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祝振英专利>正文

一种聚酯塑料膜片片材清洁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98465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17: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聚酯塑料膜片片材清洁处理方法,该片材清洁处理方法采用如下清洁装置,该清洁装置包括对称设置的夹持机构和架设在夹持机构之间的清洁机构,夹持机构之间夹持有片材,其中一组夹持机构的外侧设置有电动伸缩杆,另一组夹持机构的外侧设置有输出机构,清洁机构的下方还设置有集尘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压缩弹簧的不同形变量带动清洁擦上下移动,可以与不同厚度的片材相抵接,从而对其进行清洁,无需调整清洁辊之间的距离;在对片材进行二次清洁后,集尘机构被合拢,灰尘无法吸附在新的片材上;在集尘机构内固定垃圾袋,可以对灰尘统一收集,当需要处理杂质时,将垃圾袋从集尘机构内拆下即可,避免了灰尘在空中漂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聚酯塑料膜片片材清洁处理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塑料片材清洁
,特别涉及一种聚酯塑料膜片片材清洁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聚酯薄膜是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为原料,采用挤出法制成厚片,再经双向拉伸制成的薄膜材料。它是一种无色透明、有光泽的薄膜,机械性能优良,刚性、硬度及韧性高,耐穿刺,耐摩擦,耐高温和低温,耐化学药品性、耐油性、气密性和保香性良好,是常用的阻透性复合薄膜基材之一;聚酯塑料根据拉伸工艺不同分为双向拉伸聚酯薄膜(简称BOPET)和单向拉伸聚酯薄膜(简称CPET),两种薄膜厚度不同,且双向拉伸聚酯薄膜根据用途不同又可分为多种类型,每种类型的薄膜厚度也不相同;聚酯塑料膜由于互相摩擦容易产生静电,导致其表面会吸附一些杂质,需要对其表面进行清洁除杂。现有的清洁处理方式存在以下缺点:一、针对不同厚度的片材进行清洁时需要多次调整上清洁辊和下清洁辊之间的距离,使其与片材表面接触,而不同片材的厚度差在几微米到几十微米之间,对于调整精度要求高;二、上一组片材清洁下的杂质灰尘容易吸附在下一组片材上,增加清洁难度;三、清除下的杂质灰尘质量较轻,容易漂浮在空中,对操作人员的工作环境产生影响。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聚酯塑料膜片片材清洁处理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聚酯塑料膜片片材清洁处理方法,该片材清洁处理方法采用如下清洁装置,该清洁装置包括对称设置的夹持机构和架设在两组夹持机构之间的清洁机构,两组所述夹持机构之间夹持有片材,其中一组夹持机构的外侧设置有电动伸缩杆,另一组夹持机构的外侧设置有输出机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匚型板和设置在匚型板顶板下表面的压辊,压辊的中心轴两端垂直设置有贯穿匚型板顶板的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的外部套设有第一压缩弹簧,且第一压缩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匚型板的顶板和压辊的中心轴固定连接;所述匚型板的底板和顶板外沿分别开设有第一条形凹槽和第二条形凹槽,匚型板的竖直板侧壁开设有矩形通孔;所述清洁机构包括设置在片材下方的下清洁单元和设置在片材上方的上清洁单元,所述下清洁单元的两端与第一条形凹槽滑动连接,且下清洁单元与片材的底部相接触,所述上清洁单元包括滑动架设在第二条形凹槽之间的移动支架和设置在移动支架下方的清洁擦,移动支架通过拉伸弹簧与第二条形凹槽的前端固定连接,清洁擦与移动支架之间设置有多组第二压缩弹簧,清洁擦与片材的顶部相抵接;所述清洁机构还包括设置在夹持机构后端的改向单元,改向单元由固定在两组匚型板之间的匚型架和转动设置在匚型架两端的改向辊组成,所述移动支架的背面固定连接有多组拉绳,拉绳的末端绕过改向辊并与下清洁单元固定连接,所述改向单元的下方设置有用于驱动下清洁单元的驱动单元;所述下清洁单元的下方设置有集尘机构,集尘机构为中部开设有通孔的矩形凹槽结构,且集尘机构的左右两侧壁和底板的材质为塑料波纹管,集尘机构的前侧通过第一延伸板与下清洁单元底部固定连接,集尘机构的后侧通过第二延伸板与匚型架的底部固定连接;该片材清洁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上料:采用人工上料的方式将片材滑动对接在两组夹持机构之间;S2清洁:通过清洁机构往复移动对片材的上下表面进行多次清洁;S3集尘:清洁下的灰尘落入集尘机构中收集起来;S4下料:电动伸缩杆将片材推出,片材从输出机构上滑出。优选的,所述输出机构包括两组固定在匚型板外侧的安装板,两组安装板之间架设有多组输送辊,安装板的顶部呈倾斜向下,且输送辊的外壁与安装板的顶部相平齐。优选的,所述匚型板的顶板对应导向杆的位置开设有导向孔,导向杆贯穿导向孔,所述压辊设置有多组,沿着匚型板的长度方向呈线性分布。优选的,所述下清洁单元包括滑动架设在第一条形凹槽在之间的移动板和设置在移动板顶部的半圆卡槽,半圆卡槽内设置有清洁辊,清洁辊与片材的底部相接触。优选的,所述移动支架的底部两端向下延伸有矩形凸起,且矩形凸起的侧壁开设有腰型孔,所述清洁擦的外壁对应腰型孔的位置螺接有螺纹杆,且螺纹杆穿过腰型孔。优选的,所述第二压缩弹簧的顶端与移动支架固定连接,底端固定连接有匚型卡槽,匚型卡槽开口朝下,且清洁擦与匚型卡槽对接卡合。优选的,所述驱动单元由转动设置的转杆和铰接在转杆末端的连杆组成,转杆的中心轴与外部驱动马达的输出端固定连接,连杆的末端与下清洁单元的底部相铰接。优选的,所述移动板的前侧面水平设置有支撑杆,支撑杆设置有多组,沿着移动板的长度方向呈线性分布。优选的,所述矩形通孔的高度和长度均大于片材,电动伸缩杆的末端穿过矩形通孔与片材的外沿相接触。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利用压缩弹簧的不同形变量带动清洁擦上下移动,可以与不同厚度的片材相抵接,从而对片材进行清洁,无需调整清洁辊之间的距离;2.通过设置集尘机构,将清洁下的杂质收集起来,在对片材进行二次清洁后,集尘机构被合拢,灰尘无法吸附在新的片材上;3.通过在集尘机构内固定垃圾袋,可以对清洁下的灰尘统一收集起来,当需要处理杂质时,将垃圾袋从集尘机构内拆下即可,避免了灰尘在空中漂浮。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角度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二角度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三角度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图2中A区域的放大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剖切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图5中B区域的放大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图5中C区域的放大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驱动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集尘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0、片材;20、夹持机构;21、匚型板;22、压辊;23、导向杆;24、第一压缩弹簧;25、第一条形凹槽;26、第二条形凹槽;27、矩形通孔;30、清洁机构;31、下清洁单元;311、移动板;312、半圆卡槽;313、清洁辊;32、上清洁单元;321、移动支架;3211、腰型孔;322、清洁擦;323、第二压缩弹簧;3231、匚型卡槽;324、拉伸弹簧;33、改向单元;331、匚型架;332、改向辊;34、驱动单元;341、转杆;342、连杆;35、拉绳;36、支撑杆;40、集尘机构;41、第一延伸板;42、第二延伸板;43、通孔;50、电动伸缩杆;60、输出机构;61、安装板;62、输送辊。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如图1所示,一种聚酯塑料膜片片材清洁处理方法,该片材清洁处理方法采用如下清洁装置,该清洁装置包括对称设置的夹持机构20和架设在两组夹持机构20之间的清洁机构30,两组夹持机构20之间夹持有片材10,其中一组夹持机构20的外侧设置有电动伸缩杆50,另一组夹持机构20的外侧设置有输出机构60;如图2和图4所示,夹持机构20包括匚型板21,匚型板21的两端呈开口状,片材10的边缘搭接在匚型板21的底板上,匚型板21的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聚酯塑料膜片片材清洁处理方法,该片材清洁处理方法采用如下清洁装置,该清洁装置包括对称设置的夹持机构(20)和架设在两组夹持机构(20)之间的清洁机构(30),两组所述夹持机构(20)之间夹持有片材(10),其中一组夹持机构(20)的外侧设置有电动伸缩杆(50),另一组夹持机构(20)的外侧设置有输出机构(60);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20)包括匚型板(21)和设置在匚型板(21)顶板下表面的压辊(22),压辊(22)的中心轴两端垂直设置有贯穿匚型板(21)顶板的导向杆(23),所述导向杆(23)的外部套设有第一压缩弹簧(24),且第一压缩弹簧(24)的两端分别与匚型板(21)的顶板和压辊(22)的中心轴固定连接;所述匚型板(21)的底板和顶板外沿分别开设有第一条形凹槽(25)和第二条形凹槽(26),匚型板(21)的竖直板侧壁开设有矩形通孔(27);/n所述清洁机构(30)包括设置在片材(10)下方的下清洁单元(31)和设置在片材(10)上方的上清洁单元(32),所述下清洁单元(31)的两端与第一条形凹槽(25)滑动连接,且下清洁单元(31)与片材(10)的底部相接触,所述上清洁单元(32)包括滑动架设在第二条形凹槽(26)之间的移动支架(321)和设置在移动支架(321)下方的清洁擦(322),移动支架(321)通过拉伸弹簧(324)与第二条形凹槽(26)的前端固定连接,清洁擦(322)与移动支架(321)之间设置有多组第二压缩弹簧(323),清洁擦(322)与片材(10)的顶部相抵接;/n所述清洁机构(30)还包括设置在夹持机构(20)后端的改向单元(33),改向单元(33)由固定在两组匚型板(21)之间的匚型架(331)和转动设置在匚型架(331)两端的改向辊(332)组成,所述移动支架(321)的背面固定连接有多组拉绳(35),拉绳(35)的末端绕过改向辊(332)并与下清洁单元(31)固定连接,所述改向单元(33)的下方设置有用于驱动下清洁单元(31)的驱动单元(34);/n所述下清洁单元(31)的下方设置有集尘机构(40),集尘机构(40)为中部开设有通孔(43)的矩形凹槽结构,且集尘机构(40)的左右两侧壁和底板的材质为塑料波纹管,集尘机构(40)的前侧通过第一延伸板(41)与下清洁单元(31)底部固定连接,集尘机构(40)的后侧通过第二延伸板(42)与匚型架(331)的底部固定连接;/n该片材清洁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nS1上料:采用人工上料的方式将片材(10)滑动对接在两组夹持机构(20)之间;/nS2清洁:通过清洁机构(30)往复移动对片材(10)的上下表面进行多次清洁;/nS3集尘:清洁下的灰尘落入集尘机构(40)中收集起来;/nS4下料:电动伸缩杆(50)将片材(10)推出,片材(10)从输出机构(60)上滑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酯塑料膜片片材清洁处理方法,该片材清洁处理方法采用如下清洁装置,该清洁装置包括对称设置的夹持机构(20)和架设在两组夹持机构(20)之间的清洁机构(30),两组所述夹持机构(20)之间夹持有片材(10),其中一组夹持机构(20)的外侧设置有电动伸缩杆(50),另一组夹持机构(20)的外侧设置有输出机构(60);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20)包括匚型板(21)和设置在匚型板(21)顶板下表面的压辊(22),压辊(22)的中心轴两端垂直设置有贯穿匚型板(21)顶板的导向杆(23),所述导向杆(23)的外部套设有第一压缩弹簧(24),且第一压缩弹簧(24)的两端分别与匚型板(21)的顶板和压辊(22)的中心轴固定连接;所述匚型板(21)的底板和顶板外沿分别开设有第一条形凹槽(25)和第二条形凹槽(26),匚型板(21)的竖直板侧壁开设有矩形通孔(27);
所述清洁机构(30)包括设置在片材(10)下方的下清洁单元(31)和设置在片材(10)上方的上清洁单元(32),所述下清洁单元(31)的两端与第一条形凹槽(25)滑动连接,且下清洁单元(31)与片材(10)的底部相接触,所述上清洁单元(32)包括滑动架设在第二条形凹槽(26)之间的移动支架(321)和设置在移动支架(321)下方的清洁擦(322),移动支架(321)通过拉伸弹簧(324)与第二条形凹槽(26)的前端固定连接,清洁擦(322)与移动支架(321)之间设置有多组第二压缩弹簧(323),清洁擦(322)与片材(10)的顶部相抵接;
所述清洁机构(30)还包括设置在夹持机构(20)后端的改向单元(33),改向单元(33)由固定在两组匚型板(21)之间的匚型架(331)和转动设置在匚型架(331)两端的改向辊(332)组成,所述移动支架(321)的背面固定连接有多组拉绳(35),拉绳(35)的末端绕过改向辊(332)并与下清洁单元(31)固定连接,所述改向单元(33)的下方设置有用于驱动下清洁单元(31)的驱动单元(34);
所述下清洁单元(31)的下方设置有集尘机构(40),集尘机构(40)为中部开设有通孔(43)的矩形凹槽结构,且集尘机构(40)的左右两侧壁和底板的材质为塑料波纹管,集尘机构(40)的前侧通过第一延伸板(41)与下清洁单元(31)底部固定连接,集尘机构(40)的后侧通过第二延伸板(42)与匚型架(331)的底部固定连接;
该片材清洁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上料:采用人工上料的方式将片材(10)滑动对接在两组夹持机构(20)之间;
S2清洁:通过清洁机构(30)往复移动对片材(10)的上下表面进行多次清洁;
S...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祝振英何海峰
申请(专利权)人:祝振英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