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流控单向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54608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8 02: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微流控单向阀,其包括单向阀腔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流控单向阀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单向阀腔体的内部的阀片结构,所述阀片结构将所述单向阀腔体的内部分隔为上腔体和下腔体;所述阀片结构经配置为单向开启所述上腔体与所述下腔体的连通通道,与所述单向阀腔体的下腔体流体相通的进口管道;以及与所述单向阀腔体的上腔体流体相通的出口管道。本申请的单向阀结构的结构简单,控制方便,可以容易地引入到血栓弹力图仪的前处理设备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微流控单向阀
本申请涉及微流控单向阀。
技术介绍
血栓弹力图(thrombelastogram,TEG)是血栓弹力仪描绘出的图形,是反映血液凝固动态变化(包括纤维蛋白的形成速度,溶解状态和凝状的坚固性,弹力度)的指标。虽然血栓弹力图已具备一系列在检测方法、检测流程以及检测准确性上的先进性、便捷性和创新性,但其基于本身检测原理前提下的固有特征,目前的血栓弹力图仪在患者感受、检测效率、自动化程度等方面仍然存在一系列的缺点和不足,极大地限制了其在医院、专业临床检测机构,特别是患者家庭健康监测领域的应用前景。本领域需要用于血栓弹力仪的前处理设备以及用于该设备的部件。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提供一种微流控单向阀,其包括单向阀腔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流控单向阀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单向阀腔体的内部的阀片结构,所述阀片结构将所述单向阀腔体的内部分隔为上腔体和下腔体;所述阀片结构经配置为单向开启所述上腔体与所述下腔体的连通通道,与所述单向阀腔体的下腔体流体相通的进口管道;以及与所述单向阀腔体的上腔体流体相通的出口管道。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单向阀腔体的下腔体经配置为正压,所述阀片结构开启所述上腔体与所述下腔体的连通通道。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单向阀腔体的下腔体经配置为负压,所述阀片结构封闭所述上腔体与所述下腔体的连通通道。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阀片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单向阀腔体的内壁上的固定部,以及与所述固定部连接的阀片,所述阀片可封闭或者开启所述上腔体与所述下腔体的连通通道。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阀片接触所述单向阀腔体内壁,且所述阀片与所述单向阀腔体内壁接触的部位与所述单向阀腔体内壁的形状相适应。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上腔体下端部的截面积大于所述阀片的截面积,且所述阀片的截面积大于所述下腔体上端部的截面积。本申请的单向阀结构的结构简单,控制方便,可以容易地引入到血栓弹力图仪的前处理设备中,且具有如下优点:1)体积小,可以根据不同需要,内置入各种芯片中;2)易于加工,有利于控制生产成本,产品质量可控;3)耐存放,不易损坏、变质等。附图说明图1示出本申请一种实施方式的单向阀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图1所示单向阀在下腔体处于负压时的图示;图3示出图1所示单向阀在下腔体处于正压时的图示;图4示出了在单向阀中的下腔体产生正压时的情形,显示出打开上腔体与下腔体的连通通道;图5示出了在单向阀中的下腔体产生负压(或者无压力)时的情形,显示出关闭上腔体与下腔体的连通通道。图6示出一种实施方式的单向阀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进一步详细说明。通过这些说明,本申请的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为清楚明确。在这里专用的词“示例性”意为“用作例子、实施例或说明性”。这里作为“示例性”所说明的任何实施例不必解释为优于或好于其它实施例。尽管在附图中示出了实施例的各种方面,但是除非特别指出,不必按比例绘制附图。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申请不同实施方式中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如图1-6所示,本申请提供一种微流控单向阀,其包括单向阀腔体10,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流控单向阀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单向阀腔体10的内部的阀片结构101,所述阀片结构101将所述单向阀腔体10的内部分隔为上腔体102和下腔体103;所述阀片结构101经配置为单向开启所述上腔体102与所述下腔体103的连通通道,与所述单向阀腔体的下腔体103流体相通的进口管道104;以及与所述单向阀腔体的上腔体102流体相通的出口管道105。如图1-5所示,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单向阀腔体的下腔体103经配置为正压,所述阀片结构101开启所述上腔体102与所述下腔体103的连通通道。该正压可以通过与进口管道104流体相通的压力系统(未示出)产生。该压力系统可以包括气泵等。由气泵等压力系统向与进口管道104相连接的体系产生正压,进而可以在单向阀腔体的下腔体103中产生正压。在该正压下,阀片结构101可以开启所述上腔体102与所述下腔体103的连通通道,使得上腔体102与下腔体103连通,从而下腔体103中的流体(气体或者液体)流入到上腔体102中,并经出口管道105流出单向阀。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单向阀腔体的下腔体103经配置为负压,所述阀片结构101封闭所述上腔体102与所述下腔体103的连通通道。该负压同样可以通过与进口管道104流体相通的压力系统(未示出)产生。该压力系统可以包括气泵等。由气泵等压力系统向与进口管道104相连接的体系产生负压,进而可以在单向阀腔体的下腔体103中产生负压。在该负压下,阀片结构101关闭所述上腔体102与所述下腔体103的连通通道,使得上腔体102与下腔体103之间不连通,从而下腔体103中的流体(气体或者液体)不能流入到上腔体102中,且上腔体102中的流体(气体或者液体)也不能回流到下腔体103中。在一种实施方式中,阀片结构101包括设置在所述单向阀腔体10的内壁上的固定部1011,以及与所述固定部1011连接的阀片1012,所述阀片1012关闭或者开启所述上腔体102与所述下腔体103的连通通道。该阀片1012与固定部1011连接,并可以围绕固定部1011在单向阀腔体10内转动。同时,阀片1012还接触所述单向阀腔体10内壁,与所述单向阀腔体内壁接触的部位与所述单向阀腔体内壁的形状相适应。由此,阀片1012可以在下腔体103内的负压作用下与单向阀腔体内壁形成接触,从而关闭上腔体102与下腔体103的连通通道,下腔体103中的流体(气体或者液体)不能流入到上腔体102中。同时,阀片1012可以在下腔体103内的正压作用下与单向阀腔体内壁相互间隔,从而开启了上腔体102与下腔体103的连通通道,使得下腔体103内的流体(气体或者液体)可以由阀片1012与单向阀腔体内壁之间的间隙流入到上腔体102中。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在单向阀腔体10的内壁上设置有阀片挡片,该阀片挡片可以支撑所述阀片1012。同时,该阀片挡片的上表面端部与所述阀片1012的下表面端部可以相匹配,由此该阀片挡片的上表面与阀片的下表面可以连接在一起,使得上腔体102与所述下腔体103被阀片结构隔开,从而关闭两者之间的连通通道。而且,该阀片挡片与阀片可以容易地分开,使得又可以开启上腔体102与所述下腔体103的连通通道。采用如此的设置,可以使得该阀片可以在下腔体103内的负压作用下关闭上腔体102与下腔体103的连通通道,下腔体103中的流体(气体或者液体)不能流入到上腔体102中。同时,该阀片还可以在下腔体103内的正压作用下开启上腔体102与下腔体103的连通通道,从而下腔体103内的流体(气体或者液体)流入到上腔体102中。如图6所示,当样本自下而上流经阀片1012,可以向上推起阀片1012,阀片1012会向上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流控单向阀,其特征在于,/n所述微流控单向阀包括单向阀腔体,/n所述微流控单向阀还包括:/n设置在所述单向阀腔体的内部的阀片结构,所述阀片结构将所述单向阀腔体的内部分隔为上腔体和下腔体;所述阀片结构经配置为单向开启所述上腔体与所述下腔体的连通通道,/n与所述单向阀腔体的下腔体流体相通的进口管道;以及/n与所述单向阀腔体的上腔体流体相通的出口管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流控单向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微流控单向阀包括单向阀腔体,
所述微流控单向阀还包括:
设置在所述单向阀腔体的内部的阀片结构,所述阀片结构将所述单向阀腔体的内部分隔为上腔体和下腔体;所述阀片结构经配置为单向开启所述上腔体与所述下腔体的连通通道,
与所述单向阀腔体的下腔体流体相通的进口管道;以及
与所述单向阀腔体的上腔体流体相通的出口管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控单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阀腔体的下腔体经配置为正压,所述阀片结构开启所述上腔体与所述下腔体的连通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控单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阀腔体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建房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恒昌荣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