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重症医学科呼吸恢复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91003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17: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重症医学科呼吸恢复器,其结构包括机体、控制面板、控制键、底脚、散热孔、电源线、气管、面罩和固定机构,为解决呼吸恢复器在对气管放置时占用较多空间以及固定时还需借助外部器具,形成不便的问题,通过在气管上设置了固定机构,再通过对手杆施力,使其沿着导轨滑动,并使施力架受力转动,使承接架对转架施力,使转架转动后带动贴板和垫片与气管的分离和接触,再通过壳体使吸盘带动气管与放置面吸附固定,达到便捷有效的对气管进行支撑放置和使用固定,节省使用空间和提高使用便利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重症医学科呼吸恢复器
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重症医学科呼吸恢复器。
技术介绍
重症医学科作为诊疗科目的一种,主要业务范围为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和延续性生命支持、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患者的治疗和器官功能支持、防治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呼吸恢复器是一种能够代替、控制或改变人的正常生理呼吸,增加肺通气量,改善呼吸功能,减轻呼吸功消耗,节约心脏储备能力的装置,帮助呼吸系统完成通气,在重症医学科中起着重要的医疗作用。现有的呼吸恢复器使用时,其上的气管接线通常较为冗长,以便有为患者提供足够的使用长度,呼吸恢复器在对气管进行放置时,通常通过支架结构对其进行支撑,而气管与患者连接后,还需借助医用胶布将其粘接固定在床边,导致呼吸恢复器在对气管放置时占用较多空间以及固定时还需借助外部器具,形成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重症医学科呼吸恢复器,解决了呼吸恢复器在对气管放置时占用较多空间以及固定时还需借助外部器具,形成不便的问题,达到便捷有效的对气管进行支撑放置和使用固定,节省使用空间和提高使用便利的优点。(二)技术方案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提出了一种重症医学科呼吸恢复器,包括机体和固定机构,所述机体前侧中部嵌入安装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前侧底端设置有控制键,所述机体底端四角螺栓固定有底脚,所述机体顶面后端开设有散热孔,所述机体后端左端和右端分别嵌入安装有电源线和气管,所述气管前端与面罩螺纹连接,所述气管外壁与固定机构紧固贴合,所述固定机构由壳体、顶盖、手杆、导轨、通口、施力架、承接架、转架、贴板、垫片、复位机构和吸盘组成,所述壳体顶端与用于密封的顶盖螺栓固定,所述手杆外壁通过导轨与顶盖滑动连接,所述壳体前后两侧开设有通口,所述施力架顶面前端与顶盖转动连接,所述施力架左右两端通过承接架与转架转动连接,所述转架靠内侧后端通过强力胶粘接有向下突出的贴板,所述贴板靠内侧粘合设置有具备弹性的垫片,所述复位机构上下两端分别与顶盖和施力架螺栓固定,所述吸盘顶端通过强力胶粘接于壳体上,所述通口内壁与气管滑动连接,所述垫片靠内侧与气管紧固贴合。进一步的,所述复位机构由扭簧、底座和顶座组成,所述扭簧上下两端分别与底座和顶座进行插接,所述底座底端和顶座顶端分别与施力架和顶盖螺栓固定。进一步的,所述扭簧内壁插设在施力架上,所述底座和顶座大小和结构均一致。进一步的,所述手杆底端穿入顶盖后与施力架垂直焊接,并且手杆外壁顶端套设有橡胶圈。进一步的,所述垫片靠内侧排列设置有突出的防滑纹,所述气管与垫片连接处的形变幅度小于2mm。进一步的,所述承接架靠内端和靠外端分别与施力架和转架转动连接,所述贴板和垫片靠内侧为与气管相匹配的圆弧状结构。进一步的,所述通口内壁呈圆形,所述转架顶面后端与顶盖转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底脚和散热孔的数量分别设置有四个和三个,所述机体通过控制键与电源线电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垫片的材质为橡胶。进一步的,所述扭簧的材质为不锈钢。(三)有益效果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为解决呼吸恢复器在对气管放置时占用较多空间以及固定时还需借助外部器具,形成不便的问题,通过在气管上设置了固定机构,再通过对手杆施力,使其沿着导轨滑动,并使施力架受力转动,使承接架对转架施力,使转架转动后带动贴板和垫片与气管的分离和接触,再通过壳体使吸盘带动气管与放置面吸附固定,达到便捷有效的对气管进行支撑放置和使用固定,节省使用空间和提高使用便利的优点,并且通过在施力架上设置了复位机构,使施力架转动时通过底座对扭簧施力,使扭簧在底座和顶座间压缩和复位,达到便捷的对施力架施力和提供复位弹力,增加使用便利性和稳定性的优点。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固定机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壳体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固定机构前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复位机构结构示意图。图中:机体-1、控制面板-2、控制键-3、底脚-4、散热孔-5、电源线-6、气管-7、面罩-8、固定机构-9、壳体-901、顶盖-902、手杆-903、导轨-904、通口-905、施力架-906、承接架-907、转架-908、贴板-909、垫片-910、复位机构-911、吸盘-912、扭簧-9111、底座-9112、顶座-9113。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与图5,本技术提供一种重症医学科呼吸恢复器:包括机体1和固定机构9,机体1前侧中部嵌入安装有控制面板2,控制面板2前侧底端设置有控制键3,机体1底端四角螺栓固定有底脚4,机体1顶面后端开设有散热孔5,机体1后端左端和右端分别嵌入安装有电源线6和气管7,气管7前端与面罩8螺纹连接,气管7外壁与固定机构9紧固贴合,固定机构9由壳体901、顶盖902、手杆903、导轨904、通口905、施力架906、承接架907、转架908、贴板909、垫片910、复位机构911和吸盘912组成,壳体901顶端与用于密封的顶盖902螺栓固定,手杆903外壁通过导轨904与顶盖902滑动连接,壳体901前后两侧开设有通口905,施力架906顶面前端与顶盖902转动连接,施力架906左右两端通过承接架907与转架908转动连接,转架908靠内侧后端通过强力胶粘接有向下突出的贴板909,贴板909靠内侧粘合设置有具备弹性的垫片910,复位机构911上下两端分别与顶盖902和施力架906螺栓固定,吸盘912顶端通过强力胶粘接于壳体901上,通口905内壁与气管7滑动连接,垫片910靠内侧与气管7紧固贴合。其中,所述复位机构911由扭簧9111、底座9112和顶座9113组成,所述扭簧9111上下两端分别与底座9112和顶座9113进行插接,所述底座9112底端和顶座9113顶端分别与施力架906和顶盖902螺栓固定,为施力架906提供稳定的复位施力,提高使用便利。其中,所述扭簧9111内壁插设在施力架906上,所述底座9112和顶座9113大小和结构均一致,为扭簧9111提高稳定固定。其中,所述手杆903底端穿入顶盖902后与施力架906垂直焊接,并且手杆903外壁顶端套设有橡胶圈,利用手部的施力接触。其中,所述垫片910靠内侧排列设置有突出的防滑纹,所述气管7与垫片910连接处的形变幅度小于2mm,紧固贴合时对气管7压力较小,防止气管7形变堵塞。其中,所述承接架907靠内端和靠外端分别与施力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重症医学科呼吸恢复器,包括机体(1),所述机体(1)前侧中部嵌入安装有控制面板(2),所述控制面板(2)前侧底端设置有控制键(3),所述机体(1)底端四角螺栓固定有底脚(4),所述机体(1)顶面后端开设有散热孔(5),所述机体(1)后端左端和右端分别嵌入安装有电源线(6)和气管(7),所述气管(7)前端与面罩(8)螺纹连接;/n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机构(9),所述气管(7)外壁与固定机构(9)紧固贴合,所述固定机构(9)由壳体(901)、顶盖(902)、手杆(903)、导轨(904)、通口(905)、施力架(906)、承接架(907)、转架(908)、贴板(909)、垫片(910)、复位机构(911)和吸盘(912)组成,所述壳体(901)顶端与用于密封的顶盖(902)螺栓固定,所述手杆(903)外壁通过导轨(904)与顶盖(902)滑动连接,所述壳体(901)前后两侧开设有通口(905),所述施力架(906)顶面前端与顶盖(902)转动连接,所述施力架(906)左右两端通过承接架(907)与转架(908)转动连接,所述转架(908)靠内侧后端通过强力胶粘接有向下突出的贴板(909),所述贴板(909)靠内侧粘合设置有具备弹性的垫片(910),所述复位机构(911)上下两端分别与顶盖(902)和施力架(906)螺栓固定,所述吸盘(912)顶端通过强力胶粘接于壳体(901)上,所述通口(905)内壁与气管(7)滑动连接,所述垫片(910)靠内侧与气管(7)紧固贴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重症医学科呼吸恢复器,包括机体(1),所述机体(1)前侧中部嵌入安装有控制面板(2),所述控制面板(2)前侧底端设置有控制键(3),所述机体(1)底端四角螺栓固定有底脚(4),所述机体(1)顶面后端开设有散热孔(5),所述机体(1)后端左端和右端分别嵌入安装有电源线(6)和气管(7),所述气管(7)前端与面罩(8)螺纹连接;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机构(9),所述气管(7)外壁与固定机构(9)紧固贴合,所述固定机构(9)由壳体(901)、顶盖(902)、手杆(903)、导轨(904)、通口(905)、施力架(906)、承接架(907)、转架(908)、贴板(909)、垫片(910)、复位机构(911)和吸盘(912)组成,所述壳体(901)顶端与用于密封的顶盖(902)螺栓固定,所述手杆(903)外壁通过导轨(904)与顶盖(902)滑动连接,所述壳体(901)前后两侧开设有通口(905),所述施力架(906)顶面前端与顶盖(902)转动连接,所述施力架(906)左右两端通过承接架(907)与转架(908)转动连接,所述转架(908)靠内侧后端通过强力胶粘接有向下突出的贴板(909),所述贴板(909)靠内侧粘合设置有具备弹性的垫片(910),所述复位机构(911)上下两端分别与顶盖(902)和施力架(906)螺栓固定,所述吸盘(912)顶端通过强力胶粘接于壳体(901)上,所述通口(905)内壁与气管(7)滑动连接,所述垫片(910)靠内侧与气管(7)紧固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症医学科呼吸恢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机构(911)由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谈铁武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