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安装在轮上的电池,包括壳体以及设于所述壳体内的电芯,所述壳体一侧的中部设有插槽,所述插槽中设有导电极以及卡接结构,所述导电极与所述电芯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驱动器、一种车轮以及一种轮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便于电池的安装以及电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安装在轮上的电池、驱动器、车轮以及轮椅
本技术涉及一种支架,尤其涉及一种单指向旋转支架。
技术介绍
行走装置(例如轮椅、电动车等)一般需要电池供电。而现有的电池一般是通过螺丝紧固在行走装置上。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技术有必要提供一种用于安装在轮上的电池、驱动器、车轮以及轮椅,可便于电池的安装以及电连接。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安装在轮上的电池,包括壳体以及设于所述壳体内的电芯,所述壳体一侧的中部设有插槽,所述插槽中设有导电极以及卡接结构,所述导电极与所述电芯电连接。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周缘于所述插槽的一侧形成包围所述插槽的环部,所述电芯安装于所述环部内。优选的,包括拨块,所述卡接结构连接有拨板,所述拨板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向卡接方向预紧所述卡接结构,所述拨块能够带动所述拨板向脱离卡持方向运行。优选的,所述拨块设于转轴上,转动所述转轴能够使所述拨块与所述拨板配合,所述转轴连接有扭簧,所述扭簧将所述转轴预紧以使所述拨块脱离与所述拨板接触。优选的,所述转轴连接于把手,所述把手位于所述壳体的背离所述插槽的一侧。还提供一种驱动器,包括马达、变速箱以及中轴,所述中轴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之间具有安装部,所述马达的定子安装于所述安装部上,所述马达的转子与所述变速箱传动,还包括所述的电池,所述中轴的第一端连接有连接器,所述连接器上具有正负极片,所述连接器插入所述卡接结构中,与所述卡接结构卡接而固定所述电池,所述正负极片与所述导电极电接触。还提供一种车轮,包括轮辋以及内轮毂,所述内轮毂包括所述的驱动器。还提供一种轮椅,所述轮椅包括所述的车轮。本技术的电池可通过插槽收容连接器,并可通过卡接结构与连接器固定,固定时,导电极能够同时与连接器的正负极片接触而电导通,更方便于与连接器建立连接,从而使得电池更容易被安装,可以满足更多场合的需求(例如可以满足在车轮上安装电池的需求)。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的车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I1放大图。图3为实施例的车轮的正视图。图4为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轮的受力示意图。图5为第二实施方式的车轮的受力示意图。图6为带有电池的驱动器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去除电池后的驱动器的剖视图。图8为实施例的中轴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实施例电池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去除面壳后的电池的内部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轮,可以理解的是,车轮可以安装在任何可以使用轮子的装置上,例如电动车、电动自行车、电动轮椅等等,在此不做限制,如此可以使得该装置能够通过车轮实现轮行走。如图1和图2,车轮包括轮辋100以及内轮毂110,静止时,轮辋100与内轮毂110连接并且两者的中心基本一致,内轮毂110可位于中心处。轮辋100外侧可以安装有轮胎120等。相对于车轮所处的面而言,车轮具有第一侧C1和第二侧C2。具体的,轮辋100与内轮毂110之间安装有可形变的环片130,如此,环片130能够被压缩或者回弹。环片130的中心与轮辋100或内轮毂110的中心基本一致。环片130可以采用钢等金属制成。环片130的厚度(即沿径向的厚度)小于环片130的长度(即沿轴向的长度),其中,环片130的厚度可以根据实际应用而设定,环片130的厚度越大,可形变能力越弱,刚性越强,环片130的厚度越小,可形变能力越好。为了便于后续的安装,环片130上可固定有若干的安装片131,以通过安装片131安装有第一轴承132和第二轴承133。轮辋100设有若干的第一安装位101,第一安装位101可固定有第三轴承102。内轮毂110设有若干的第二安装位111,第二安装位111也可固定有第四轴承112。其中,第一轴承132的数量与第三轴承102的数量是相等的,第二轴承133和第四轴承112的数量是相等的。环片130与轮辋100之间连接有第一连接臂140,环片130与内轮毂110之间连接有第二连接臂150。第一连接臂140和第二连接臂150可为条钢。第一连接臂140两端分别连接一第一轴承132和一第三轴承102,第二连接臂150两端分别连接一第二轴承133和一第四轴承112,使得,第一连接臂140和第二连接臂150均是绕中心环形分布的,并且第一连接臂140和第二连接臂150的两端均是可相对转动的。第三轴承102作为第一连接臂140与轮辋100连接的第一连接点。第一轴承132作为第一连接臂140与环片130连接的第二连接点。第二轴承133作为第二连接臂150与环片130连接的第三连接点。第四轴承112作为第二连接臂150与内轮毂110连接的第四连接点。当装置在行驶过程中,遇到颠簸的路面或者行驶速度改变时,在惯性作用下,由于轮辋100与内轮毂110之间并非完全的刚性连接,轮辋100与内轮毂110的速度大小或速度方向会不一致,由于第一连接臂140和第二连接臂150是可转动的,轮辋100的中心与内轮毂110的中心发生偏离时或内轮毂110相对于轮辋100转动时,会通过第一连接臂140和第二连接臂150拉动环片130,使得环片130发生形变,形变到一定程度后,环片130在其自身弹力作用下趋向于回复原状,进而能够使得内轮毂110恢复到平衡位置,如中心重新与轮辋100的中心保持一致,进而使得车轮具有缓冲的效果,装置在行驶的时候更加平稳。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第一连接点与第二连接点之间的连线L1与轮辋100过第一连接点的直径线不重合,即第一连接臂140整体相对于对应的直径线是存在夹角的,其可以由径向外方向朝绕中心的第一旋转方向倾斜。第三连接点与第四连接点之间的连线L2与内轮毂110过第三连接点的直径线不重合,即第二连接臂150整体相对于对应的直径线是存在夹角的,其可以由径向外方向朝绕中心的第一旋转方向S1倾斜或者与第一旋转方向相反的第二旋转方向倾斜。这样,遇到颠簸的路面或者行驶速度改变时,在惯性作用下,第一连接臂140或第二连接臂150能够更加轻易地发生转动(即轮辋100与内轮毂110相对的刚性更弱),环片130能够比较容易被压缩而形变,进而使得内轮毂110能够较好地被环片130缓冲。应当特别说明的是,如图4所示,若第一连接臂140整体的倾斜方向与第二连接臂150整体的倾斜方向是相同的,在惯性的作用下,内轮毂110中心会向M1方向偏离轮辋100中心,内轮毂110作用第二连接臂150而使第二连接臂150绕第三连接点往偏离方向M2转动,由于第一连接臂140与第二连接臂150同向倾斜,第一连接臂140向M3方向转动,会使得环片130在形变的同时也会相对于轮辋100转动(M4方向),进而内轮毂110也相对于轮辋100转动,平衡性会稍差。但是,如图5所示,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安装在轮上的电池,包括壳体以及设于所述壳体内的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一侧的中部设有插槽,所述插槽中设有导电极以及卡接结构,所述导电极与所述电芯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安装在轮上的电池,包括壳体以及设于所述壳体内的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一侧的中部设有插槽,所述插槽中设有导电极以及卡接结构,所述导电极与所述电芯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安装在轮上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周缘于所述插槽的一侧形成包围所述插槽的环部,所述电芯安装于所述环部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安装在轮上的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拨块,所述卡接结构连接有拨板,所述拨板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向卡接方向预紧所述卡接结构,所述拨块能够带动所述拨板向脱离卡持方向运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安装在轮上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拨块设于转轴上,转动所述转轴能够使所述拨块与所述拨板配合,所述转轴连接有扭簧,所述扭簧将所述转轴预紧以使所述拨块脱离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益双,
申请(专利权)人:乐芙麦迪高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