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波纹高效换热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7964 阅读:1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阻力小、换热面积大、效率高的螺旋波纹高效换热管,包括碳钢、不锈钢、镍铜合金、纯钛或钛合金的管体,其特征是管体的管内壁上设有小波纹,管外壁上设有螺旋状圆弧凹槽。可广泛应用于化工、石油、冶金、医药、制碱、轻工、电力、热能工程等行业中所有的换热设备中。(*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化工、石油、冶金、医药、制碱、轻工、电力、热能工程等行业中的气-液、液-气、气-气或液-液换热器中使用的换热管。
技术介绍
目前,换热管作为一种常见热交换器件被广泛地应用于化工、石油、电力,冶金、医药、制碱、轻工、电力及热能工程等行业使用的换热器、再沸器,冷凝器等常见的换热设备中,进行热量的交换和传递,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换热元件,为了提高其热效率,保证热交换量,人们从材料、尺寸、外形等各方面进行了大量的试验,试图寻找到高效的换热管形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阻力小、换热面积大、换热效率高的螺旋波纹高效换热管。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螺旋波纹高效换热管,包括碳钢、不锈钢、镍铜合金、纯钛或钛合金的管体,其特征是管体的管内壁上设有小波纹,管外壁上设有螺旋状圆弧凹槽。小波纹的高度为0.1~2.5mm,相邻波纹之间的节距L1为1~25mm 。螺旋状圆弧凹槽的槽深为0.2~2.5mm,其相邻圆弧凹槽之间的节距L2为1~25mm。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进一步提高了换热效率,保证了热交换量,在满足同样热交换量的前量下,减少10%以上的换热面积。2、结构简单合理,制造方便,节约成本。3、使用范围广,可用于化工、石油、冶金、医药、制碱、轻工、电力、热能工程等行业中所有的换热设备中。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一种螺旋波纹高效换热管,包括碳钢、不锈钢、镍铜合金、纯钛或钛合金等材料制造的管体1,管体1的管内壁上设有小波纹2,小波纹2的高度可为0.1~2.5mm之间的任意值,相邻波纹之间的节距L1可为1~25mm之间的任意值。管外壁上设有螺旋状圆弧凹槽3,螺旋状圆弧凹槽3的槽深可为0.2~2.5mm之间的任意值,其相邻圆弧凹槽3之间的节距L2可为1~25mm之间的任意值。具体实施时,本技术的换热管可采用碳钢、不锈钢、镍铜合金、纯钛或钛合金中的任一种材料制造,其中不锈钢、镍铜合金、钛合金具有防腐性能好的优点,但其成本高于碳钢材料。权利要求1.一种螺旋波纹高效换热管,包括碳钢、不锈钢、镍铜合金、纯钛或钛合金的管体,其特征是管体的管内壁上设有小波纹,管外壁上设有螺旋状圆弧凹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波纹高效换热管,其特征是所述的小波纹的高度为0.1~2.5mm,相邻波纹之间的节距L1为1~25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波纹高效换热管,其特征是所述的螺旋状圆弧凹槽的槽深为0.2~2.5mm,其相邻圆弧凹槽之间的节距L2为1~25mm。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阻力小、换热面积大、效率高的螺旋波纹高效换热管,包括碳钢、不锈钢、镍铜合金、纯钛或钛合金的管体,其特征是管体的管内壁上设有小波纹,管外壁上设有螺旋状圆弧凹槽。可广泛应用于化工、石油、冶金、医药、制碱、轻工、电力、热能工程等行业中所有的换热设备中。文档编号F28F1/42GK2800216SQ20052007265公开日2006年7月26日 申请日期2005年6月15日 优先权日2005年6月15日专利技术者郭宏新, 刘丰, 李来所, 马明 申请人:江苏中圣高科技产业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螺旋波纹高效换热管,包括碳钢、不锈钢、镍铜合金、纯钛或钛合金的管体,其特征是管体的管内壁上设有小波纹,管外壁上设有螺旋状圆弧凹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宏新刘丰李来所马明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中圣高科技产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4[中国|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