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武汉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收卷型听诊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86171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17:48
一种收卷型听诊器,包括依次连接的拾音部、传导管及Y型连接管,Y型连接管两侧均设置有听音头;传导管上设置有收纳组件,收纳组件包括操作盘、底座、转盘及底盖,底座与Y型连接管、拾音部分别连接,底座设置有空腔,转盘位于空腔内;操作盘设置有连接柱,底座设置有第一通孔,转盘设置有第二通孔及支撑环,支撑环位于第二通孔处,连接柱依次穿过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及支撑环,且连接柱与第一通孔活动连接,与支撑环连接,转动操作盘,连接柱带动支撑环转动;底座远离操作盘的一侧与底盖能够拆卸连接;传导管能够伸入、伸出底座,且缠绕于支撑环外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收卷或伸展传导管,且传导管无外力挤压,不会发生变形,携带、使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收卷型听诊器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收卷型听诊器。
技术介绍
听诊器是内外妇儿医师最常用的诊断用具,是医师的标志,现代医学即始于听诊器的专利技术。听诊器自应用于临床以来,外形及传音方式有不断的改进,但其基本结构变化不大,主要由拾音部分(胸件),传导部分(胶管)及听音部分(耳件)组成,用于收集和放大从心脏、肺部、动脉、静脉和其它内脏器官处发出的声音。听诊器类型目前主要由单用听诊器、双用听诊器、三用听诊器、立式听诊器、多用听诊器以及最新出现的电子听诊器,现有听诊器传导部分的胶管较长,携带及使用不方便。公告号为CN205322354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智能折叠型听诊器,传导管上设置有收纳结构,所述收纳结构包括外壳、涡卷弹簧、锁定机构,传导管折后卷绕在涡卷弹簧上,传导管对折处固定在涡卷弹簧上,外壳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上开口、下开口,传导管的两端从上开口、下开口伸出,从而使得传导管的两端在涡卷弹簧转动时,可以同步绕出或绕入外壳,实现收纳传导管。由于传导管对折后卷绕在涡卷弹簧上,传导管会被涡卷弹簧所产生弹力挤压,使传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收卷型听诊器,包括依次连接的拾音部(1)、传导管(2)及Y型连接管(3),所述Y型连接管(3)两侧均设置有听音头(4);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导管(2)上设置有收纳组件,所述收纳组件包括操作盘(5)、底座(6)、转盘(7)及底盖(8),所述底座(6)与Y型连接管(3)、拾音部(1)分别连接,所述底座(6)设置有空腔,所述转盘(7)位于所述空腔内;所述操作盘(5)设置有连接柱(51),所述底座(6)设置有第一通孔(61),所述转盘(7)设置有第二通孔(71)及支撑环(72),所述支撑环(72)位于所述第二通孔(71)处,所述连接柱(51)依次穿过第一通孔(61)、第二通孔(71)及支撑环(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收卷型听诊器,包括依次连接的拾音部(1)、传导管(2)及Y型连接管(3),所述Y型连接管(3)两侧均设置有听音头(4);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导管(2)上设置有收纳组件,所述收纳组件包括操作盘(5)、底座(6)、转盘(7)及底盖(8),所述底座(6)与Y型连接管(3)、拾音部(1)分别连接,所述底座(6)设置有空腔,所述转盘(7)位于所述空腔内;所述操作盘(5)设置有连接柱(51),所述底座(6)设置有第一通孔(61),所述转盘(7)设置有第二通孔(71)及支撑环(72),所述支撑环(72)位于所述第二通孔(71)处,所述连接柱(51)依次穿过第一通孔(61)、第二通孔(71)及支撑环(72),且所述连接柱(51)与第一通孔(61)活动连接,与支撑环(72)连接,转动操作盘(5),连接柱(51)能够带动支撑环(72)转动;所述底座(6)远离操作盘(5)的一侧与底盖(8)能够拆卸连接;
所述底座(6)顶部设置有第一开口(63),底部设置有第二开口(64);所述支撑环(72)设置有第三开口(73)及第四开口(74),所述第三开口(73)与第四开口(74)相对设置,所述传导管(2)能够依次穿过第一开口(63)、第三开口(73)、第四开口(74)及第二开口(64),且缠绕于所述支撑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祁谨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