涡流管制冷系统空调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983031 阅读:1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17: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涡流管制冷系统空调衣装置,包括隔热服,所述隔热服的后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制冷机构,所述制冷机构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空压机、涡流管与微型空气瓶,所述空压机位于涡流管的一侧,所述微型空气瓶位于空压机的一侧,所述隔热服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管路,所述管路的一端设置有减压球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涡流管制冷系统空调衣装置,将涡流管的这一效果作用在空调衣上,将涡流管的特性极大的利用起来,这与平常所见的压缩机制冷极大的提升本产品的环保性和经济性,且通过设置的螺纹接口,在螺纹状旋合后的密封效果较好还能防潮,在个别潮湿环境下阻挡了水蒸气的进入,带来更好的使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涡流管制冷系统空调衣装置
本技术涉及空调降温设备领域,特别涉及涡流管制冷系统空调衣装置。
技术介绍
涡流管是一种新型结的结构简单,体积小,无运动部件,制造方便,操作维修简单,可靠性高的制冷部件,特别是直接使用空气作为制冷循环系统的工作介质,空气既在涡流管中既是制冷剂又是传热载体,不仅使制冷系统的不可逆损失降到最低,而且增加了涡流管的工作范围。空气流在高速旋转时,压缩空气经过涡流变换分成两部分,空气温度不等于在外层空气温度,当空气温度高于常温和空气温度的平均温度时,调节热端装置流量控制冷热的比例,可以获得最佳的冷却效果和加热效果,为此,我们提出涡流管制冷系统空调衣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涡流管制冷系统空调衣装置,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本技术的涡流管制冷系统空调衣装置,包括隔热服,所述隔热服的后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制冷机构,所述制冷机构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空压机、涡流管与微型空气瓶,所述空压机位于涡流管的一侧,所述微型空气瓶位于空压机的一侧,所述隔热服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管路,所述管路的一端设置有减压球阀,所述空压机与涡流管之间设置有螺纹外管与螺纹接口,所述螺纹接口位于螺纹外管的内部,所述减压球阀的外部设置有阀体,所述阀体的一侧设置有阀座,所述阀体的内部设置有球体,所述球体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下轴承,所述球体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上轴承,所述上轴承的上端设置有阀杆,所述上轴承的一侧设置有弹簧。本方案中涡流管是一种能将冷量热量分离的装置,它能在压差作用下将气流分离为冷热两种气流。被压缩的气流在高速旋转时,中心气流温度较低,外围气流温度较高,称为“涡流效应”;涡流管具有冷却、加热、抽真空、分离等多种功能;此外,它还具有以下优点: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无运动部件、免维护、使用寿命长,只需要将空气作为介质,不需要电力操作方便,安全可靠,低成本。本申请所使用的减压球阀应水平放置,安装在管路当中,在安装减压阀之前,必须清洁管道系统,以防止水和杂质进入阀体。安装减压阀时,应打开旁通管道的截止阀,以清除管道中的水分混合物,以免减压阀开启时产生水汽冲击现象,因而导致减压阀的损坏。当减压阀无异常情况后,按照瞬时针方向慢慢旋转调节螺钉,将出口压力调至设定值。优选的,所述空压机的输出端通过管路与涡流管的输入端固定连接,所述涡流管的输出端通过管路与微型空气瓶的输入端固定连接,所述微型空气瓶的输出端通过管路与空压机的输入端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螺纹外管位于管路的外表面,所述螺纹接口位于管路的一端外表面,所述螺纹外管的内表面与螺纹接口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所述螺纹外管与螺纹接口的数量均为三组。优选的,所述减压球阀位于微型空气瓶的一侧,所述微型空气瓶的一端通过管路与减压球阀的中部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隔热服的内部设置有保温隔热膜片。优选的,所述涡流管的一端设置有冷热两端管,所述涡流管的另一端设置有冷空气入口,所述的涡流管的上端设置有喷嘴,所述涡流管的内部设置有涡流室与分离孔板,分离孔板位于涡流室的内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涡流管制冷系统空调衣装置,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涡流管制冷系统,包括涡流管、减压阀、主管路、空压机、微型储气瓶等部件,这为涡流管空调衣提供了足够的冷源;当压缩空气被注入后,压缩气体旋转到排出端时,涡流管的速度每分钟一百万转,而另一部分被分离出来的过热气流通过控制阀排出,剩下的气体阻断前一个气体的流向,流出的冷端涡流管,整个涡流管制冷系统空调衣装置结构简单,将涡流管的这一效果作用在空调衣上,将涡流管的特性极大的利用起来,这与平常所见的压缩机制冷极大的提升本产品的环保性和经济性,且通过设置的螺纹接口,在螺纹状旋合后的密封效果较好还能防潮,在个别潮湿环境下阻挡了水蒸气的进入,操作方便,使用的效果相对于传统方式更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涡流管制冷系统空调衣装置的外观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涡流管制冷系统空调衣装置中减压球阀4的内部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涡流管制冷系统空调衣装置中涡流管2制冷装置原理图。图4为本技术涡流管制冷系统空调衣装置中隔热服5内部气体走向图。图5为本技术涡流管制冷系统空调衣装置中螺纹接口14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涡流管制冷系统空调衣装置中涡流管示意图。图中:1、空压机;2、涡流管;3、制冷机构;4、减压球阀;5、隔热服;6、管路;7、阀杆;8、上轴承;9、球体;10、阀体;11、下轴承;12、阀座;13、弹簧;14、螺纹接口;15、螺纹外管;16、微型空气瓶。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如图1-6所示,本技术的涡流管制冷系统空调衣装置,包括隔热服5,隔热服5的后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制冷机构3,制冷机构3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空压机1、涡流管2与微型空气瓶16,空压机1位于涡流管2的一侧,微型空气瓶16位于空压机1的一侧,隔热服5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管路6,管路6的一端设置有减压球阀4,空压机1与涡流管2之间设置有螺纹外管15与螺纹接口14,螺纹接口14位于螺纹外管15的内部,减压球阀4的外部设置有阀体10,阀体10的一侧设置有阀座12,阀体10的内部设置有球体9,球体9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下轴承11,球体9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上轴承8,上轴承8的上端设置有阀杆7,上轴承8的一侧设置有弹簧13。空压机1的输出端通过管路6与涡流管2的输入端固定连接,涡流管2的输出端通过管路6与微型空气瓶16的输入端固定连接,微型空气瓶16的输出端通过管路6与空压机1的输入端固定连接,表述了部分构件的连接关系;螺纹外管15位于管路6的外表面,螺纹接口14位于管路6的一端外表面,螺纹外管15的内表面与螺纹接口14的外表面螺纹连接,螺纹外管15与螺纹接口14的数量均为三组,有利于提高密封效果还能防潮,在个别潮湿环境下阻挡了水蒸气的进入;减压球阀4位于微型空气瓶16的一侧,微型空气瓶16的一端通过管路6与减压球阀4的中部固定连接,表述了部分构件的文职关系;隔热服5的内部设置有保温隔热膜片,保证了内部制冷效果;涡流管2的一端设置有冷热两端管,涡流管2的另一端设置有冷空气入口,的涡流管2的上端设置有喷嘴,涡流管2的内部设置有涡流室与分离孔板,分离孔板位于涡流室的内部,表述了涡流管2的内部结构,有利于涡流管2发挥作用。冷气和热气都排出去,冷气利用,热气排放,冬天时可以反过来,利用热气排出冷气。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为涡流管制冷系统空调衣装置,主要由两个部分构成,一个是涡流管2制冷系统,包括涡流管2、减压球阀4、管路6、空压机1、微型空气瓶16等部件,这为涡流管2空调衣提供了足够的冷源;当压缩空气被注入后,压缩气体旋转到排出端时,涡流管2的速度每分钟一百万转,而另一部分被分离出来的过热气流通过控制阀排出,剩下的气体阻断前一个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涡流管制冷系统空调衣装置,包括隔热服(5),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服(5)的后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制冷机构(3),所述制冷机构(3)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空压机(1)、涡流管(2)与微型空气瓶(16),所述空压机(1)位于涡流管(2)的一侧,所述微型空气瓶(16)位于空压机(1)的一侧,所述隔热服(5)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管路(6),所述管路(6)的一端设置有减压球阀(4),所述空压机(1)与涡流管(2)之间设置有螺纹外管(15)与螺纹接口(14),所述螺纹接口(14)位于螺纹外管(15)的内部,所述减压球阀(4)的外部设置有阀体(10),所述阀体(10)的一侧设置有阀座(12),所述阀体(10)的内部设置有球体(9),所述球体(9)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下轴承(11),所述球体(9)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上轴承(8),所述上轴承(8)的上端设置有阀杆(7),所述上轴承(8)的一侧设置有弹簧(13)。/n

【技术特征摘要】
1.涡流管制冷系统空调衣装置,包括隔热服(5),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服(5)的后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制冷机构(3),所述制冷机构(3)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空压机(1)、涡流管(2)与微型空气瓶(16),所述空压机(1)位于涡流管(2)的一侧,所述微型空气瓶(16)位于空压机(1)的一侧,所述隔热服(5)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管路(6),所述管路(6)的一端设置有减压球阀(4),所述空压机(1)与涡流管(2)之间设置有螺纹外管(15)与螺纹接口(14),所述螺纹接口(14)位于螺纹外管(15)的内部,所述减压球阀(4)的外部设置有阀体(10),所述阀体(10)的一侧设置有阀座(12),所述阀体(10)的内部设置有球体(9),所述球体(9)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下轴承(11),所述球体(9)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上轴承(8),所述上轴承(8)的上端设置有阀杆(7),所述上轴承(8)的一侧设置有弹簧(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流管制冷系统空调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压机(1)的输出端通过管路(6)与涡流管(2)的输入端固定连接,所述涡流管(2)的输出端通过管路(6)与微型空气瓶(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浩男李臣赵春生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