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冷却塔专用排水过滤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集水缸内设有一隔板,将所述集水缸分成上下两个腔室,上腔室为集水箱,下腔室为排水箱;隔板上偏中线右侧的槽孔内嵌置有过滤筛。隔板上偏中线左侧设有隔板罩口,隔板罩口下面的集水缸侧壁上设有出水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积水部分和排水部分分开,过滤筛离出水口有一段距离,过滤筛到出水口位置的断面面积越来越大,出水口产生涡流的机会非常小,过滤筛顺水流方向而向底凸出,过滤筛在水流方面以及非水流方面均开有筛状一样的孔,过滤器有部分积有杂质时,冷却塔仍能正常工作。(*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冷却塔专用排水过滤器,特别是指安装在冷却塔集水缸出水口位置上的过滤器。
技术介绍
在运行冷冻机、热交换机或者空调机组等设备时,机组会持续产生热量,为了有效持续的带走热量并最终排放到大气中,人们专利技术了很多机器和装置,其中使用最广泛的就是冷却塔。冷却塔通常是利用风机强制吸收外部的低温干燥的空气跟热的冷却水发生热交换后,向外部排出高温潮湿的空气。而热交换后的循环冷却水通过循环水泵进入冷却塔,再经过配水系统喷洒到填料后汇集到集水盆和集水缸,通过循环水泵可以实现循环冷却(参看图1)。循环水与空气不断的在冷却塔内相对开放环境内进行热交换,加之循环水蒸发使得水质硬度增加,循环管道内会有结垢并可能脱落到循环水系统,再有冷却塔填料等部件老化也会成碎片进入循环水系统中。为保证机组及冷却塔发挥正常的性能,同时减少清洗维护的频率和费用,对循环冷却水进行过滤是非常必要和不可少的。通常冷却塔集水分三种第一种有水盆水缸型,参看图1;第二种有水盆无水缸型,水盆通常带有倾斜角度,参看图2和图3;第三种为钢筋混凝土水池型,参看图4。有水盆水缸型冷却塔过滤器通常有三种第一种如图5a所示,过滤器与出水口相连,主要过滤部分在过滤器上部,这样冷却塔运行冷却水时,在过滤器上部容易产生涡流而使得气泡进入冷却循环系统,影响系统性能,另有过滤器在顶部杂物容易堆积,堆积太多将影响冷却水的正常循环;第二种如图5b所示,过滤器与出水口相连,主要过滤部分在过滤器下部,这样冷却塔运行冷却水时,在过滤器上的吸附不容易观察到,而堆积太多将影响冷却水的正常循环;第三种如图5c所示,过滤器与出水口相连,主要过滤部分上部另设有防水流产生涡流的罩体,但这样在清洗维护方面也极不方便。另有过滤器为以上三种情况两者相结合或三种之和,但因过滤器与出水口相连接固定,拆装清洗维护时均不方便,并且通常均需要用专门工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而设计,目的是保证冷却塔运行时循环水能有效的过滤,同时在冷却塔内不易形成涡流,清洗维护极为方便的冷却塔专用排水过滤器。本技术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冷却塔专用过滤器,包括集水盆和一体连接在集水盆下面的集水缸,所述集水缸内设有一隔板,将所述集水缸分成上下两个腔室,上腔室为集水箱,下腔室为排水箱;所述隔板上偏中线右侧的槽孔内嵌置有过滤筛。所述隔板上偏中线左侧设有隔板罩口,隔板罩口下面的集水缸侧壁上设有出水口。所述过隔板上的过滤筛呈薄壁壳体状,顺水流方向向排水箱伸出,过滤筛可以是长方体、圆柱体、棱台体等多种形状。所述过隔板上的隔板罩口高出于隔板平面,但隔板罩口的上端面低于所述集水缸的上端口。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给本技术带来的有益效果是积水部分和排水部分分开;过滤筛离出水口有一段距离,过滤筛到出水口位置的断面面积越来越大,出水口产生涡流的机会非常小;排水只经过一个过滤筛,过滤筛使用的材料比重大于水,过滤筛与隔板装置固定不有连接件,清洗维护非常方便,过滤筛在没有连接件的情况下,整机在运行或不运行时过滤筛都不会浮动;使用该过滤筛装置对冷却水泵负荷基本无变化;过滤筛顺水流方向而向底凸出,过滤筛在水流方面以及非水流方面均开有筛状一样的孔,过滤器有部分积有杂质时,冷却塔仍能正常工作。附图说明附图1是有水盆水缸型冷却塔的一种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有水盆无水缸型冷却塔的一种结构示意图;附图3是图2的左侧视图结构示意图;附图4是钢筋混凝土水池型冷却塔的一种结构示意图;附图5是现有技术中过滤器安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附图6是本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附图7是图6的A-A剖视结构示意图;附图8是本技术过滤筛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实施例参看图6、图7和图8,本技术是在集水缸12的中部设置有一隔板15,隔板15将集水缸12分隔成上下两个腔室,上面为集水箱13,下面为排水箱14;在隔板15上偏中线右侧的槽孔内嵌置有过滤筛18,过滤筛18呈薄壁壳体状,顺水流方向向排水箱14伸出,过滤筛可以是长方体、圆柱体、棱台体等多种形状;在隔板15上偏中线左侧设有隔板罩口16,隔板罩口16高出于隔板15平面,但隔板罩口16的上端面低于集水缸12的上端口;隔板罩口下面的集水缸侧壁上设有出水口。冷却塔运行过程中,循环水不断向集水盆11汇集,在过滤筛18的底面和侧面均形成过滤面,过滤后的循环水汇集到排水箱内,再经出水口由泵体抽送到洒水盆,洒向填充料,充分热交换后,再次汇集到集水盆,周而复始。由于过滤面较大,且过滤筛离出水口有一段距离,过滤筛到出水口位置的断面面积越来越大,出水口难以产生涡流,实现了本技术的设计目的。最后,应当指出,以上实施例仅是本技术较有代表性的例子。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实施例,还可以有许多变形。凡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应认为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冷却塔专用排水过滤器,包括集水盆和一体连接在集水盆下面的集水缸,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缸(12)内设有一隔板(15),将所述集水缸(12)分成上下两个腔室,上腔室为集水箱(13),下腔室为排水箱(14);所述隔板(15)上偏离出水口侧的槽孔内嵌置有过滤筛(1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塔专用排水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15)上偏中线左侧设有隔板罩口(16),隔板罩口(16)下面的集水缸(12)侧壁上设有出水口(17)。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冷却塔专用排水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隔板(15)上的过滤筛(18)呈薄壁壳体状,顺水流方向向排水箱(14)伸出。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冷却塔专用排水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隔板(15)上的隔板罩口(16)高出于隔板平面,但隔板罩口(16)的上端面低于所述集水缸(12)的上端口。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冷却塔专用排水过滤器。本技术的集水缸内设有一隔板,将所述集水缸分成上下两个腔室,上腔室为集水箱,下腔室为排水箱;隔板上偏中线右侧的槽孔内嵌置有过滤筛。隔板上偏中线左侧设有隔板罩口,隔板罩口下面的集水缸侧壁上设有出水口。本技术积水部分和排水部分分开,过滤筛离出水口有一段距离,过滤筛到出水口位置的断面面积越来越大,出水口产生涡流的机会非常小,过滤筛顺水流方向而向底凸出,过滤筛在水流方面以及非水流方面均开有筛状一样的孔,过滤器有部分积有杂质时,冷却塔仍能正常工作。文档编号F28F25/00GK2835934SQ20052001555公开日2006年11月8日 申请日期2005年10月14日 优先权日2005年10月14日专利技术者何仁兔, 苏永秋, 高冬健 申请人:浙江金菱制冷工程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冷却塔专用排水过滤器,包括集水盆和一体连接在集水盆下面的集水缸,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缸(12)内设有一隔板(15),将所述集水缸(12)分成上下两个腔室,上腔室为集水箱(13),下腔室为排水箱(14);所述隔板(15)上偏离出水口侧的槽孔内嵌置有过滤筛(18)。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仁兔,苏永秋,高冬健,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金菱制冷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