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智能包衣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90054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17: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包衣机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高效智能包衣机,包括包衣器和混合机构,消音层的内表面与侧装管的外表面右侧连接,外装箱的外表面顶部与输送弯管的外表面底部连接,输送弯管的外表面左侧与加热管的内表面连接,加热管的内表面底部右侧与安装元件的外表面底部连接,安装元件的外表面顶部与散热管的外表面底部连接,散热管的内部设置有电热丝。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进料短管和内装箱等的使用,所以在使用的时候可以更好的让糖衣原料进行混合,然后方便进行包衣,又因电热丝和安装元件等的使用,所以在使用的时候可以更好的对经过的原料进行预热,从而可以更好的让药品进行包衣,所以该装置可以达到具有混合和预热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智能包衣机
本技术涉及包衣机
,具体为一种高效智能包衣机。
技术介绍
包衣机是对药品裹上一侧糖衣外壳的机器,然而其原料往往需要人工混合然后投入机器中加热才能裹上外衣,所以耽误生产,加工效率不高,费时费力,现有的加工方式也是需要人工参与这一部分,所以针对此问题,可以设计出一种具有混合和预热功能的包衣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高效智能包衣机,达到具有混合和预热的目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智能包衣机,包括包衣器和混合机构,所述混合机构包括进料短管、输送机、输送弯管、加热管、包衣锅、消音层、外装箱、侧装管、混合叶、转动杆、衔接圈、驱动电机、固定圈、内装箱、散热管、电热丝和安装元件,所述包衣器的内表面顶部与内装箱的外表面顶部连接,所述内装箱的内表面顶部与驱动电机的外表面顶部连接,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转动杆的外表面底部连接,所述转动杆的外表面顶部体与衔接圈的内表面连接,所述衔接圈的外表面右侧与混合叶的外表面左侧连接,所述包衣器的外表面顶部右侧与外装箱的外表面底部连接,所述外装箱的内表面与消音层的外表面连接,所述消音层的内表面与侧装管的外表面右侧连接,所述外装箱的外表面顶部与输送弯管的外表面底部连接,所述输送弯管的外表面左侧与加热管的内表面连接,所述加热管的内表面底部右侧与安装元件的外表面底部连接,所述安装元件的外表面顶部与散热管的外表面底部连接,所述散热管的内部设置有电热丝。所述包衣器的内表面底部右侧与顶板的外表面顶部连接。优选的,所述顶板的外表面底部与安装体的外表面顶部连接,且安装体的外表面底部与移动轮的外表面连接。优选的,所述包衣器的右侧顶部与竖板的外表面左侧连接,且竖板的外表面右侧与推杆的外表面左侧连接。优选的,所述包衣器的外表面顶部左侧与包衣锅的外表面一侧连接,且外装箱的外表面顶部与输送机的外表面底部连接。优选的,所述外装箱的外表面右侧中部与进料短管的外表面左侧连接,且进料短管的外表面顶部与堵塞盖的内表面套接。优选的,所述驱动电机的外表面中部与固定圈的内表面连接,且固定圈的内径大于驱动电机的外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高效智能包衣机。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驱动电机、转动杆、混合叶、消音层、输送弯管、进料短管和内装箱等结构的相互配合使用,所以在使用的时候可以更好的让糖衣原料进行混合,然后方便进行包衣,又因为有加热管、散热管、电热丝和安装元件等结构的相互配合使用,所以在使用的时候可以更好的对经过的原料进行预热,从而可以更好的让药品进行包衣,所以由此可知,该装置可以达到具有混合和预热的目的。(2)、本技术通过移动轮、安装体、顶板、包衣器、竖板和推杆等结构的相互配合使用,所以在使用的时候方便机器整体的移动,而且方便操作者对空间的规划和对机器的腾挪,所以由此可知,该装置更实用且更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图1的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加热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包衣器、2移动轮、3安装体、4顶板、5竖板、6推杆、8混合机构、801进料短管、802输送机、803输送弯管、804加热管、805包衣锅、806消音层、807外装箱、808侧装管、809混合叶、810转动杆、811衔接圈、812驱动电机、813固定圈、814内装箱、815散热管、816电热丝、817安装元件。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高效智能包衣机,包括安装体31和混合机构8,所述混合机构8包括进料短管801、输送机802、输送弯管803、加热管804、包衣锅805、消音层806、外装箱807、侧装管808、混合叶809、转动杆810、衔接圈811、驱动电机812、固定圈813、内装箱814、散热管815、电热丝816和安装元件817,所述安装体31的内表面顶部与内装箱814的外表面顶部焊接,所述内装箱814的内表面顶部与驱动电机812的外表面顶部搭接,所述驱动电机812的输出轴与转动杆810的外表面底部插接,所述转动杆810的外表面顶部体与衔接圈811的内表面套接,所述衔接圈811的外表面右侧与混合叶809的外表面左侧焊接,所述安装体31的外表面顶部右侧与外装箱807的外表面底部焊接,所述外装箱807的内表面与消音层806的外表面粘接,所述消音层806的内表面与侧装管808的外表面右侧粘接,所述外装箱807的外表面顶部与输送弯管803的外表面底部插接,所述输送弯管803的外表面左侧与加热管804的内表面套接,所述加热管804的内表面底部右侧与安装元件817的外表面底部焊接,所述安装元件817的外表面顶部与散热管815的外表面底部焊接,所述散热管815的内部设置有电热丝816。所述安装体31的内表面底部右侧与顶板4的外表面顶部焊接,所述顶板4的外表面底部与安装体的外表面顶部焊接,且安装体的外表面底部与移动轮2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所述安装体31的右侧顶部与竖板5的外表面左侧粘接,且竖板5的外表面右侧与推杆6的外表面左侧焊接,所述安装体31的外表面顶部左侧与包衣锅805的外表面一侧焊接,且外装箱807的外表面顶部与输送机802的外表面底部焊接,所述外装箱807的外表面右侧中部与进料短管801的外表面左侧插接,且进料短管801的外表面顶部与堵塞盖的内表面套接,所述驱动电机812的外表面中部与固定圈813的内表面套接,且固定圈813的内径大于驱动电机812的外径,该一种高效智能包衣机,通过驱动电机812、转动杆810、混合叶809、消音层806、输送弯管803、进料短管801和内装箱814等结构的相互配合使用,所以在使用的时候可以更好的让糖衣原料进行混合,然后方便进行包衣,又因为有加热管804、散热管815、电热丝816和安装元件817等结构的相互配合使用,所以在使用的时候可以更好的对经过的原料进行预热,从而可以更好的让药品进行包衣,所以由此可知,该装置可以达到具有混合和预热的目的,通过移动轮2、安装体3、顶板4、包衣器1、竖板5和推杆6等结构的相互配合使用,所以在使用的时候方便机器整体的移动,而且方便操作者对空间的规划和对机器的腾挪,所以由此可知,该装置更实用且更方便。在使用时,将原料放入外装箱807内,然后启动驱动电机812让其输出轴带动转动杆810,所以可以让混合叶809跟着一起转动,从而对原料进行混合,然后启动输送机802,所以可以让原料从顺着输送弯管803进入包衣锅805,然后经过加热管804被加热,从而可以使原料更好的包裹在药品的外表面。综上可得,该高效智能包衣机,通过驱动电机812、转动杆810、混合叶809、消音层806、输送弯管803、进料短管801和内装箱814等结构的相互配合使用,所以在使用的时候可以更好的让糖衣原料进行混合,然后方便进行包衣,又因为有加热管804、散热管815、电热丝816和安装元件817等结构的相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智能包衣机,包括包衣器(1)和混合机构(8),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机构(8)包括进料短管(801)、输送机(802)、输送弯管(803)、加热管(804)、包衣锅(805)、消音层(806)、外装箱(807)、侧装管(808)、混合叶(809)、转动杆(810)、衔接圈(811)、驱动电机(812)、固定圈(813)、内装箱(814)、散热管(815)、电热丝(816)和安装元件(817),所述包衣器(1)的内表面顶部与内装箱(814)的外表面顶部连接,所述内装箱(814)的内表面顶部与驱动电机(812)的外表面顶部连接,所述驱动电机(812)的输出轴与转动杆(810)的外表面底部连接,所述转动杆(810)的外表面顶部体与衔接圈(811)的内表面连接,所述衔接圈(811)的外表面右侧与混合叶(809)的外表面左侧连接,所述包衣器(1)的外表面顶部右侧与外装箱(807)的外表面底部连接,所述外装箱(807)的内表面与消音层(806)的外表面连接,所述消音层(806)的内表面与侧装管(808)的外表面右侧连接,所述外装箱(807)的外表面顶部与输送弯管(803)的外表面底部连接,所述输送弯管(803)的外表面左侧与加热管(804)的内表面连接,所述加热管(804)的内表面底部右侧与安装元件(817)的外表面底部连接,所述安装元件(817)的外表面顶部与散热管(815)的外表面底部连接,所述散热管(815)的内部设置有电热丝(816);/n所述包衣器(1)的内表面底部右侧与顶板(4)的外表面顶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智能包衣机,包括包衣器(1)和混合机构(8),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机构(8)包括进料短管(801)、输送机(802)、输送弯管(803)、加热管(804)、包衣锅(805)、消音层(806)、外装箱(807)、侧装管(808)、混合叶(809)、转动杆(810)、衔接圈(811)、驱动电机(812)、固定圈(813)、内装箱(814)、散热管(815)、电热丝(816)和安装元件(817),所述包衣器(1)的内表面顶部与内装箱(814)的外表面顶部连接,所述内装箱(814)的内表面顶部与驱动电机(812)的外表面顶部连接,所述驱动电机(812)的输出轴与转动杆(810)的外表面底部连接,所述转动杆(810)的外表面顶部体与衔接圈(811)的内表面连接,所述衔接圈(811)的外表面右侧与混合叶(809)的外表面左侧连接,所述包衣器(1)的外表面顶部右侧与外装箱(807)的外表面底部连接,所述外装箱(807)的内表面与消音层(806)的外表面连接,所述消音层(806)的内表面与侧装管(808)的外表面右侧连接,所述外装箱(807)的外表面顶部与输送弯管(803)的外表面底部连接,所述输送弯管(803)的外表面左侧与加热管(804)的内表面连接,所述加热管(804)的内表面底部右侧与安装元件(817)的外表面底部连接,所述安装元件(817)的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卫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为康制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