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能够提高中空件内壁Ni-SiC复合镀层均匀性的镀腔
本专利技术涉及金属材料领域,具体是一种能够提高中空件内壁Ni-SiC复合镀层均匀性的镀腔。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工程机械领域在进行电镀时,普遍使用传统的浸泡式生产工艺,该工艺技术除存在因敞开式的生产方式会对镀液的使用寿命和相关工作人员安全健康产生不利影响外,在进行复合电镀时还存在微粒利用率低、在镀层中分布不均匀、密封要求高等问题。因此,设计新的电镀装置,更新优化传统的电镀生产工艺,实现绿色环保、节能高效的生产是电镀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国外就此展开了广泛研究,并取得了诸多成果,如基于循环镀液思想的相关电镀装置和工艺已成功应用于工业生产实践中。循环镀液思想是指电镀液在循环泵的作用下从储液槽输出,途径电镀阴阳极所在的镀腔,最后再回到储液槽中,电镀过程在镀腔中实现,而整个过程均在密闭环境下进行,有效解决了敞开式生产工艺中存在废弃酸雾排放的弊端。同时,通过改变阴极电流密度和镀液循环流速可以实现对复合镀层沉积速率和强化颗粒沉积量的控制。另外,使用循环镀液法时,无需对非工作面进行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能够提高中空件内壁Ni-SiC复合镀层均匀性的镀腔,其特征在于,包括镀腔顶盖、电镀阴极、镀腔底座、阳极导电杆、锁夹和电镀阳极;其中,所述电镀阳极安放在镀腔底座上表面,并使该电镀阳极的下端嵌入该镀腔底座上表面的阳极槽内;所述电镀阴极套装在该电镀阳极上,并使该电镀阴极的下端嵌入该镀腔底座上表面的阴极槽内;所述镀腔顶盖安放在相互套在一起的电镀阴极与电镀阳极的上端面,并使该电镀阳极的上端嵌入该镀腔顶盖下表面的阳极槽内,使该电镀阴极的上端嵌入该镀腔顶盖下表面的阴极槽内;通过所述电镀阴极和电镀阳极将该镀腔顶盖支撑;所述镀腔顶盖、电镀阴极、镀腔底座、阳极导电杆和电镀阳极同轴;/n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能够提高中空件内壁Ni-SiC复合镀层均匀性的镀腔,其特征在于,包括镀腔顶盖、电镀阴极、镀腔底座、阳极导电杆、锁夹和电镀阳极;其中,所述电镀阳极安放在镀腔底座上表面,并使该电镀阳极的下端嵌入该镀腔底座上表面的阳极槽内;所述电镀阴极套装在该电镀阳极上,并使该电镀阴极的下端嵌入该镀腔底座上表面的阴极槽内;所述镀腔顶盖安放在相互套在一起的电镀阴极与电镀阳极的上端面,并使该电镀阳极的上端嵌入该镀腔顶盖下表面的阳极槽内,使该电镀阴极的上端嵌入该镀腔顶盖下表面的阴极槽内;通过所述电镀阴极和电镀阳极将该镀腔顶盖支撑;所述镀腔顶盖、电镀阴极、镀腔底座、阳极导电杆和电镀阳极同轴;
所述镀腔顶盖下表面与该电镀阴极上端面和电镀阳极上端面之间以及镀腔底座上端面和电镀阴极下端面分别设有密封圈槽口,用于放置密封圈;
镀腔顶盖上分布有两个镀腔出水口;在所述镀腔底座的中心有镀腔进水口;使镀液从所述镀腔进水口进入该镀腔、自该镀腔出水口流出回流至储液槽,在所述镀腔中形成了下进上出的流动路径。
2.如权利要求书1所述能够提高中空件内壁Ni-SiC复合镀层均匀性的镀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镀阴极的内表面与电镀阳极的外表面之间的间距为26.5mm;所述阳极导电杆的下端穿过所述镀腔顶盖中心的阳极导电杆安装孔和所述电镀阳极螺接。
3.如权利要求书1所述能够提高中空件内壁Ni-SiC复合镀层均匀性的镀腔,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镀腔的外圆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发勤,吴向清,李浪,周颖,田进,武刚,宋佳蕾,
申请(专利权)人:西北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