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根茎类中药材浸泡装置,包括桶盖、底部设有出液管的浸泡桶,浸泡桶内可拆卸套装有侧壁镂空的内筒,内筒底部向内拱起形成凸台,凸台背面形成凹筒;浸泡桶底面通过联轴器安装有转台,转台插紧配合于凹筒,联轴器底端安装减速离合器,减速离合器通过传动带连通至电机;桶盖底面通过连接杆安装有镂空压板,当桶盖盖合时,镂空压板伸入浸泡桶内将药材压入浸泡液,连接杆采用伸缩杆。浸泡过程中自动对药材进行翻动,并能使漂浮的药材浸没入浸泡液,从而高效省时、药材浸泡更充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根茎类中药材浸泡装置
本技术涉及中药饮片加工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根茎类中药材浸泡装置。
技术介绍
将中药材按中医药理论、中药炮制方法,加工炮制后可制得中药饮片,可直接用于中医临床。中药饮片在煎煮前,需要对原材进行浸泡,浸泡水温宜在25℃-50℃,对于天麻、人参、何首乌、山柰等根茎类干药材更是需要充分浸泡,以便于后续的炮制工序,利于其药效充分发挥。现有的中药材浸泡工序,一般是将药材直接投入浸泡容器,为避免药材堆积在一起,通常是人工定期进行翻动;另外,浸泡初期干药材通常漂浮在液面上,即使在浸泡后期质量较轻的药材也呈漂浮状态,因此浸泡时间长、浸泡不完全;最后,浸泡完成后再由人工捞出,操作繁琐、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根茎类中药材浸泡装置,浸泡过程中自动对药材进行翻动,并能使漂浮的药材完全没入浸泡液,从而高效省时、药材浸泡更充分。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方案:一种根茎类中药材浸泡装置,包括桶盖、底部设有出液管的浸泡桶,所述浸泡桶内可拆卸套装有侧壁镂空的内筒,所述内筒底部向内拱起形成凸台,所述凸台背面形成凹筒;所述浸泡桶底面通过联轴器安装有转台,所述转台插紧配合于所述凹筒,所述联轴器底端安装减速离合器,所述减速离合器通过传动带连通至电机;所述桶盖底面通过连接杆安装有镂空压板,当所述桶盖盖合时,所述镂空压板伸入所述浸泡桶内将药材压入浸泡液。所述连接杆采用伸缩杆。进一步地,所述内筒的凸台顶面安装有搅拌桨。所述搅拌桨的叶片向上弯折。进一步地,所述凹筒内壁周向设置有多个固定块,所述转台外壁周向开设多个竖槽,安装时,所述固定块插入所述竖槽。更进一步地,所述内筒底面设有一圈限位凸环,所述浸泡桶内底面设置一圈环槽,所述限位凸环转动配合于所述环槽。所述环槽靠近出液管的位置开设导流缺口,用于排出残积液。进一步地,所述浸泡桶内侧壁安装有加热管。进一步地,各插装位置均安装硅胶密封圈。本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1、在浸泡桶可拆卸地套装内筒,浸泡完成后直接将内筒吊出即可将药材收集;并且内筒可转动,浸泡过程中电机驱动内筒周期性转动,对药材定期进行翻转,避免药材堆积造成浸泡死区;桶盖上安装镂空压板,桶盖盖合后既可起密封作用,又可将漂浮的药材压入浸泡液面以下,由此浸泡更充分。2、周向设置竖槽和固定块,将转台和凹筒周向限位,可有效避免转动时打滑,保证内筒随转台一起转动;同时,增设环槽和限位凸环,内筒底部与浸泡桶转动配合,旋转过程中,内筒沿着环槽转动,不易脱轨晃动,使内筒转动更平稳。3、安装镂空压板的连接杆采用伸缩杆,可根据药材投入量及浸泡液深度,调节连接杆的长度,使镂空压板能伸入浸泡液内。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外观示意图。图2为浸泡桶底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内筒的底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内筒的内部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浸泡桶,10-转台,11-出液管,12-竖槽,13-环槽,2-内筒,20-凹筒,21-搅拌桨,22-固定块,23-限位凸环,3-桶盖,30-连接杆,4-镂空压板,5-加热管,6-减速离合器,7-电机,8-传动带,9-联轴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实施例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根茎类中药材浸泡装置,包括桶盖3、底部设有出液管11的浸泡桶1,浸泡桶1内可拆卸套装侧壁镂空的内筒2,内筒2底部向内拱起形成凸台,凸台背面形成凹筒20,浸泡桶1底面通过联轴器9安装有转台10,转台10插紧配合于凹筒20,联轴器9底端安装减速离合器6,减速离合器6通过传动带8连通至电机7;桶盖3底面通过连接杆30安装有镂空压板4,当桶盖3盖合时,镂空压板4伸入浸泡桶1内将药材压入浸泡液。所述连接杆30采用伸缩杆。具体实施过程:(1)采用吊机或人工,将内筒2套装在浸泡桶1内,凹筒20对准转台10,松开后依靠重力或人工下压使转台10和凹筒20插紧,可在转台10外包裹食用材质的防滑橡胶层。(2)将药材投入内筒2,然后根据药材的投入量向浸泡桶1通入浸泡液;盖合桶盖3,相应调整连接杆30的长度,使镂空压板4能伸入浸泡液即可,此时,镂空压板4将漂浮的药材压入浸泡液面以下。浸泡桶1内壁可设置最低和最高液位刻度,连接杆30外壁也可相应设置长度刻度。桶盖3与浸泡桶1顶端闭合,但不与内筒2接触,镂空压板4直径略小于内筒2内径,即桶盖3和镂空压板4不得妨碍内筒2转动。(3)启动电机7,电机7采用伺服电机,间歇驱动转台10旋转,每转动3分钟停歇10分钟;内筒2随着转台10一起周期性转动,对药材进行翻转,避免药材局部堆积影响浸泡效果。(4)根据药材种类,设定浸泡时间,浸泡完成后,打开桶盖3,然后竖直吊起内筒2,使内筒2底面脱离浸泡液面,稍微沥干后将内筒2搬运至下一工序。内筒2只在侧壁设置进液孔,底部不镂空,残积液暂存在内筒2底部的环形腔内,可避免搬运过程中液体洒落。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内筒2的凸台顶面安装有搅拌桨21;搅拌桨21的叶片向上弯折。内筒2转动过程中,搅拌桨21随之旋转,对药材进行搅拌翻动,可避免药材堆积造成浸泡死区。搅拌桨21的叶片向上弯折成弧形,便于形成剪切力,强力翻动药材,叶片向上弯拱成弧形还可强制返混,使浸泡液产生旋涡,增强浸泡效果。进一步地,如图3、图4所示,凹筒20内壁周向设置有多个固定块22,转台10外壁周向开设多个竖槽12,安装时,固定块22插入竖槽12。电机驱动转台10转动时,需要转台10与内筒2配合成一体,从而带动内筒2转动。套装内筒2时,将固定块22对准竖槽12,然后下压内筒2插紧,拆卸时向上竖直吊出即可,拆装便捷。竖槽12和固定块22周向设置,将转台10和凹筒20周向限位,可有效避免转动时打滑,保证内筒2随转台10一起转动。更进一步地,内筒2底面设有一圈限位凸环23,浸泡桶1内底面设置一圈环槽13,限位凸环23转动配合于环槽13。环槽13靠近出液管11的位置开设导流缺口,用于排出残积液。增设环槽13和限位凸环23,内筒2底部与浸泡桶1转动配合,旋转过程中,内筒2沿着环槽13转动,不易脱轨晃动,进一步使内筒2转动更平稳。浸泡完成取出内筒2后,单独将内筒2放置时,内筒2底面的限位凸环23还可作为支脚,避免内筒2直接与放置面接触,从而避免内筒2内的药材污染。进一步地,浸泡桶1内侧壁安装有加热管5,相应地,可增设温度传感器监控浸泡液温度,保持恒温浸泡,增强浸泡效果,节约时间。进一步地,各插装位置均安装硅胶密封圈。采用食品级硅胶材质的密封圈,将每个插孔位置密封;浸泡桶1和内筒2均采用食品级不锈钢材质,药材浸泡过程中不会引入有害物质。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根茎类中药材浸泡装置,包括桶盖(3)、底部设有出液管(11)的浸泡桶(1),其特征在于,所述浸泡桶(1)内可拆卸套装有侧壁镂空的内筒(2),所述内筒(2)底部向内拱起形成凸台,所述凸台背面形成凹筒(20);/n所述浸泡桶(1)底面通过联轴器(9)安装有转台(10),所述转台(10)插紧配合于所述凹筒(20),所述联轴器(9)底端安装减速离合器(6),所述减速离合器(6)通过传动带(8)连通至电机(7);/n所述桶盖(3)底面通过连接杆(30)安装有镂空压板(4),当所述桶盖(3)盖合时,所述镂空压板(4)伸入所述浸泡桶(1)内将药材压入浸泡液。/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根茎类中药材浸泡装置,包括桶盖(3)、底部设有出液管(11)的浸泡桶(1),其特征在于,所述浸泡桶(1)内可拆卸套装有侧壁镂空的内筒(2),所述内筒(2)底部向内拱起形成凸台,所述凸台背面形成凹筒(20);
所述浸泡桶(1)底面通过联轴器(9)安装有转台(10),所述转台(10)插紧配合于所述凹筒(20),所述联轴器(9)底端安装减速离合器(6),所述减速离合器(6)通过传动带(8)连通至电机(7);
所述桶盖(3)底面通过连接杆(30)安装有镂空压板(4),当所述桶盖(3)盖合时,所述镂空压板(4)伸入所述浸泡桶(1)内将药材压入浸泡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根茎类中药材浸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2)的凸台顶面安装有搅拌桨(2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根茎类中药材浸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桨(21)的叶片向上弯折。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克兵,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市祺隆中药饮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