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降温冷却系统及应用该降温冷却系统的防护服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963978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1 15: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的一种降温冷却系统,它包括冷气发生室,所述冷气发生室具有冷气发生室进气口和冷气发生室出气口,冷气发生室进气口和冷气发生室出气口相对设置于冷气发生室的两端,所述冷气发生室进气口设置有冷气发生室风机,冷气发生室出气口设置有一个或者多个,相对应的冷气发生室出气口连接有一个或者多个冷气接出管,所述冷气发生室上设置有一个制冷片,所述制冷片连接于冷气发生室的底部,所述制冷片的上表面为吸热面,该吸热面称之为冷端,所述制冷片的下表面为散热面,该散热面称之为热端,制冷片的冷端上设置有冷端换热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降温冷却系统能够快速有效的制备出冷气并且输出给防护服,具有安全可靠制冷效率高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降温冷却系统及应用该降温冷却系统的防护服
本技术涉及一种降温冷却系统及应用该降温冷却系统的防护服。
技术介绍
防护服种类包括消防防护服、工业用防护服、医疗款防护服、军用防护服和特殊人群使用防护服。目前常用的消防防护服主要是针对消防队员或其他工作在高温场所的作业人员提供隔热保护的服装。目前,隔热防护服一般是由阻燃纤维织物与真空镀铝膜的复合材料混合在一起而制作成的,隔热服的特点:不含石棉,比重轻、强度高、阻燃、耐高温、抗热辐射、防水、耐磨、耐折、且对人体无害等,穿上该服装能有效地保障消防队员、高温场所作业人员即使接近热源也不会被酷热、火焰、蒸气而灼伤,在灭火作业时能有效地保障消防员的人身安全。目前,操作人员穿上隔热防护服后,由于长时间的高温作业,其身体自身热量无法排出,容易导致操作人员高温中暑、热晕以及中枢神系统失调,严重影响作业,同时威胁操作人员的生命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降温冷却系统及应用该降温冷却系统的防护服,能够解决现有隔热防护服在长时间作业后无法解决对操作人员散热降温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降温冷却系统,它包括冷气发生室,所述冷气发生室具有冷气发生室进气口和冷气发生室出气口,冷气发生室进气口和冷气发生室出气口之间形成冷气输出方向,冷气发生室进气口和冷气发生室出气口相对设置于冷气发生室的两端,所述冷气发生室进气口设置有冷气发生室风机,冷气发生室风机的出风口与连接冷气发生室进气口连接,冷气发生室出气口设置有一个或者多个,相对应的冷气发生室出气口连接有一个或者多个冷气接出管,所述冷气发生室上设置有一个制冷片,所述制冷片连接于冷气发生室的底部,所述制冷片的上表面为吸热面,该吸热面称之为冷端,所述制冷片的下表面为散热面,该散热面称之为热端,制冷片的冷端上设置有冷端换热件。作为一种优选,冷端换热件包括平行布置的多个冷端换热片,多个冷端换热片从制冷片的冷端向上延伸,多个冷端换热片之间的间隙形成冷端换热通道,冷端换热通道的方向与冷气输出方向一致。作为一种优选,所述制冷片的热端设置有热端换热件,所述热端换热件内设置有热端换热通道,热端换热通道具有一个热端换热通道入口和一个热端换热通道出口,换热介质从热端换热通道入口进入热端换热通道内。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热端换热件的热端换热通道入口和热端换热通道出口之间外接有换热介质管道,换热介质管道上连接有换热器和输送泵。作为一种优选,所述换热器的一侧设置有换热器风机。作为一种优选,所述冷气发生室上还设置有一个制冷液喷雾口,制冷液喷雾口处外接有一个制冷液喷雾储罐。作为一种优选,制冷液喷雾储罐与制冷液喷雾口之间连接的管路上设置有电磁阀。作为一种优选,上述的各个电器件均连接电源,电源采用蓄电池,蓄电池安装于一个蓄电池抽屉盒内。作为一种优选,上述的各个部件均集成设置于一个矩形的壳体内,所述壳体包括底板和罩壳,所述底板的前后两端设置有向上的支撑板,两个支撑板上设置有中间隔板,所述底板的左段上设置有换热器固定座,所述罩壳罩设于底板上方并且将所有部件包围。作为一种优选,一种防护服,上述的一种降温冷却系统,防护服还包括头盔、上衣以及裤子,所述头盔内设置有第一冷气输送软管,所述上衣内设置有第二冷气输送软管,降温冷却系统供出的冷气通过连接管道连接第一冷气输送软管、第二冷气输送软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一种降温冷却系统能够快速有效的制备出冷气并且输出给防护服,具有安全可靠制冷效率高的优点。另外应用该降温冷却系统的防护服,在使用过程中能够有效保证使用者处于一个较低温度的工作环境,有效保护操作人员的生命安全。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降温冷却系统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降温冷却系统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去除罩壳后的示意图。图4为图1去除壳体后的示意图。图5为图4去除冷气发生室后的示意图。图6为制冷片、冷端换热件、热端换热件的组合示意图。图7为冷气发生室、冷气发生室风机、冷气接出管、制冷片、冷端换热件、热端换热件组合示意图。图8为罩壳示意图。图9为底板、支撑板、中间隔板、换热器固定座的组合示意图。图10为应用降温冷却系统的防护服的正视图。图11为应用降温冷却系统的防护服的后视图。图12为上衣的后片示意图。其中:冷气发生室1冷气发生室风机2冷气接出管3制冷片4冷端换热件5热端换热件6换热介质管道7换热器8输送泵9换热器风机10制冷液喷雾储罐11蓄电池12抽屉盒13壳体100、底板101、支撑板102、中间隔板103、罩壳104、换热器固定座105头盔201、上衣202、裤子203、限位通道204。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参见图1,本技术涉及的一种降温冷却系统,它包括冷气发生室1,所述冷气发生室1具有冷气发生室进气口和冷气发生室出气口,冷气发生室进气口和冷气发生室出气口之间形成冷气输出方向,冷气发生室进气口和冷气发生室出气口相对设置于冷气发生室1的两端,所述冷气发生室进气口设置有冷气发生室风机2,冷气发生室风机2的出风口与连接冷气发生室进气口连接,冷气发生室出气口设置有一个或者多个,相对应的冷气发生室出气口连接有一个或者多个冷气接出管3,所述冷气发生室1上设置有一个制冷片4,所述制冷片4连接于冷气发生室1的底部,所述制冷片4的上表面为吸热面,该吸热面称之为冷端,所述制冷片4的下表面为散热面,该散热面称之为热端,制冷片4的冷端上设置有冷端换热件5,冷端换热件5包括平行布置的多个冷端换热片,多个冷端换热片从制冷片4的冷端向上延伸,多个冷端换热片之间的间隙形成冷端换热通道,冷端换热通道的方向与冷气输出方向一致。所述制冷片4的热端设置有热端换热件6,所述热端换热件6内设置有热端换热通道,热端换热通道具有一个热端换热通道入口和一个热端换热通道出口,换热介质从热端换热通道入口进入热端换热通道内,换热介质在热端换热通道内与制冷片4的热端进行换热,换热介质从热端换热通道出口离开热端换热通道。所述热端换热件6的热端换热通道入口和热端换热通道出口之间外接有换热介质管道7,换热介质管道7上连接有换热器8和输送泵9,所述换热器8的一侧设置有换热器风机10。所述冷气发生室1上还设置有一个制冷液喷雾口,制冷液喷雾口处外接有一个制冷液喷雾储罐11,制冷液喷雾储罐11与制冷液喷雾口之间连接的管路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降温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冷气发生室(1),所述冷气发生室(1)具有冷气发生室进气口和冷气发生室出气口,冷气发生室进气口和冷气发生室出气口之间形成冷气输出方向,冷气发生室进气口和冷气发生室出气口相对设置于冷气发生室(1)的两端,所述冷气发生室进气口设置有冷气发生室风机(2),冷气发生室风机(2)的出风口与连接冷气发生室进气口连接,冷气发生室出气口设置有一个或者多个,相对应的冷气发生室出气口连接有一个或者多个冷气接出管(3),所述冷气发生室(1)上设置有一个制冷片(4),所述制冷片(4)连接于冷气发生室(1)的底部,所述制冷片(4)的上表面为吸热面,该吸热面称之为冷端,所述制冷片(4)的下表面为散热面,该散热面称之为热端,制冷片(4)的冷端上设置有冷端换热件(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降温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冷气发生室(1),所述冷气发生室(1)具有冷气发生室进气口和冷气发生室出气口,冷气发生室进气口和冷气发生室出气口之间形成冷气输出方向,冷气发生室进气口和冷气发生室出气口相对设置于冷气发生室(1)的两端,所述冷气发生室进气口设置有冷气发生室风机(2),冷气发生室风机(2)的出风口与连接冷气发生室进气口连接,冷气发生室出气口设置有一个或者多个,相对应的冷气发生室出气口连接有一个或者多个冷气接出管(3),所述冷气发生室(1)上设置有一个制冷片(4),所述制冷片(4)连接于冷气发生室(1)的底部,所述制冷片(4)的上表面为吸热面,该吸热面称之为冷端,所述制冷片(4)的下表面为散热面,该散热面称之为热端,制冷片(4)的冷端上设置有冷端换热件(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温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冷端换热件(5)包括平行布置的多个冷端换热片,多个冷端换热片从制冷片(4)的冷端向上延伸,多个冷端换热片之间的间隙形成冷端换热通道,冷端换热通道的方向与冷气输出方向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温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片(4)的热端设置有热端换热件(6),所述热端换热件(6)内设置有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俊杰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长凯长防护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