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雾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4988590 阅读:8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17: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雾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防雾添加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T链节和Q链节中的一种与封端剂混匀,加入酸催化剂,反应,洗涤,干燥,生成支化硅氧烷;(2)将支化硅氧烷和八甲基环四硅氧烷混合,干燥,加入封端剂和碱催化剂,反应,冷却,调节pH至7~9,洗涤,过滤,蒸馏,得到防雾添加剂。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防雾添加剂能有效地降低气溶胶,粘度适中,并可显著提高剥离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雾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防雾添加剂
,特别涉及一种防雾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介绍
在有机硅高速涂布过程中,由于高速运动,会产生气溶胶(烟雾,液体小颗粒),从而造成涂布不均,浪费涂布液,并且对人身体产生不利影响。所谓防雾剂是指在涂布液中添加其他成分,可显著降低高速涂布过程中雾的形成。防雾添加剂可有效控制有机硅在高速涂布过程中的雾度。雾度用PM2.5的浓度表征,添加防雾添加剂后PM2.5的浓度降低69%~95%,使其达到可控范围。目前市场上有两种方法来制作高速涂布过程中的防雾添加剂:一种是硅氢加成反应做成支化的硅氧烷组合物;另一种是MT硅氧烷(M链节的摩尔分数高于T链节的摩尔分数),MQ硅氧烷(M链节的摩尔分数是Q链节的两倍以上)来制作支化的硅氧烷防雾添加剂。但第一种方法的主要缺点是防雾添加剂容易凝胶化,第二种方法主要不足在于防雾添加剂的粘度过大。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的首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雾添加剂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制备方法获得的防雾添加剂。本专利技术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防雾添加剂的应用。本专利技术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防雾添加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T链节和Q链节中的其中一种与封端剂混匀,加入酸催化剂,反应,洗涤,干燥,生成支化硅氧烷;(2)将步骤(1)的支化硅氧烷和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4,DMC)混合,干燥,加入封端剂和碱催化剂,反应,冷却,调节pH至7~9,洗涤,过滤,蒸馏,得到防雾添加剂。步骤(1)中所述的T链节为甲基三乙氧基硅氧烷、乙基三乙氧基硅氧烷和苯基三乙氧基硅氧烷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步骤(1)中所述的Q链节的结构式为其中,R3为甲基、乙基、丙基或异丙基,并且四个R3可以相同,可以不同。步骤(1)中所述的封端剂为1,3-二乙烯基-1,1,3,3-四甲基二硅氧烷(MViMVi)和六甲基二硅氧烷(MM)中的一种;优选为1,3-二乙烯基-1,1,3,3-四甲基二硅氧烷。所述的封端剂为MViMVi时,其用量按照与T链节的摩尔比为1:1~2配比计算、按照与Q链节的摩尔比为1:1~1.5配比计算;优选为按照与T链节的摩尔比为1:2配比计算、按照与Q链节的摩尔比为1:1配比计算。所述的封端剂为MM时,其用量按照与T链节的摩尔比为1:1~2配比计算、按照与Q链节的摩尔比为1:1~1.5配比计算;优选为按照与T链节的摩尔比为1:2配比计算、按照与Q链节的摩尔比为1:1配比计算。步骤(1)中所述的混匀为采用磁力搅拌或者采用搅拌器进行机械搅拌。步骤(1)中所述的酸催化剂为盐酸、氢溴酸、氢碘酸、硫酸、三氟甲磺酸、十二烷基苯磺酸、高氯酸、碘酸、磷酸、三氟乙酸、硝基苯甲酸、磷氮化物、氯化物、阳离子树脂和固体酸催化剂中的至少一种;优选为盐酸。所述的盐酸的浓度为0.1~6mol/L;优选为0.5mol/L。所述的盐酸的用量为总质量为100g的T链节/Q链节与封端剂使用1mL浓度为0.1~6mol/L的盐酸;优选为100g的T链节/Q链节与封端剂使用1mL浓度为0.5mol/L的盐酸。步骤(1)中所述的反应的时间为1~10h;优选为3h。步骤(1)中所述的洗涤为采用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步骤(1)中所述的干燥为真空条件下40~60℃加热15~40min,然后逐步调整温度至50~120℃后真空干燥0.5~5h;优选为真空条件下50℃加热30min,然后逐步调整温度至80~90℃后真空干燥1~2h。所述的逐步调整温度的速度为每20min调整10℃。步骤(1)中所述的支化硅氧烷的结构式为其中,R1选自甲基、乙基、乙烯基、丙基、烯丙基、丁基、戊基、己基、庚基、辛基、壬基、苯基、苄基、酯基、羧基、甲苯基、苯乙基、三氟甲基、三氟丙基、全氟丙基、聚醚烷氧基或硅烷氧基;R2选自烷烃基、烯烃基、苯基、苄基、酯基、羧基、甲苯基、苯乙基、三氟甲基、三氟丙基、全氟丙基、聚醚烷氧基或硅烷氧基;R2优选为苯基或-OSi(CH3)2R1;n为0-1000的整数;优选为20-500的整数。步骤(2)中所述的干燥为40~70℃真空干燥20~50min;优选为50℃真空干燥30min。步骤(2)中所述的封端剂为1,3-二乙烯基-1,1,3,3-四甲基二硅氧烷。步骤(2)中所述的碱催化剂为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甲醇钠、甲醇钾、乙醇钠、乙醇钾、异蒲勒醇钾、四甲基氢氧化铵以及DMC制成的碱胶中的至少一种;优选为四甲基氢氧化铵和DMC制成的碱胶中的一种。所述的DMC制成的碱胶,其制备方法为:向DMC中通氮气,加热,抽真空,加入KOH,氮气条件下130℃再次加热至反应液澄清透明,冷却,得到碱胶。所述的KOH与所述的DMC的用量按照1~2:100~10000配比计算;优选为按照1:100配比计算。所述的加热为40~80℃加热5~30min;优选为60℃加热10min。所述的再次加热的温度为120~150℃;优选为130℃。步骤(2)中所述的八甲基环四硅氧烷与所述的支化硅氧烷的质量比为1~10:20~100;步骤(2)中所述的封端剂与所述的支化硅氧烷的质量比为0.1~20:5~50;步骤(2)中所述的碱催化剂与所述的支化硅氧烷的质量比为0.1~5:5~50;步骤(2)中所述的反应为50~150℃反应4~7h;优选为130℃反应3h。步骤(2)中所述的调节pH采用的方法为滴加浓度为0.1mol/L的盐酸溶液。步骤(2)中所述的洗涤为采用去离子水洗涤至水相中TDS值小于20。步骤(2)中的蒸馏是在真空条件下40~60℃加热15~40min,然后逐步升温至80~100℃加热1~5h;优选为真空条件下50℃加热30min,然后逐步升温到90℃真空干燥1.5h;冷却,收集液体。所述的逐步升温的速度为每20min升高10℃。一种防雾添加剂,通过上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上述防雾添加剂在有机硅涂料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及效果: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有机硅涂料的防雾添加剂,将其加入有机硅涂料中,能有效地降低气溶胶(烟雾,液体小颗粒),并提高剥离力。2.本专利技术的防雾添加剂粘度适中、不凝胶,适合工业应用,且为以后雾化抑制提供了理论和实践支撑。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下列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实验条件的试验方法,通常按照常规实验条件或按照制造厂所建议的实验条件。所使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为从商业途径得到的试剂和材料。实施例1将苯基三乙氧基硅氧烷(50.01g,0.2078mol)和1,3-二乙烯基-1,1,3,3-四甲基二硅氧烷(38.75g,0.2083mol)加入三口烧瓶中,搅拌5min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雾添加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1)将T链节和Q链节中的其中一种与封端剂混匀,加入酸催化剂,反应,洗涤,干燥,生成支化硅氧烷;/n(2)将步骤(1)的支化硅氧烷和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雾添加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T链节和Q链节中的其中一种与封端剂混匀,加入酸催化剂,反应,洗涤,干燥,生成支化硅氧烷;
(2)将步骤(1)的支化硅氧烷和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4,DMC)混合,干燥,加入封端剂和碱催化剂,反应,冷却,调节pH至7~9,洗涤,过滤,蒸馏,得到防雾添加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雾添加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1)中所述的T链节为甲基三乙氧基硅氧烷、乙基三乙氧基硅氧烷和苯基三乙氧基硅氧烷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步骤(1)中所述的Q链节的结构式为其中,R3为甲基、乙基、丙基或异丙基,并且四个R3可以相同,可以不同;
步骤(1)中所述的封端剂为1,3-二乙烯基-1,1,3,3-四甲基二硅氧烷和六甲基二硅氧烷中的一种;
步骤(1)中所述的酸催化剂为盐酸、氢溴酸、氢碘酸、硫酸、三氟甲磺酸、十二烷基苯磺酸、高氯酸、碘酸、磷酸、三氟乙酸、硝基苯甲酸、磷氮化物、氯化物、阳离子树脂和固体酸催化剂中的至少一种;
步骤(1)中所述的支化硅氧烷的结构式为其中,R1选自甲基、乙基、乙烯基、丙基、烯丙基、丁基、戊基、己基、庚基、辛基、壬基、苯基、苄基、酯基、羧基、甲苯基、苯乙基、三氟甲基、三氟丙基、全氟丙基、聚醚烷氧基或硅烷氧基;R2选自烷烃基、烯烃基、苯基、苄基、酯基、羧基、甲苯基、苯乙基、三氟甲基、三氟丙基、全氟丙基、聚醚烷氧基或硅烷氧基;R2优选为苯基或-OSi(CH3)2R1;n为0-1000的整数;
步骤(2)中所述的封端剂为1,3-二乙烯基-1,1,3,3-四甲基二硅氧烷;
步骤(2)中所述的碱催化剂为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甲醇钠、甲醇钾、乙醇钠、乙醇钾、异蒲勒醇钾、四甲基氢氧化铵以及DMC制成的碱胶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雾添加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1)中所述的封端剂为1,3-二乙烯基-1,1,3,3-四甲基二硅氧烷;
步骤(1)中所述的酸催化剂为盐酸;
步骤(2)中所述的碱催化剂为四甲基氢氧化铵和DMC制成的碱胶中的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雾添加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封端剂为MViMVi时,其用量按照与T链节的摩尔比为1:1~2配比计算、按照与Q链节的摩尔比为1:1~1.5配比计算;
所述的封端剂为MM时,其用量按照与T链节的摩尔比为1:1~2配比计算、按照与Q链节的摩尔比为1:1~1.5配比计算;
所述的盐酸的用量为总质量为100g的T链节/Q链节与封端剂使用1mL浓度为0.1~6mol/L的盐酸;
步骤(2)中所述的八甲基环四硅氧烷与所述的支化硅氧烷的质量比为1~10:20~100;
步骤(2)中所述的封端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继文张濬林树东梁晟源黄振祝涂园园冯超胡洋飞王晓
申请(专利权)人:中科院广州化学有限公司中科院广州化学有限公司南雄材料生产基地中科院广州化学所韶关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南雄中科院孵化器运营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