集,有效的防止了患者在外部急需使用氧气袋与氧气管供氧时,会因为氧气管呼吸端产生水雾凝结成水珠,顺着输出氧气管滑入肺中产生危险,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用氧气管
本技术涉及氧气管
,具体为一种医用氧气管。
技术介绍
吸氧用于纠正缺氧,提高动脉血氧分压和氧饱和度的水平,促进代谢,是辅助治疗多种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如呼吸衰竭,慢性气管炎,脑血管病,冠心病。临床缺氧症状不明显者,也可能存在着氧债,也可能微循环代谢异常,因而可能需要吸氧。如某些外科手术前后病人、大出血休克病人、胎心音不良或分娩时产程过长等病人等。在吸氧的过程中,必须要用到的就是氧气管,传统的供氧方式为呼吸面罩共享,氧气管鼻腔直接供氧与口腔直接供氧,然而在供氧时,氧气管内部常会出现因患者呼吸而产生的水雾,水雾凝结成水滴可能会滑入患者的气管中造成剧烈咳嗽或者更危险的情况,在呼吸面罩供氧使往往呼吸面罩内会提供清理水雾装置,然而后面两种紧急供氧无呼吸面罩的情况下,便可能会出现危险,因此提供一种医用氧气管来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医用氧气管,具备氧气管自身清除水雾等优点,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氧气管鼻腔直接供氧与口腔直接供氧时氧气管内水雾凝造成危险的技术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氧气管自身清除水雾的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医用氧气管,包括连通氧气管,所述连通氧气管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第二滑动环,所述连通氧气管右侧的外部套设有与其滑动连接的输出氧气管,所述输出氧气管的左侧固定安装有第一滑动环,所述输出氧气管的内部呈环形开设有多个卸水连通槽,所述输出氧气管的外部固定安装有两个第一固定环,两个所述第一固定环相邻的一侧均滑动连接有卡接环,两个所述卡接环之间固定安装有转动环,所述转动环的内侧与多个卸水连通槽的外部向连通,所述转动环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连通管,所述连通管的底部螺纹连接有双通螺纹套,所述连通管的底部设置有集水袋,所述连通管的底部与集水袋贴合,所述集水袋的顶部与双通螺纹套螺纹连接,所述输出氧气管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二固定环,所述第二固定环的左侧固定安装有固定管,所述固定管的左侧依次贯穿输出氧气管与连通氧气管并延伸至连通氧气管的内部,所述固定管的左侧设置有第三固定环,所述固定管的左侧与第三固定环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固定环位于连通氧气管的内部。优选的,所述第二滑动环的外径等于输出氧气管的内径,所述第一滑动环的内径等于连通氧气管的外径,所述第三固定环的外径等于连通氧气管的内径。优选的,所述第三固定环与第二固定环均呈镂空状。优选的,所述连通氧气管与输出氧气管的内管壁上均涂抹有疏水涂层。优选的,多个所述卸水连通槽内侧的输出氧气管内管壁均呈凹形。(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医用氧气管,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医用氧气管,整个装置通过设置连通氧气管与输出氧气管的滑动连接,可以在装置工作时,对由于患者呼吸会使内壁产生水雾进行刮除,通过设置有卸水连通槽、转动环、连通管与集水袋,共同形成了连通结构,使氧气管带动第二滑动环将输出氧气管内壁上的水珠刮除过后,将水珠向右推动直到通过多个卸水连通槽流进转动环中,在通过连通管进入集水袋中,通过设置有第一固定环与卡接环,使整个装置在进行实际使用时,可以通过转动转动环来不断的调整连通管所在的位置,使连通管底端一直向下流入集水袋中而不会导致回流,通过设置通过设置有第二固定环,可以使第二滑动环在刮除水雾时,多余的水雾被第二固定环形成了一个阻挡效果,通过设置有第二固定环与第三固定环,可以起到了对该端部管形成了一个支撑结构,并且也防止了连通氧气管内部的水进入输出氧气管中,通过设置有第一滑动环,可以与第二滑动环相互配合形成了密封,能够有效的防止外部有细菌气体的进入与氧气的浪费,通过设置有双通螺纹套,使得集水袋在收集满以后只需通过转动双通螺纹套即可使连通管与集水袋脱离,即可进行更换,方便快捷,整个装置通过滑动刮除患者呼吸端口的水雾并进行收集,有效的防止了患者在外部急需使用氧气袋与氧气管供氧时,会因为氧气管呼吸端产生水雾凝结成水珠,顺着输出氧气管滑入肺中产生危险,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2、该医用氧气管,通过限制了第二滑动环、输出氧气管、第一滑动环、连通氧气管与第三固定环的内外径,可以使得装置能够在第一滑动环与输出氧气管的配合下既能滑动,又可以保证了密封性,可以使第二滑动环能够完全贴合并且能够顺利有效的刮除输出氧气管内壁端的水雾,能够有效的防止了连通氧气管的水珠进入输出氧气管,提高了装置的密封性与实用性。3、该医用氧气管,请参阅图2与图3,通过将第三固定环与第二固定环设置成如图所示的结构,可以使第三固定环与第二固定环在进行防流与支撑的作用下,还能最大程度的保证了连通氧气管左端供氧的流畅性,而不会因为第二固定环与第三固定环对整个装置产生影响,提高了装置的稳定性。4、该医用氧气管,通过在连通氧气管与输出氧气管的内壁上涂抹有疏水涂层,疏水涂层的材料为JRP纳米疏水涂料,具有十分优异的民用级防水性能,水珠呈现超疏水的状态,轻轻移动,会自然滑落,涂料无毒无害、无色无味,通过该涂层配合第二滑动环的刮除结构能够更好的使水流不会通过第二固定环溢入患者呼吸端中,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5、该医用氧气管,通过在输出氧气管的内部设置有环形凹槽,可以使整个装置在进行刮除水珠使能够使水流更加容易的通过环形凹槽滑入卸水连通槽中而不会滑到其他的地方,并且配合第二固定环的隔流效果使输出氧气管内部产生的水雾更加的无法进入患者的呼吸端,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第三固定环所在横截面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第二固定环所在横截面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连通氧气管;2、疏水涂层;3、第一滑动环;4、第二滑动环;5、输出氧气管;6、第一固定环;7、转动环;8、卡接环;9、第二固定环;10、连通管;11、集水袋;12、双通螺纹套;13、固定管;14、第三固定环;15、卸水连通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一种医用氧气管,包括连通氧气管1,连通氧气管1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第二滑动环4,连通氧气管1右侧的外部套设有与其滑动连接的输出氧气管5,输出氧气管5的左侧固定安装有第一滑动环3,输出氧气管5的内部呈环形开设有多个卸水连通槽15,输出氧气管5的外部固定安装有两个第一固定环6,两个第一固定环6相邻的一侧均滑动连接有卡接环8,两个卡接环8之间固定安装有转动环7,转动环7的内侧与多个卸水连通槽15的外部向连通,转动环7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连通管10,连通管10的底部螺纹连接有双通螺纹套12,连通管10的底部设置有集水袋11,连通管10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医用氧气管,包括连通氧气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氧气管(1)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第二滑动环(4),所述连通氧气管(1)右侧的外部套设有与其滑动连接的输出氧气管(5),所述输出氧气管(5)的左侧固定安装有第一滑动环(3),所述输出氧气管(5)的内部呈环形开设有多个卸水连通槽(15),所述输出氧气管(5)的外部固定安装有两个第一固定环(6),两个所述第一固定环(6)相邻的一侧均滑动连接有卡接环(8),两个所述卡接环(8)之间固定安装有转动环(7),所述转动环(7)的内侧与多个卸水连通槽(15)的外部向连通,所述转动环(7)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连通管(10),所述连通管(10)的底部螺纹连接有双通螺纹套(12),所述连通管(10)的底部设置有集水袋(11),所述连通管(10)的底部与集水袋(11)贴合,所述集水袋(11)的顶部与双通螺纹套(12)螺纹连接,所述输出氧气管(5)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二固定环(9),所述第二固定环(9)的左侧固定安装有固定管(13),所述固定管(13)的左侧依次贯穿输出氧气管(5)与连通氧气管(1)并延伸至连通氧气管(1)的内部,所述固定管(13)的左侧设置有第三固定环(14),所述固定管(13)的左侧与第三固定环(14)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固定环(14)位于连通氧气管(1)的内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用氧气管,包括连通氧气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氧气管(1)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第二滑动环(4),所述连通氧气管(1)右侧的外部套设有与其滑动连接的输出氧气管(5),所述输出氧气管(5)的左侧固定安装有第一滑动环(3),所述输出氧气管(5)的内部呈环形开设有多个卸水连通槽(15),所述输出氧气管(5)的外部固定安装有两个第一固定环(6),两个所述第一固定环(6)相邻的一侧均滑动连接有卡接环(8),两个所述卡接环(8)之间固定安装有转动环(7),所述转动环(7)的内侧与多个卸水连通槽(15)的外部向连通,所述转动环(7)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连通管(10),所述连通管(10)的底部螺纹连接有双通螺纹套(12),所述连通管(10)的底部设置有集水袋(11),所述连通管(10)的底部与集水袋(11)贴合,所述集水袋(11)的顶部与双通螺纹套(12)螺纹连接,所述输出氧气管(5)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二固定环(9),所述第二固定环(9)的左侧固定安装有固定管(13),所述固定管(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玉山,钱刚,殷世清,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天康特种钢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