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伏逆变器接线防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626266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3 02:25
本技术属于光伏逆变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光伏逆变器接线防水结构,包括光伏逆变器本体和接线插口,所述光伏逆变器本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和防护框,防护框的底部粘接有第一防水垫,防护框位于两个所述固定板之间,固定板的内部开设有引导槽。本技术通过防护外壳底部线槽的开设以及利用凸出部内部开设的与所接线缆直径相等的凹孔,方便对线缆进行挤压定位以及紧密贴合,能够保证密封性,避免影响防水效果,而且在两个防护外壳抵触竖直上移时,防护框可与防护外壳顶部内壁的凹槽卡合,利用第一防水垫能够实现二次密封的效果,便于进一步增强间隙的密封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光伏逆变器,尤其是涉及一种光伏逆变器接线防水结构


技术介绍

1、光伏逆变器可以将光伏太阳能板产生的可变直流电压转换为市电频率交流电的逆变器,可以反馈回商用输电系统,或是供离网的电网使用。光伏逆变器是光伏阵列系统中重要的系统平衡之一。

2、在光伏逆变器的安装使用过程中,需要进行多线路的连接安装,在室外安装光伏逆变器时,就需要使用防水结构对光伏逆变器的接线区域进行防水保护,用于避免因雨水浸入而导致接口短路、烧毁等情况,但是目前常见的光伏逆变器防水主要采用防水胶或者在接线端口处使用防水胶泥进行隔离防护,上述防水措施在室内暴露环境下,使用寿命较短,长期使用过程中如防水胶泥容易出现开裂、脱落等情况,从而会导致防水效果丢失,而且胶泥也影响接线的拆离和检修。因此,急需对现有的光伏逆变器接线防水结构进行改进,提供一种光伏逆变器接线防水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操作便捷、防水效果稳定、寿命长的光伏逆变器接线防水结构,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等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光伏逆变器接线防水结构,其包括光伏逆变器本体和接线插口,所述光伏逆变器本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和防护框,防护框的底部粘接有第一防水垫,防护框位于两个所述固定板之间,固定板的内部开设有引导槽,光伏逆变器本体的底部且位于防护框的内侧呈等距设有多个所述接线插口,防护框的外侧安装有防水组件,防水组件的左右两端均设有调节组件。

4、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引导槽包括竖直段以及位于竖直段底部的倾斜段,两个所述固定板位于光伏逆变器本体的底部呈左右对称设置。

5、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防水组件包括防护外壳、第二防水垫和固定柱,两个所述防护外壳相互靠近的一侧均设有第二防水垫,防护外壳的左右两端外壁均焊接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背离防护外壳的一端贯穿引导槽。

6、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防护外壳的顶部内壁开设有凹槽,两个所述防护外壳底部相靠近的一侧中部均开设有线槽。

7、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二防水垫包括水平部、竖直部以及位于竖直部底端中部的凸出部,凸出部粘接于线槽内侧,凸出部内部等距开设有凹孔,所述第二防水垫和第一防水垫两者均为弹性橡胶材质。

8、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调节组件包括丝杆、连接套、横杆和滑块,丝杆的顶端转动连接于光伏逆变器本体的底部,丝杆的外侧螺纹套设有连接套,连接套的前后对称焊接有横杆,两个所述横杆的外侧均滑动套设有滑块。

9、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滑块与固定柱背离防护外壳的一端焊接固定。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11、在本技术的方案中:

12、通过旋转丝杆控制连接套、横杆、滑块、固定柱和防护外壳同步上移,利用引导槽倾斜段的引导,可使两个防护外壳和滑块在上移同时沿横杆相互靠近,使两个防护外壳相抵触,随后在引导槽竖直段引导下,可使两个防护外壳竖直上移并与光伏逆变器本体底部抵触,利用第二防水垫能够保证两个防护外壳之间以及防护外壳与光伏逆变器本体之间的密封效果,防水效果更好且寿命长,而且通过控制两个防护外壳远离,也便于接线的拆离检修;

13、通过防护外壳底部线槽的开设以及利用凸出部内部开设的与所接线缆直径相等的凹孔,方便对线缆进行挤压定位以及紧密贴合,能够保证密封性,避免影响防水效果,而且在两个防护外壳抵触竖直上移时,防护框可与防护外壳顶部内壁的凹槽卡合,利用第一防水垫能够实现二次密封的效果,便于进一步增强间隙的密封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伏逆变器接线防水结构,包括光伏逆变器本体(1)和接线插口(6),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逆变器本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2)和防护框(4),防护框(4)的底部粘接有第一防水垫(5),防护框(4)位于两个所述固定板(2)之间,固定板(2)的内部开设有引导槽(3),光伏逆变器本体(1)的底部且位于防护框(4)的内侧呈等距设有多个所述接线插口(6),防护框(4)的外侧安装有防水组件(7),防水组件(7)的左右两端均设有调节组件(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逆变器接线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槽(3)包括竖直段以及位于竖直段底部的倾斜段,两个所述固定板(2)位于光伏逆变器本体(1)的底部呈左右对称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逆变器接线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组件(7)包括防护外壳(71)、第二防水垫(72)和固定柱(73),两个所述防护外壳(71)相互靠近的一侧均设有第二防水垫(72),防护外壳(71)的左右两端外壁均焊接有固定柱(73),所述固定柱(73)背离防护外壳(71)的一端贯穿引导槽(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光伏逆变器接线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外壳(71)的顶部内壁开设有凹槽(711),两个所述防护外壳(71)底部相靠近的一侧中部均开设有线槽(71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光伏逆变器接线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防水垫(72)包括水平部(721)、竖直部(722)以及位于竖直部(722)底端中部的凸出部(723),凸出部(723)粘接于线槽(712)内侧,凸出部(723)内部等距开设有凹孔,所述第二防水垫(72)和第一防水垫(5)两者均为弹性橡胶材质。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光伏逆变器接线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8)包括丝杆(81)、连接套(82)、横杆(83)和滑块(84),丝杆(81)的顶端转动连接于光伏逆变器本体(1)的底部,丝杆(81)的外侧螺纹套设有连接套(82),连接套(82)的前后对称焊接有横杆(83),两个所述横杆(83)的外侧均滑动套设有滑块(8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光伏逆变器接线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84)与固定柱(73)背离防护外壳(71)的一端焊接固定。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伏逆变器接线防水结构,包括光伏逆变器本体(1)和接线插口(6),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逆变器本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2)和防护框(4),防护框(4)的底部粘接有第一防水垫(5),防护框(4)位于两个所述固定板(2)之间,固定板(2)的内部开设有引导槽(3),光伏逆变器本体(1)的底部且位于防护框(4)的内侧呈等距设有多个所述接线插口(6),防护框(4)的外侧安装有防水组件(7),防水组件(7)的左右两端均设有调节组件(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逆变器接线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槽(3)包括竖直段以及位于竖直段底部的倾斜段,两个所述固定板(2)位于光伏逆变器本体(1)的底部呈左右对称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逆变器接线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组件(7)包括防护外壳(71)、第二防水垫(72)和固定柱(73),两个所述防护外壳(71)相互靠近的一侧均设有第二防水垫(72),防护外壳(71)的左右两端外壁均焊接有固定柱(73),所述固定柱(73)背离防护外壳(71)的一端贯穿引导槽(3)。

4.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建周卫兵
申请(专利权)人:益阳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