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肢静脉血栓预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989466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17: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上肢静脉血栓预防装置,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其包括气泵单元、手部气囊挤压单元、前臂气囊挤压单元、以及后臂气囊挤压单元;气泵单元包括气泵、与气泵出气口连接的主排气管、设置在主排气管上的第一电磁阀、与第一电磁阀的控制电路连接的第一定时开关等,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根据病人需要选择使用手部气囊挤压单元、前臂气囊挤压单元、以及后臂气囊挤压单元中的一种或几种,能实现对手部、前臂、后臂进行静脉血栓预防,解决了现有静脉血栓预防装置不能对上肢,特别是对手部不能进行静脉血栓预防治疗的技术问题;并且其具有自动和手动两种工作模式,不仅能起到预防静脉血栓的作用,还能达到锻炼病人上肢,恢复肌力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上肢静脉血栓预防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设备,特别涉及一种上肢静脉血栓预防装置。
技术介绍
住院患者容易发生静脉血栓问题,常见于下肢,但近年来,因经上肢外周静脉行中心静脉置管的患者增多,来自于上肢的静脉血栓较为常见。需进行深静脉置管的患者多为肿瘤患者或病情危重患者,这些患者因为疾病和病情的关系,本身凝血机制也有异常,再加上深静脉导管的置入,发生血栓的几率大大增加,而部分患者由于肌力不够不能通过主动运动的方式来预防血栓。上肢静脉血栓会出现上肢肿胀、疼痛、皮肤青紫和浅静脉曲张等症状。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气压泵驱动气囊间歇性压迫肢体来预防静脉血栓问题,但是现有的这种静脉血栓预防装置存在以下缺点:1、其气囊不适用于设置在手部,对手部不能起到预防血栓及按摩作用。2、其气囊只能电动控制,不能进行手动操作,在一只手进行治疗时,另一只手不能得到锻炼。3、其气囊只能对肢体进行挤压,并不能帮助病人进行肢体运动,达到锻炼肢体,恢复肌力的的效果。4、不同病人互用时,不能防止交叉感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上肢静脉血栓预防装置,以解决现有现有静脉血栓预防装置不能预防手部血栓、不能帮助病人锻炼双手、不能在病人互用一套设备时防止交叉感染等技术问题。本技术上肢静脉血栓预防装置,包括气泵单元、手部气囊挤压单元、前臂气囊挤压单元、以及后臂气囊挤压单元;所述气泵单元包括气泵、与气泵出气口连接的主排气管、设置在主排气管上的第一电磁阀、与第一电磁阀的控制电路连接的第一定时开关、与主排气管连接的第一四通、与第一四通的第一出口连接的第一支路管、设置在第一支路管上的第一阀门、与第一四通的第二出口连接的第二支路管、设置在第二支路管上的第二阀门、与第一四通的第三出口连接的第三支路管、设置在第一支路管上的第三阀门,所述手部气囊挤压单元包括手套和气囊袋,所述气囊袋包括一侧开口的袋体、以及设置在袋体内两侧的第一挤压气囊,所述第一挤压气囊上设置有第一气管,所述第一气管通过第一接头与气泵单元的第一支路管连接,所述第一气管上设置有第四阀门;所述前臂气囊挤压单元包括第一隔离套和设置在第一隔离套中的第二挤压气囊,所述第二挤压气囊上设置有第二气管,所述第二气管通过第二接头与气泵单元的第二支路管连接,所述第二气管上设置有第五阀门;所述后臂气囊挤压单元包括第二隔离套和设置在第二隔离套中的第三挤压气囊,所述第三挤压气囊上设置有第三气管,所述第三气管通过第三接头与气泵单元的第三支路管连接,所述第三气管上设置有第六阀门。进一步,所述的上肢静脉血栓预防装置还包括手捏气囊单元,所述手捏气囊单元包括手捏气囊、通过气管与手捏气囊连接的第二四通、与第二四通的第一出口连接的支管I、设置在支管I上的第七阀门、与第二四通的第二出口连接的支管II、设置在支管II上的第八阀门、与第二四通的第三出口连接的支管III、设置在支管III上的第九阀门;所述手部气囊挤压单元的第一气管上设置有分支管,所述第一气管的分支管通过第四接头与支管I连接,且第一气管上的分支管上设置有第十阀门;所述前臂气囊挤压单元的第二气管上也设置有分支管,所述第二气管的分支管通过第五接头与支管II连接,且第二气管的分支管上设置有第十一阀门;所述后臂气囊挤压单元的第三气管上也设置有分支管,所述第三气管的分支管通过第六接头与支管III连接,且第三气管的分支管上设置有第十二阀门。进一步,所述的上肢静脉血栓预防装置还包括前臂上摆单元,所述前臂上摆单元包括通过气管与气泵连接的楔形气囊、设置在连接楔形气囊和气泵的气管上的第二电磁阀、控制第二电磁阀的第二定时开关、以及套在楔形气囊外的第三隔离套,所述第三隔离套上具有用于被后臂压住的压带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技术上肢静脉血栓预防装置,能根据病人需要选择使用手部气囊挤压单元、前臂气囊挤压单元、以及后臂气囊挤压单元中的一种或几种,能实现对手部、前臂、后臂进行静脉血栓预防,解决了现有静脉血栓预防装置不能对上肢,特别是对手部不能进行静脉血栓预防治疗的技术问题。2、本技术上肢静脉血栓预防装置,其手部气囊挤压单元中的手套,前臂气囊挤压单元和后臂气囊挤压单元中的气囊隔离套可以采用一次性套子,也可采用能清洗消毒重复使用的套子,通过手套和气囊隔离套使得不同病人可使用同一套上肢静脉血栓预防装置,解决了交叉感染问题。3、本技术上肢静脉血栓预防装置,其不仅能采用气泵进行自动预防静脉血栓治疗,还能采用手捏气囊单元进行手动预防静脉血栓治疗,采用手捏气囊单元使得病人的一只手在接受治疗时,另一只手能够得到锻炼。4、本技术上肢静脉血栓预防装置,其设置的前臂上摆单元能够驱动前臂上下摆动一定角度,从而实现对手臂进行锻炼,有利于恢复肌力,解决了现有静脉血栓预防装置不能对并入手臂进行锻炼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上肢静脉血栓预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手部气囊挤压单元的局部示意图;图3为前臂气囊挤压单元的局部示意图;图4为后臂气囊挤压单元的局部示意图;图5为前臂上摆单元的局部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如图所示,本实施例上肢静脉血栓预防装置,包括气泵单元、手部气囊挤压单元、前臂气囊挤压单元、以及后臂气囊挤压单元。所述气泵单元包括气泵1、与气泵出气口连接的主排气管2、设置在主排气管上的第一电磁阀3、与第一电磁阀的控制电路连接的第一定时开关4、与主排气管连接的第一四通5、与第一四通的第一出口连接的第一支路管、设置在第一支路管上的第一阀门6、与第一四通的第二出口连接的第二支路管、设置在第二支路管上的第二阀门7、与第一四通的第三出口连接的第三支路管、设置在第一支路管上的第三阀门8。通过定时开关控制电磁阀以一定频率进行换向,能实现向手部气囊挤压单元、前臂气囊挤压单元、以及后臂气囊挤压单元进行间歇性供气,实现间歇性挤压手部、前臂及后臂,达到预防静脉血栓的目的。当然在不同实施例中,还可采用有单片机控制的继电器等同替换定时开关控制第一电磁阀,同样能起到间歇性的向手部气囊挤压单元、前臂气囊挤压单元、以及后臂气囊挤压单元供气的目的。所述手部气囊挤压单元包括手套9和气囊袋10,所述气囊袋包括一侧开口的袋体101、以及设置在袋体内两侧的第一挤压气囊102,所述第一挤压气囊上设置有第一气管11,所述第一气管通过第一接头12与气泵单元的第一支路管连接,所述第一气管上设置有第四阀门13。所述前臂气囊挤压单元包括第一隔离套14和设置在第一隔离套中的第二挤压气囊15,所述第二挤压气囊上设置有第二气管16,所述第二气管通过第二接头17与气泵单元的第二支路管连接,所述第二气管上设置有第五阀门18。所述后臂气囊挤压单元包括第二隔离套19和设置在第二隔离套中的第三挤压气囊20,所述第三挤压气囊上设置有第三气管21,所述第三气管通过第三接头22与气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上肢静脉血栓预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气泵单元、手部气囊挤压单元、前臂气囊挤压单元、以及后臂气囊挤压单元;/n所述气泵单元包括气泵、与气泵出气口连接的主排气管、设置在主排气管上的第一电磁阀、与第一电磁阀的控制电路连接的第一定时开关、与主排气管连接的第一四通、与第一四通的第一出口连接的第一支路管、设置在第一支路管上的第一阀门、与第一四通的第二出口连接的第二支路管、设置在第二支路管上的第二阀门、与第一四通的第三出口连接的第三支路管、设置在第一支路管上的第三阀门,/n所述手部气囊挤压单元包括手套和气囊袋,所述气囊袋包括一侧开口的袋体、以及设置在袋体内两侧的第一挤压气囊,所述第一挤压气囊上设置有第一气管,所述第一气管通过第一接头与气泵单元的第一支路管连接,所述第一气管上设置有第四阀门;/n所述前臂气囊挤压单元包括第一隔离套和设置在第一隔离套中的第二挤压气囊,所述第二挤压气囊上设置有第二气管,所述第二气管通过第二接头与气泵单元的第二支路管连接,所述第二气管上设置有第五阀门;/n所述后臂气囊挤压单元包括第二隔离套和设置在第二隔离套中的第三挤压气囊,所述第三挤压气囊上设置有第三气管,所述第三气管通过第三接头与气泵单元的第三支路管连接,所述第三气管上设置有第六阀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上肢静脉血栓预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气泵单元、手部气囊挤压单元、前臂气囊挤压单元、以及后臂气囊挤压单元;
所述气泵单元包括气泵、与气泵出气口连接的主排气管、设置在主排气管上的第一电磁阀、与第一电磁阀的控制电路连接的第一定时开关、与主排气管连接的第一四通、与第一四通的第一出口连接的第一支路管、设置在第一支路管上的第一阀门、与第一四通的第二出口连接的第二支路管、设置在第二支路管上的第二阀门、与第一四通的第三出口连接的第三支路管、设置在第一支路管上的第三阀门,
所述手部气囊挤压单元包括手套和气囊袋,所述气囊袋包括一侧开口的袋体、以及设置在袋体内两侧的第一挤压气囊,所述第一挤压气囊上设置有第一气管,所述第一气管通过第一接头与气泵单元的第一支路管连接,所述第一气管上设置有第四阀门;
所述前臂气囊挤压单元包括第一隔离套和设置在第一隔离套中的第二挤压气囊,所述第二挤压气囊上设置有第二气管,所述第二气管通过第二接头与气泵单元的第二支路管连接,所述第二气管上设置有第五阀门;
所述后臂气囊挤压单元包括第二隔离套和设置在第二隔离套中的第三挤压气囊,所述第三挤压气囊上设置有第三气管,所述第三气管通过第三接头与气泵单元的第三支路管连接,所述第三气管上设置有第六阀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跃玲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