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冯炼专利>正文

一种汽车后视镜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7186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1 15: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后视镜套,包括套体、将套体锁紧在后视镜上的固定单元、用于遮挡雨雪的挡片、以及用于拓展视野范围的拓展单元。使用时,将套体岩断开处张开并套入后视镜上,使第一开口对准后视镜的镜面,第二开口卡套在后视镜的连接柱上;然后用拧紧螺钉插入螺纹部和拧紧部内将断开处的套体重新连接固定,并使连接后的套体牢牢固定在后视镜上;接着将塞头塞进拧紧部内,将拧紧螺钉顶住,避免松动;最后用收拉出可滑动的挡片并调节挡片伸出的长度即可实现调节遮挡面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容易实施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后视镜套
本技术涉及汽车用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汽车和摩托车)的后视镜套。
技术介绍
后视镜是驾驶员坐在驾驶室座位上直接获取汽车后方、侧方和下方等外部信息的工具。为了驾驶员操作方便,防止行车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人身安全,各国均规定了汽车上必须安装后视镜,且所有后视镜都必须能调整方向。但现有机动车在下雨或雨雪天气下行驶时,后视镜面上容易附着雨水或雪,不但影响驾驶员视线,还造成后方视野不清楚或模糊,容易导致驾驶员无法判断或错误判断后方车辆情况;另外,现有后视镜套还存在功能单一、拓展性弱的缺点。因此,现有技术需要进一步改进或完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够遮挡雨雪的汽车后视镜套。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汽车后视镜套,该后视镜套主要包括套体、将套体锁紧在后视镜上的固定单元、用于遮挡雨雪的挡片、以及用于拓展视野范围的拓展单元。具体的,所述套体采用空壳状结构设计,并采用半软质塑料或塑胶材料制成,其前侧设有用于避空后视镜面的第一开口,底部设有用于避空后视镜连接柱的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面积与后视镜面面积相当。所述套体在第二开口处断开。所述固定单元设置于靠近第二开口处,将断开部分连接并固定。所述挡片与套体的连接方式可采用固定连接或滑动连接。当采用固定连接时,所述挡片采用弧形结构,其一端固定在套体前侧的顶部,从第一开口的一侧环绕至另一侧,另一端向外延伸;所述拓展单元设置在套体上,可相对套体转动。进一步的,为了使后视镜套更牢固地卡紧后视镜,本技术所述套体还包括用于卡紧后视镜的翻边。所述翻边位于第一开口边缘,并与套体一体成形设计。所述翻边向内卷曲并卡住后视镜内侧边缘。进一步的,当挡片采用滑动连接时,所述套体顶部还设有用于容纳挡片的空腔、以及用于引导挡片在空腔内滑动的凹形导轨,所述凹形导轨对称设置在空腔内,其顶部与套体内壁固定。所述挡片末端还设有用于与凹形导轨配合的凸起,所述凸起设置于挡片末端的两侧,与挡片一体设计并向两侧凸出。所述挡片安装在空腔内,其末端的凸起卡设在凹形导轨内,其前端向前伸出套体前侧并遮挡后视镜。所述挡片遮挡后视镜的面积大小通过调节挡片伸出套体的长短实现。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单元包括设置在套体断开处一侧的螺纹部、设置在断开处另一侧的拧紧部、以及拧紧螺钉。所述螺纹部内设有内螺纹;所述拧紧部内设有与螺纹部相对的孔。所述拧紧螺钉插入拧紧部的孔内,并使拧紧螺钉的螺纹端穿过拧紧部后与螺纹部的内螺纹实现连接和固定。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固定单元还包括用于避免拧紧螺钉松动的塞头。所述塞头采用圆台形结构设计并采用软质透明塑料制成。所述塞头插入拧紧部的孔内,通过与拧紧部内壁之间的静摩擦力将拧紧螺钉顶紧。具体的,所述拓展单元包括固定杆、球头杆端关节轴承、以及小圆镜。所述固定杆的一端与套体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球头杆端关节轴承的一端固定。所述球头杆端关节轴承的另一端与小圆镜固定连接。使用时,由于球头杆端关节轴承是球面接触,属于万向球轴承类别,其角度在调节范围内任意调节,所以当需要调节时,只需手动掰动小圆镜即可实现视野的拓展,增加驾驶员的可视范围。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为了减少对驾驶员视线的阻挡,本技术当所述挡片采用固定连接时,挡片的另一端可斜向上延伸。进一步的,为了提高套体与后视镜之间的连接强度,本技术所述套体内壁还设有用于粘紧后视镜的胶粘层。所述胶粘层设置在套体内壁位于后视镜背部位置。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为了使套体内的积水尽快排出,避免滋生蚊虫,本技术所述套体底部还设有用于排掉积水的排水孔;所述排水孔采用花瓣状结构设计并分布于套体底部。本技术的工作过程和原理是:使用时,将套体岩断开处张开并套入后视镜上,使第一开口对准后视镜的镜面,第二开口卡套在后视镜的连接柱上;然后用拧紧螺钉插入螺纹部和拧紧部内将断开处的套体重新连接固定,并使连接后的套体牢牢固定在后视镜上;接着将塞头塞进拧紧部内,将拧紧螺钉顶住,避免松动;最后用收拉出可滑动的挡片并调节挡片伸出的长度即可实现调节遮挡面积。本技术还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容易实施的优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还具有以下优点:(1)本技术所提供的汽车后视镜套采用滑动式的挡片实现后视镜遮挡面积的手动调节,极大方便驾驶员根据天气情况调整后视镜套。(2)本技术所提供的汽车后视镜套底部设有若干花瓣状的排水孔,该形状的设计使积水在排水孔处不容易形成水膜,影响排水效果,与传统的圆孔相比,其排水效果大大提高。(3)本技术所提供的汽车后视镜套采用可万向角度调节的球头杆端关节轴承,大大增大驾驶员的视线范围,提高行车的安全性。(4)本技术所提供的汽车后视镜套的适用范围广,根据大小、形状、尺寸的不同可以适用于各式各样的后视镜上。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提供的汽车后视镜套的结构示意图一。图2是本技术所提供的汽车后视镜套的结构示意图二。图3是本技术所提供的汽车后视镜套的结构示意图二。图4是图3虚线圈的局部示意图(拓展单元结构)。图5是图2虚线圈的局部剖视图(固定单元结构)。图6是本技术所提供的滑动式挡片的局部剖视图。图7是本技术所提供的滑动式挡片的侧视图。图8是本技术所提供的滑动式挡片的俯视图。图9是本技术所提供的安装后视镜套后的剖视图。图10是本技术所提供的汽车后视镜套的衍生结构一的示意图一。图11是本技术所提供的汽车后视镜套的衍生结构一的示意图二。图12是本技术所提供的汽车后视镜套的衍生结构一的示意图三。图13是本技术所提供的汽车后视镜套的衍生结构一的示意图四。图14是本技术所提供的汽车后视镜套的衍生结构二的示意图一。图15是本技术所提供的汽车后视镜套的衍生结构二的示意图二。图16是本技术所提供的汽车后视镜套的衍生结构二的示意图三。图17是本技术所提供的汽车后视镜套的衍生结构三的示意图一。图18是本技术所提供的汽车后视镜套的衍生结构三的示意图二。图19是本技术所提供的汽车后视镜套的衍生结构四的示意图一。图20是本技术所提供的汽车后视镜套的衍生结构四的示意图二。图21是本技术所提供的汽车后视镜套的衍生结构四的示意图三。图22是本技术所提供的汽车后视镜套的衍生结构五的示意图一。图23是本技术所提供的汽车后视镜套的衍生结构五的示意图二。图24是图16虚线圈的局部示意图(拓展单元结构的另一种延伸结构)。上述附图中的标号说明:1-套体,2-固定单元,3-挡片,4-拓展单元;11-第一开口,12-第二开口,13-翻边,14-空腔,15-凹形导轨,16-凸起,17-排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后视镜套,其特征在于,包括套体、将套体锁紧在后视镜上的固定单元、用于遮挡雨雪的挡片、以及用于拓展视野范围的拓展单元;/n所述套体采用空壳状结构设计,并采用半软质塑料或塑胶材料制成,其前侧设有用于避空后视镜面的第一开口,底部设有用于避空后视镜连接柱的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面积与后视镜面面积相当;所述套体在第二开口处断开;所述固定单元设置于靠近第二开口处,将断开部分连接并固定;所述挡片与套体的连接方式可采用固定连接或滑动连接;当采用固定连接时,所述挡片采用弧形结构,其一端固定在套体前侧的顶部,从第一开口的一侧环绕至另一侧,另一端向外延伸;所述拓展单元设置在套体上,可相对套体转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后视镜套,其特征在于,包括套体、将套体锁紧在后视镜上的固定单元、用于遮挡雨雪的挡片、以及用于拓展视野范围的拓展单元;
所述套体采用空壳状结构设计,并采用半软质塑料或塑胶材料制成,其前侧设有用于避空后视镜面的第一开口,底部设有用于避空后视镜连接柱的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面积与后视镜面面积相当;所述套体在第二开口处断开;所述固定单元设置于靠近第二开口处,将断开部分连接并固定;所述挡片与套体的连接方式可采用固定连接或滑动连接;当采用固定连接时,所述挡片采用弧形结构,其一端固定在套体前侧的顶部,从第一开口的一侧环绕至另一侧,另一端向外延伸;所述拓展单元设置在套体上,可相对套体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后视镜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套体还包括用于卡紧后视镜的翻边;所述翻边位于第一开口边缘,并与套体一体成形设计;所述翻边向内卷曲并卡住后视镜内侧边缘。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后视镜套,其特征在于,当挡片采用滑动连接时,所述套体顶部还设有用于容纳挡片的空腔、以及用于引导挡片在空腔内滑动的凹形导轨,所述凹形导轨对称设置在空腔内,其顶部与套体内壁固定;所述挡片末端还设有用于与凹形导轨配合的凸起,所述凸起设置于挡片末端的两侧,与挡片一体设计并向两侧凸出;所述挡片安装在空腔内,其末端的凸起卡设在凹形导轨内,其前端向前伸出套体前侧并遮挡后视镜;所述挡片遮挡后视镜的面积大小通过调节挡片伸出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炼
申请(专利权)人:冯炼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