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镍阳极浇铸吊耳自动弯曲成型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84931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17: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布了一种镍阳极浇铸吊耳自动弯曲成型设备,属于机械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它包括两个相互对称的设置的工件槽;工件槽的一侧设置有冲头,另一侧设置有成型模座;成型模座前端两侧对称设置有侧模块;成型模座前方两侧设置有弹性伸缩杆;弹性伸缩杆端头设置有压轮;两个压轮相互挤压在一起;成型模座前端面设置有端模腔;成型模座内设置有抵模杆;抵模杆尾端安装压缩弹簧,前端设置有抵模槽;成型模座上端面连接竖直的脱模伸缩缸;脱模伸缩缸安装在机架上;工件槽上方连接落料腔,落料腔顶端入口设置有进料输送带。它的优点在于可以消除吊耳在弯曲成型过程中产生的回弹变形,实现自动进料和脱模收集,提高吊耳成型精度和加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镍阳极浇铸吊耳自动弯曲成型设备
本专利技术属于机械加工设备
,具体为一种镍阳极浇铸吊耳自动弯曲成型设备。
技术介绍
由硫化镍焙烧成氧化镍,再用电炉或反射炉还原熔炼所产出的粗镍浇铸成阳极,以粗镍为可溶阳极,纯镍作阴极,进行镍金属电解工艺。目前,在镍阳极板的浇筑过程中,需要在镍板顶端放置3.5mm~6.5mm直径的铜吊线,用来起支撑和导电作用,因此吊耳在达到特定形态的同时应具备一定强度和尺寸精度,以保证镍电解过程中的所要求的悬垂度、平直度、弯曲扰度等关键参数。传统的吊耳实施工艺主要依靠工人使用普通弯管机来进行弯曲,这种弯曲成型方式会造成大的误差以至于会产生弯曲形态不满足设计需求、加工后吊耳平衡性差和吊耳表面破损问题,极大影响后续生产,还存在工人劳动强度大,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镍阳极浇铸吊耳自动弯曲成型设备,它的优点在于可以消除吊耳在弯曲成型过程中产生的回弹变形,实现自动进料和脱模收集,提高吊耳成型精度和加工效率。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镍阳极浇铸吊耳自动弯曲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相互对称的设置的工件槽(4);两个所述工件槽(4)的一侧中间位置设置有可水平移动的冲头(2),另一侧中间位置设置有可上下升降的成型模座(10);所述成型模座(10)前端两侧对称设置有可张开和收拢的侧模块(13);所述成型模座(10)前方两侧设置有弹性伸缩杆(8);所述弹性伸缩杆(8)端头设置有压轮(9);两个所述压轮(9)相互挤压在一起位于成型模座(10)前方中心位置;所述成型模座(10)前端面设置有向内凹陷呈圆弧形状的端模腔(102);所述成型模座(10)内设置有可伸缩的抵模杆(12);所述抵模杆(12)尾端安装压缩弹簧(11),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镍阳极浇铸吊耳自动弯曲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相互对称的设置的工件槽(4);两个所述工件槽(4)的一侧中间位置设置有可水平移动的冲头(2),另一侧中间位置设置有可上下升降的成型模座(10);所述成型模座(10)前端两侧对称设置有可张开和收拢的侧模块(13);所述成型模座(10)前方两侧设置有弹性伸缩杆(8);所述弹性伸缩杆(8)端头设置有压轮(9);两个所述压轮(9)相互挤压在一起位于成型模座(10)前方中心位置;所述成型模座(10)前端面设置有向内凹陷呈圆弧形状的端模腔(102);所述成型模座(10)内设置有可伸缩的抵模杆(12);所述抵模杆(12)尾端安装压缩弹簧(11),前端设置有与端模腔(102)底面相配合的抵模槽(121);所述侧模(13)、端模腔(102)、抵模槽(121)及冲头(2)共同构成吊耳的成型模具;所述成型模座(10)上端面连接竖直的脱模伸缩缸(15);所述脱模伸缩缸(15)安装在机架(17)上;所述工件槽(4)上方连接落料腔(21),落料腔(21)顶端入口设置有进料输送带(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镍阳极浇铸吊耳自动弯曲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模杆(12)下端面上固定设置有凸起(101);所述成型模座(10)下端面上设置有用于凸起(101)活动的条形槽;所述机架(17)上安装有可挂住凸起(101)的L型板(1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镍阳极浇铸吊耳自动弯曲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落料腔(21)侧边设置有分料装置;所述分料装置包括安装在机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晓谦
申请(专利权)人:益阳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