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动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7624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1 15: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止动板,以避免防火止回阀在常温环境下失去排烟功能。止动板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包括:上卡接部,所述上卡接部位于所述本体的上部,该上卡接部用于卡接拨片;下卡接部,所述下卡接部位于所述本体的下部,该下卡接部用于卡接感温元件;铰接部,所述铰接部设置在所述本体位于所述上卡接部与所述下卡接部之间,所述铰接部与阀座和/或阀体转动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止动板
本技术涉及一种止动板。
技术介绍
防火止回阀包括阀片、阀体和锁止结构,锁止结构实现防火止回阀在高温环境中隔绝室内与室外之间的气体流通,锁止结构包括设于阀体的阀座、连杆、第一扭簧、拨片、第二扭簧和感温机构,连杆和拨片分别与阀座转动连接,第一扭簧用于驱使连杆相对阀座转动,第二扭簧用于驱使拨片相对阀座转动,感温机构包括第一铜片、第二铜片和易熔钎料,第一铜片与第二铜片通过易熔钎料固定连接,第一铜片卡接于拨片,第二铜片卡接于阀座,当第一铜片卡接于拨片且第二铜片卡接于阀座时,第二扭簧将无法驱动拨片相对阀座转动。由于第二扭簧始终保持驱使拨片转动的作用力,因此,在锁止结构在使用一段时间后,易熔钎料用于连接第一铜片与第二铜片的作用力<第二扭簧驱动拨片转动的作用力,当易熔钎料用于连接第一铜片与第二铜片的作用力<第二扭簧驱动拨片转动的作用力时,易熔钎料将无法继续连接第一铜片与第二铜片,这就导致防火止回阀在常温环境下失去排烟功能(即第二扭簧带动拨片转动,拨片带动连杆转动,连杆带动阀片转动,以使阀片关闭阀体上的排气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提供一种止动板,以避免防火止回阀在常温环境下失去排烟功能。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止动板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包括:上卡接部,所述上卡接部位于所述本体的上部,该上卡接部用于卡接拨片;下卡接部,所述下卡接部位于所述本体的下部,该下卡接部用于卡接感温元件;铰接部,所述铰接部设置在所述本体位于所述上卡接部与所述下卡接部之间,所述铰接部与阀座和/或阀体转动连接。本技术中,下卡接部与感温元件卡接,当下卡接部与感温元件卡接时,只要感温元件不发生剧烈的形变,那么,止动板将始终保持与感温元件连接的状态。本技术中,上卡接部与拨片卡接,当上卡接部与拨片卡接时,只要拨片不发生剧烈的形变,那么,止动板将始终保持与拨片连接的状态。本技术中,上卡接部与拨片卡接,下卡接部与感温元件卡接,当上卡接部与拨片卡接并且下卡接部与感温元件卡接时,止动板将不会因为易熔钎料无法连接第一铜片与第二铜片,而导致防火止回阀在常温环境下失去排烟功能。换句话说,本技术通过改变“阻止拨片相对阀座转动”的结构,以避免防火止回阀在常温环境下失去排烟功能。作为优选,所述下卡接部包括设置在所述本体上的卡槽,所述卡槽的槽口位于所述本体的侧面,所述卡槽的侧壁上设有第一开口和与所述第一开口对应的第二开口。作为优选,所述卡槽包括用于收容感温元件的容纳部和位于所述容纳部外侧并用于设置槽口的止退部,所述容纳部的最宽处>所述止退部最窄处。作为优选,所述止退部包括止退面,所述止退面从所述容纳部一侧到卡槽槽口一侧逐渐向内倾斜;或,所述止退面从所述容纳部一侧到卡槽槽口一侧逐渐向外倾斜。作为优选,所述上卡接部包括卡块,所述卡块设置在所述本体背向所述卡槽槽口的位置上。作为优选,所述卡块的厚度≤所述本体的厚度,所述卡块由所述本体向下延伸形成。作为优选,所述上卡接部与所述本体错位设置。作为优选,所述上卡接部与所述本体之间设有至少一段倾斜的衔接段。作为优选,所述上卡接部与所述铰接部之间的间隔距离<所述下卡接部与所述铰接部之间的间隔距离。作为优选,所述铰接部为轴孔和轴杆的其中之一。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中止动板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中止动板的主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本技术实施例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解释和说明,但下述实施例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参见图1,止动板包括本体1,本体1包括:上卡接部,上卡接部位于本体1的上部,该上卡接部用于卡接拨片;下卡接部,下卡接部位于本体1的下部,该下卡接部用于卡接感温元件;铰接部,铰接部设置在本体1位于上卡接部与下卡接部之间,铰接部与阀座和/或阀体转动连接。参见图1和图2,下卡接部包括设置在本体1上的卡槽3,卡槽3的槽口301位于本体1的侧面,卡槽3的侧壁上设有第一开口302和与第一开口302对应的第二开口303。当卡槽3具有第一开口302以及第二开口303时,感温元件能够贯穿卡槽3以增加二者之间的接触面积,此外,当卡槽3具有第一开口302以及第二开口303时,感温元件相对于卡槽3的位置精度(感温元件从第一开口302往第二开口303方向上的位置精度)可以得到适当降低。从图2可以看出,卡槽3包括用于收容感温元件的容纳部31和位于容纳部31外侧并用于设置槽口301的止退部32,容纳部31的最宽处为W1,止退部32最窄处为W2,W1>W2。此结构避免感温元件退出容纳部31,通过避免感温元件退出容纳部31,以实现阻止止动板相对感温元件发生位置移动。优选的,止退部包括止退面,止退面从容纳部31一侧到卡槽3槽口301一侧逐渐向外倾斜,当止退面从容纳部31一侧到卡槽3槽口301一侧逐渐向外倾斜时,止退部32最窄处为容纳部31与止退部32的衔接处。此结构可以进一步将感温元件限定于容纳部31内。在本技术的其它实施例中,止退面还可以从容纳部一侧到卡槽槽口一侧逐渐向内倾斜;或,所述止退部可以是波浪形;或所述止退部可以是弧形;或,所述止退部可以是多种形状的平面组合形成。从图2可以看出,容纳部31优选为弧形段,当容纳部31为弧形段时,容纳部31的最宽处为弧形段的直径。而在本技术的其它实施例中,容纳部的轮廓还可以是多边形、椭圆形、至少两种及以上线条组成的形状等。参见图2,上卡接部包括卡块2,卡块2设置在本体1背向卡槽3槽口301的位置上。如此设计,拨片带动本体1转动,以实现感温元件退出卡槽3。本实施例中,卡块2由本体1折弯形成,以实现上卡接部与本体1错位设置。如此设计,卡块通过插入拨片的安装槽内,以实现止动板将始终保持与拨片连接的状态。从图1可以看出,卡块2的厚度=本体1的厚度,并且,卡块2由本体1向下延伸形成。在本技术的其它实施例中,卡块可以焊接在本体上,卡块的厚度<本体的厚度。由于卡块2由本体1折弯形成,因此,上卡接部与本体1之间设有至少一段倾斜的衔接段5。参见图1,上卡接部与铰接部之间的间隔距离为D1,下卡接部与铰接部之间的间隔距离为D2,D1<D2。如此设计,通过杠杆原理增加上卡接部的卡接力。参见图1和图2,本实施例的铰接部为轴孔4。在本技术的其它实施例中,铰接部还可以为轴杆。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本技术包括但不限于附图和上面具体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内容。任何不偏离本技术的功能和结构原理的修改都将包括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止动板,包括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包括:/n上卡接部,所述上卡接部位于所述本体的上部,该上卡接部用于卡接拨片;/n下卡接部,所述下卡接部位于所述本体的下部,该下卡接部用于卡接感温元件;/n铰接部,所述铰接部设置在所述本体位于所述上卡接部与所述下卡接部之间,所述铰接部与阀座和/或阀体转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止动板,包括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包括:
上卡接部,所述上卡接部位于所述本体的上部,该上卡接部用于卡接拨片;
下卡接部,所述下卡接部位于所述本体的下部,该下卡接部用于卡接感温元件;
铰接部,所述铰接部设置在所述本体位于所述上卡接部与所述下卡接部之间,所述铰接部与阀座和/或阀体转动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止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卡接部包括设置在所述本体上的卡槽,所述卡槽的槽口位于所述本体的侧面,所述卡槽的侧壁上设有第一开口和与所述第一开口对应的第二开口。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止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包括用于收容感温元件的容纳部和位于所述容纳部外侧并用于设置槽口的止退部,所述容纳部的最宽处>所述止退部最窄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止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止退部包括止退面,所述止退面从所述容纳部一侧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启定曹正祥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小米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