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臂铲挖装置,包括并列的两个悬臂,分别设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用于固定所述悬臂;铲斗,铲斗的两端分别连接两个悬臂的第二端,铲斗绕悬臂转动;角度调节机构,角度调节机构连接铲斗与悬臂,用于调整铲斗转动的角度。本申请所提供的双臂铲挖装置,能够实现快速铲挖的需要,同时能够在后臂的臂长范围内转动并完成铲挖工作,当作业空间较小时,铲斗可以在以后臂臂长为半径的区域内实现装料和卸料的工作,装料较为彻底,卸料更为干净,同时,多个液压油缸中设置有位移传感器,从而实现自动化工作,降低操作员的控制难度,能够很好的满足特殊环境下的作业,具有更好的市场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臂铲挖装置
本技术涉及工程机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双臂铲挖装置。
技术介绍
装载机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程施工领域的机械设备,采用铲、挖、装、卸等方式运输物料,也可对矿石、硬土等作轻度铲挖作业,不仅能够在工程建设、抗灾抢险领域中发挥积极作用,同时能够辅助其他工程机械,实现如推运、牵引等功能,在使用中具有作业快、效率高、机动性好、操作轻便等优点。装载机的铲掘和装卸物料作业是通过其工作装置的运动来实现的,包括铲斗、动臂、连杆、摇臂和转斗油缸、动臂油缸等组成,整个工作装置铰接在车架上,铲斗通过连杆和摇臂与转斗油缸铰接,用以装卸物料;动臂与车架、动臂油缸铰接,用以升降铲斗。目前常见的装载机,铲斗的翻转和升降需要在较空旷的地方完成,占用作业空间大,无法应对在空间狭小区域内完成装卸料的需求,同时,传统的装载机在装载和卸料过程中,存在着装载不彻底,卸料不干净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在特殊的作业环境下带来的不便之处会愈加突出。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传统装载机在装载和卸料过程中,存在着装载不彻底,卸料不干净的问题,以及传统装载机无法满足狭小空间作业的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双臂铲挖装置。本申请提供一种双臂铲挖装置,包括并列的两个悬臂,分别设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用于固定所述悬臂;铲斗,所述铲斗的两端分别连接两个所述悬臂的第二端,所述铲斗绕所述悬臂转动;角度调节机构,所述角度调节机构连接所述铲斗与所述悬臂,用于调整所述铲斗转动的角度。进一步地,所述角度调节机构包括曲柄和连接板,所述曲柄可转动地连接所述铲斗和所述悬臂,所述连接板可转动地连接所述曲柄和所述悬臂。进一步地,所述曲柄包括第一曲杆和第二曲杆,所述第一曲杆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所述悬臂,所述第一曲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曲杆铰接连接,所述第二曲杆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铲斗和所述连接板。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板包括三角连接板,所述三角连接板的第一顶点可转动地连接所述悬臂,所述三角连接板的第二顶点与所述曲杆铰接连接。进一步地,所述三角连接板的第三顶点通过第一液压油缸连接所述悬臂。进一步地,所述悬臂的第一端包括前臂,所述悬臂的第二端包括后臂,所述前臂与所述后臂转动连接,所述前臂和所述后臂之间还设有第二液压油缸,所述第二液压油缸用于驱动所述前臂相对于所述后臂转动并支撑所述前臂。进一步地,所述前臂的端部包括第一连接点,所述铲斗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点并绕所述第一连接点转动。进一步地,所述前臂包括第二连接点和第三连接点,所述曲柄与所述第二连接点连接,所述连接板连接第三连接点,所述连接板通过第一液压油缸连接所述前臂。进一步地,所述双臂铲挖装置还包括支座,所述支座用于固定支撑所述后臂并使所述后臂绕支撑点转动,所述后臂与所述支座之间还设有第三液压油缸,所述第三液压油缸驱动所述后臂相对于所述支座旋转并支撑所述后臂。进一步地,所述双臂铲挖装置还包括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检测位移传感器并控制所述第一液压油缸、所述第二液压油缸及所述第三液压油缸中至少一个的运动。本申请所提供的双臂铲挖装置,能够完成双臂铲挖的同步工作,从而实现快速铲挖的需求,同时,本申请所提供的技术方案,铲斗能够在小范围内旋转并在旋转同时完成卸载功能,该方案能够同时实现自动装料和自主卸载的工作,装料较为彻底,卸料更为干净;此外,多个液压油缸中设置有位移传感器,从而实现转动的自动化工作,降低操作员的控制难度,能够很好的满足特殊环境下的作业,具有更好的市场应用价值。对于本申请的各种具体结构及其作用与效果,将在下面结合附图作出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的双臂铲挖装置的立体图;图2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的双臂铲挖装置主视图;图3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的双臂铲挖装置的前臂主视图;图4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的双臂铲挖装置的后臂主视图;图5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的双臂铲挖装置的装料状态图;图6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的双臂铲挖装置的卸料状态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清楚、完整的描述,但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中的部分优选实施例,并不涉及本申请技术方案所涵盖的全部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图1所示的是本申请一种实施例的双臂铲挖装置立体图,包括并列的两个悬臂,悬臂第一端用于固定连接,第二端连接铲斗3并使铲斗3绕悬臂转动。铲斗3的两端连接并列的两个悬臂,每个悬臂包括前臂1和后臂2,前臂1和后臂2转动连接,后臂2设置在支座4上,并且能够绕支座4转动。支座4用于固定支撑后臂2,因此,根据实际需要,通过支座4可以将后臂2连接在其他设备上,如装载车,从而使得本申请所提供的双臂铲挖装置能够与装载车连接,辅助装载车完成相应工程作业。同时,为了保证两个悬臂同步运动,通过连接轴41将相对而立的两个后臂2连接,从而保证两个后臂2同步转动,进而使得两个悬臂同步运动。图2所示的是本申请一种实施例的双臂铲挖装置主视图,前臂1的端部包括第一连接点11、第二连接点12和第三连接点13,角度调节机构连接前臂1和铲斗3,包括曲柄8和连接板9。第一连接点11紧邻前臂1的前端端点设置,连接铲斗3的两个端部;第二连接点12紧邻第一连接点11设置,其上连接曲柄8;第三连接点13紧邻第二连接点12设置,其上连接三角连接板9,三角连接板9另外两个端点分别连接曲柄8和前臂1。需要说明的是,曲柄8、三角连接板9与前臂1、铲斗3的连接方式包括转动连接。为了控制铲斗3完成自动装载和卸载的功能,要求铲斗3能够绕前臂1大角度转动,如铲斗3转动到开口朝下的位置,物料通过自重完成卸载。因此,通过可转动的三角连接板9以及可转动的曲柄8带动铲斗3的转动,从而使铲斗3能够绕前臂1转动。具体而言,曲柄8、三角连接板9与前臂1分别转动连接,曲柄8包括第一曲杆81和第二曲杆82,第一曲杆81的一端与第二连接点12转动连接,第一曲杆81的另一端与第二曲杆中间部位转动连接,同时,三角连接板9的一端通过曲柄6的第二曲杆82与铲斗3连接,且三角连接板8与前臂1通过第一液压油缸5连接。第一液压油缸5通过缸内的伸缩运动,推动与其连接的三角连接板9绕第三连接点13转动,进而推动第二曲杆82、与第二曲杆82连接的第一曲杆81转动,第二曲杆81绕第二连接点12转动,最终驱动铲斗3的转动,当铲斗3顺时针转动趋近前臂1时,使铲斗3的开口朝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臂铲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并列的两个悬臂,分别设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用于固定所述悬臂;/n铲斗,所述铲斗的两端分别连接两个所述悬臂的第二端,所述铲斗绕所述悬臂转动;/n角度调节机构,所述角度调节机构连接所述铲斗与所述悬臂,用于调整所述铲斗转动的角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臂铲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并列的两个悬臂,分别设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用于固定所述悬臂;
铲斗,所述铲斗的两端分别连接两个所述悬臂的第二端,所述铲斗绕所述悬臂转动;
角度调节机构,所述角度调节机构连接所述铲斗与所述悬臂,用于调整所述铲斗转动的角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臂铲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调节机构包括曲柄和连接板,所述曲柄可转动地连接所述铲斗和所述悬臂,所述连接板可转动地连接所述曲柄和所述悬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臂铲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曲柄包括第一曲杆和第二曲杆,所述第一曲杆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所述悬臂,所述第一曲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曲杆铰接连接,所述第二曲杆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铲斗和所述连接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臂铲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包括三角连接板,所述三角连接板的第一顶点可转动地连接所述悬臂,所述三角连接板的第二顶点与所述曲杆铰接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臂铲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角连接板的第三顶点通过第一液压油缸连接所述悬臂。
6.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剑平,汤鸿飞,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奇思环保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