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山东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基因与化学小分子共递送系统及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983206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17: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基因与化学小分子共递送系统及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所述药物共递送系统以吲哚胺2,3‑双加氧酶‑1为靶点的小干扰RNA首次与吉西他滨联合包载于2‑甲基咪唑锌金属有机骨架纳米笼中,以缓解调节性T细胞和髓源性抑制细胞相关的免疫抑制。然后在纳米载体表面矿化可产生氧气的矿化物,以减轻M2巨噬细胞的免疫抑制。在矿化壳表面修饰治疗性ICB抗体后,构建了一种多功能的纳米调节剂。多功能的纳米调节剂整合了多效能,激发出一个“热”肿瘤微环境,大大加强了对这些“冷”恶性肿瘤的ICB治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因与化学小分子共递送系统及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抗肿瘤药物递送
,具体涉及一种共递送基因和化学小分子的金属有机纳米复合物及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公开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专利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必然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经成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目前,化学疗法仍然是现代癌症治疗的基础。专门的化学疗法,例如奥沙利铂(OXA)可以在癌细胞中诱导真正的免疫原性细胞死亡(ICD)。ICD诱导的免疫原性可以促进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的肿瘤间浸润并加速肿瘤消退。但是,在结肠癌、胶质瘤中具有免疫抑制性肿瘤微环境,具有肿瘤突变负荷低、杀伤性免疫细胞浸润较少,免疫反应强度较低,对免疫治疗的响应有限的特点,被称为免疫“冷”肿瘤。因此,结肠癌、交直流等恶性肿瘤的免疫“冷”性质,导致化学疗法诱发的ICD的有效性不可避免地受到限制。作为克服免疫抑制肿瘤微环境和刺激细胞毒性T细胞的最有吸引力的策略之一,癌症免疫疗法的出现、尤其是免疫检查点抑制(ICB),已经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药物的共递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共递送系统以纳米材料作为载体,所述载体用于包载药物;所述载体表面具有金属氧化物矿化层,所述矿化层表面还具有治疗性抗体修饰。/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药物的共递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共递送系统以纳米材料作为载体,所述载体用于包载药物;所述载体表面具有金属氧化物矿化层,所述矿化层表面还具有治疗性抗体修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多药物的共递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药物的共递送系统中,所述药物包括但不限于化疗药物、核酸治疗药物、小分子肽、固醇等类型的药物;所述共递送系统同时包载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相同的或不同类型的药物。


3.如权利要求2所述多药物的共递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药物的共递送系统中,所述药物包括以下情况中的任意一种:
(1)至少两种化疗药物;(2)至少两种核酸治疗药物;(3)至少一种化疗药物与核酸治疗药物。


4.如权利要求3所述多药物的共递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核酸治疗药物包括但不限于小干扰核糖核酸,微小RNA、反义寡核苷酸或它们的组合;
优选的,所述多药物的共递送系统用与共递送一种核苷衍生药物与小干扰RNA物质;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核苷衍生药物为吉西他滨或阿糖胞苷;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小干扰RNA物质为一种免疫抑制剂,具体的,为吲哚胺2,3-双加氧酶-1。


5.如权利要求1所述多药物的共递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材料为金属有机框架材料;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金属有机框架材料为2-甲基咪唑锌。


6.如权利要求1所述多药物的共递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氧化物矿化层通过物理吸附作用结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新义陈晨唐春伟张晶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