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气血两虚症候的中药膏滋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983064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17: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治疗气血两虚症候的中药膏滋及其制备方法,按重量分数计,包括黄芪25~35份、当归5~7份、大枣8~12份、枸杞5~10份、陈皮5~8份无糖型辅料9~15份、新型甜味剂0.03~0.1份和倍他环糊精0.5~1.5份,该原料组分经提取、浓缩、包合、熬膏和制膏后制备得到中药膏滋,可在制备治疗气血两虚症候。全方共具滋补肝肾、健脾理气、益卫固表、扶正固本之效,从而增强机体免疫机能,主要适用于工作压力大,过度疲劳,产后气血不足,癌症放化疗后而造成的免疫功能低下人群;同时能够满足现代人对于低糖的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治疗气血两虚症候的中药膏滋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是一种治疗气血两虚症候的中药膏滋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涉及用于治疗气血两虚症候的黄芪当归的中药膏滋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中药

技术介绍
气血两虚是指气血均亏损不足的证候,即气虚和血虚同时存在的病理状态,多由久病不愈,气血两伤所致,可因气虚不能生血而致血虚,亦可因血虚而致气虚。临床表现气虚与血虚同时存在,症见少气懒言、神疲乏力、自汗、眩晕、心悸失眠、面色淡白或萎黄等。治当气血双补。传统中医经典名方制剂“当归补血汤”始载于金•李东垣著《内外伤辨惑论》,原方描述:“治肌热、燥热,困渴引饮,目赤面红,昼夜不息,其脉洪大而虚,重按全无。《内经》曰:脉虚血虚。又云:血虚发热,证象白虎,惟脉不长实为辨耳,误服白虎汤必死。此病得之于饥困劳役。方用黄芪(一两),当归(酒洗,二钱),上件罳咀,都作一服,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渣。温服,空心食前”。具补气生血等功效,主治血虚阳浮发热证。现代医学研究例如:王燕平等在《中草药》(2002,33(2):138~138)中记载的“在当归补血汤中不同组分对正常及血虚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以及宁炼等在《中国中药杂志》(2002,27(1):50~53)中记载的“当归补血汤促进造血功能的成分及其作用的研究”,均证实其具有改善血液系统功能,调节免疫力、保肝、抗氧化等作用,也可用于各种癌症病人术后调理。然而,当归补血汤仅具有补气生血作用,结合现代疾病免疫力低下症情况,其主要表现为体质虚弱、营养不良、精神萎靡、疲乏无力、食欲降低、睡眠障碍等。因此,当归补血汤仅解决体质虚弱、睡眠障碍、全身无力等症,但对于食少纳差、营养不良等上尚存在不足。膏方一般由多味中药组成,具有很好的滋补作用。传统中医药膏方在我国有超过2000年的用药历史,是祖国传统医药学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现代人对健康要求的提高,膏方在现代社会的保健应用更加的广泛,但膏方的传统制备方法需要加入大量的糖类,而长期使用含糖量高的膏方对现代人来说又会加剧身体的负担。但不加蜂蜜、麦芽糖等甜味剂的中药提取液口味大多为苦、酸、涩、麻舌感等。直接服用接受度较差。而蜜糖等的加入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膏方的口感,但阻碍了糖尿病人的应用,同时为了膏方的成型加入量多,降低了膏方的载药量,加大了膏方的日服剂量,也增加了现代人的糖类的摄入。现有无糖化膏方的制备方法里大多采用加入大量的麦芽糖醇液等液体甜味辅料作为无糖型辅料,但其加入量多与传统膏方蜂蜜、蔗糖等的加入量一致,通过此种方式以掩盖中药的不良口感。但膏方服用时间长,日服剂量大的问题阻碍了膏方的广泛应用。而木糖醇类等无糖型辅料加入量超过50%时,非常容易出现反砂情况。因此,采用现代新型甜味剂,改进中药膏方制备方法,以降低辅料比例是改善中药膏方不良口感,增加膏方载药量,降低日服剂量的有效途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气血两虚症候的中药膏滋,采用黄芪、当归、大枣、枸杞、陈皮五味药,通过黄芪与当归两者合用阳生阴长,气旺生血,同时,再辅以枸杞、大枣和陈皮,全方共具滋补肝肾、健脾理气、益卫固表、扶正固本之效,从而增强机体免疫机能,主要适用于工作压力大、过度疲劳、产后气血不足、癌症放化疗后而造成的免疫功能低下人群。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所述中药膏滋的制备方法,可用于制备一种无糖型治疗气血两虚的中药膏滋。本专利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治疗气血两虚症候的中药膏滋,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份:黄芪25~35份、当归5~7份、大枣8~12份、枸杞5~10份、陈皮5~8份、无糖型辅料9~15份、新型甜味剂0.03~0.1份和倍他环糊精0.5~1.5份。优选的,所述中药膏滋中至少包括以下有效成分: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0.10mg/g、黄芪甲苷≥0.45mg/g、阿魏酸≥0.05mg/g和枸杞多糖≥8.0mg/g。一种治疗气血两虚症候的中药膏滋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提取:按重量份数计,称取黄芪25~35份、当归5~7份、大枣8~12份、枸杞5~10份和陈皮5~8份混合后,加12~14倍水浸泡30min,进行煎煮提取,提取两次,提取时间90~120min,合并提取液;(2)浓缩:采用减压浓缩方式,浓缩中药提取液,相对密度(60~80℃)为1.15~1.20;(3)包合:称取前述提取浓缩液,置于不锈钢桶内,加入处方比例0.5~5%的倍他环糊精,进行搅拌,搅拌速度500~600转/min,搅拌时间30~60min;(4)熬膏:包合后的浓缩液倒入夹层锅中,加入处方比例15~30%的无糖型辅料,以中火进行熬制,一边熬一边搅拌并进行打泡;(5)收膏:继续熬制至相对密度1.28时,加入处方比例0.05%~0.1%的新型甜味剂,小火继续熬煮,熬至相对密度(65~80℃)为1.30~1.35,即可熄火。优选的,所述无糖型辅料采用木糖醇、麦芽糖醇或山梨糖醇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的,所述新型糖味剂采用三氯蔗糖、甜菊糖苷和或甘草甜素中一种或多种。优选的,所述浓缩步骤中减压浓缩时压力为-0.065Mpa~-0.085Mpa。优选的,所述熬膏步骤中中火温度为94~97℃;搅拌转速为30~45转/min。优选的,所述收膏步骤中小火温度为85~94℃。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包括黄芪、当归、大枣、枸杞和陈皮五味药的中药膏滋,该中药膏滋在传统经典名方制剂“当归补血汤”的基础上,结合现代药理研究知识,辅以大枣、枸杞、陈皮,开发出了一种能有效治疗气血两虚症候以及滋补肝肾、健脾理气、益卫固表、扶正固本之功效的中药组合物,其有效成分中,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0.10mg/g、黄芪甲苷≥0.45mg/g、阿魏酸≥0.05mg/g和枸杞多糖≥8.0mg/g,同时,在临床上也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2)本专利技术涉及的中药组合物利用大枣、枸杞、陈皮与黄芪、当归进行合理配伍,并采用水提工艺获取其提取物,能有效提高中药组合物中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黄芪甲苷等有效成分的转移率,充分发挥了黄芪、当归治疗气血两虚症候的疗效,同时确保用药安全。(3)本专利技术通过加入处方比列15~30%的无糖型辅料和处方比例0.05%~0.1%的新型甜味剂,即能满足口感要求,又能防止中药膏滋发生反砂的现象。无糖型辅料的加入代替传统大量的糖浆使用,使得中药膏滋能满足现代人低糖的需求。少量的无糖型辅料使用也能增加膏方载药量,降低日服剂量。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示例性的,旨在对所要求的本专利技术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说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专利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我们知道,传统经典名方制剂“当归补血汤”中,使用黄芪(一两)、当归(酒洗,二钱)进行配伍,具有补气生血等功效,但经现代医学研究证明,该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治疗气血两虚症候的中药膏滋,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份:黄芪25~35份、当归5~7份、大枣8~12份、枸杞5~10份、陈皮5~8份、无糖型辅料9~15份、新型甜味剂0.03~0.1份和倍他环糊精0.5~1.5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气血两虚症候的中药膏滋,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份:黄芪25~35份、当归5~7份、大枣8~12份、枸杞5~10份、陈皮5~8份、无糖型辅料9~15份、新型甜味剂0.03~0.1份和倍他环糊精0.5~1.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气血两虚症候的中药膏滋,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膏滋中至少包括以下有效成分: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0.10mg/g、黄芪甲苷≥0.45mg/g、阿魏酸≥0.05mg/g和枸杞多糖≥8.0mg/g。


3.一种治疗气血两虚症候的中药膏滋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提取:按重量份数计,称取黄芪25~35份、当归5~7份、大枣8~12份、枸杞5~10份和陈皮5~8份混合后,加12~14倍水浸泡30min,进行煎煮提取,提取两次,提取时间90~120min,合并提取液;
(2)浓缩:采用减压浓缩方式,浓缩中药提取液,相对密度(60~80℃)为1.15~1.20;
(3)包合:称取前述提取浓缩液,置于不锈钢桶内,加入处方比例0.5~5%的倍他环糊精,进行搅拌,搅拌速度500~600转/min,搅拌时间30~60min;
(4)熬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厚成胡昌江仰莲黄宇姜艳娇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新绿色药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