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汽车天窗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具有分区结构的汽车天窗密封条,包括海绵胶大泡区,密实胶连接区,海绵胶小泡区;海绵胶大泡区与海绵胶小泡区的材料中添加了发泡剂,质地柔软,具有弹性,密实胶连接区的材料中未添加发泡剂,质地硬;海绵胶大泡区其形状为横向放置且开口向右下的弯钩结构;密实胶连接区其截面为竖折弯钩状,下部设有卡接槽,上部外侧设有黏胶体,内部设有贯穿其中的纤维线,其与海绵胶大泡区相连构成中空结构;海绵胶小泡区其截面为中空环状结构,与所述密实胶连接区相连。其优点表现在:具有分区结构设计,密封性良好,降噪性能优异,能有效的阻止松脱现象的产生,便于安装拆卸更换的汽车天窗密封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分区结构的汽车天窗密封条
本技术涉及汽车天窗
,具体地说,是一种具有分区结构的汽车天窗密封条。
技术介绍
现有汽车天窗的密封条,保持着常规的设计,并没有考虑到密封条在天窗开启关闭时,由于接触面的受力形变,将传递给密封条的其它部位,而连带着使其产生联动的情况,易产生原可以避免的噪声,甚至引起相关结构配合的松动。中国专利文献:CN204749821U公开了一种全景天窗外滑式密封条结构。包括玻璃、天窗壳体和设置于壳体两侧的两个导轨,该结构还包括密封件和与天窗壳体固定连接的管件,两个导轨内设有沿导轨滑动的密封机构,玻璃的两边与两个导轨内的密封机构连接,两个导轨末端设有导轨折弯结构,所述导轨折弯结构通过密封件与管件配合卡接。本专利文献的有益效果是天窗玻璃与密封机构干涉配合可以增加天窗总成的密封性,密封条中空结构的设计能够起到缓冲作用,保护天窗内部机构的性能,密封件卡合部的设计与粘结方式能够增加密封条与连接部的固定性能。该专利文献解决的是天窗部件的密封性能以及密封装置的固定性没有得到应有保护和重视的问题,而且该密封件卡合部的结构是平直的凹槽结构,当粘结的效力减弱或失效时,易发生滑脱的现象。因此该专利文献并没有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综上所述,亟需一种具有分区结构设计,密封性良好,降噪性能优异,能有效的阻止松脱现象的产生,便于安装拆卸更换的汽车天窗密封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分区结构设计,密封性良好,降噪性能优异,能有效的阻止松脱现象的产生,便于安装拆卸更换的汽车天窗密封条。本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分区结构的汽车天窗密封条,包括海绵胶大泡区,密实胶连接区,海绵胶小泡区;所述海绵胶大泡区其形状为横向放置且开口向右下的弯钩结构;所述密实胶连接区其截面为竖折弯钩状;所述海绵胶大泡区与所述密实胶连接区相连构成中空结构;所述密实胶连接区其下部设有卡接槽;所述密实胶连接区其上部外侧设有黏胶体;所述密实胶连接区其内部设有贯穿其中的纤维线;所述海绵胶小泡区其截面为中空环状结构,与所述密实胶连接区相连;所述海绵胶大泡区与所述海绵胶小泡区分别位于所述密实胶连接区其两侧,所述卡接槽其开口方向与所述海绵胶小泡区其所在方位一致。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海绵胶大泡区、所述密实胶连接区、所述海绵胶小泡区均采用EPDM材料制成。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海绵胶大泡区与所述海绵胶小泡区其材料中添加了发泡剂,质地柔软,具有弹性,所述密实胶连接区其材料中未添加发泡剂,质地硬。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海绵胶大泡区与所述海绵胶小泡区其密度均为0.5-0.8g/cm3。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密实胶连接区其硬度为ShoreA70-90。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海绵胶大泡区其外表面涂有一层涂层,其涂层厚度为5-20um。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海绵胶大泡区其左上方设有第一凸筋,所述海绵胶大泡区其下方开口端一侧为V形结构。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海绵胶大泡区其上端突出于与所述密实胶连接区其上端相连的位置,形成第二凸筋。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卡接槽其上端面设有向下突出的第三凸筋,其下端面开口端设有向上突出的第四凸筋。本技术优点在于:1、所述海绵胶大泡区与所述海绵胶小泡区的材料中添加了发泡剂,质地柔软,具有弹性,所述密实胶连接区的材料中未添加发泡剂,质地硬,当汽车天窗开合时,所述海绵大泡区产生形变,其自身吸收大部分的作用力,而其余的力传导到所述密实胶连接区时,被其进一步吸收,分散,抵消,使所述海绵胶小泡区所受到的力很小,不会另其产生形变,既起到了密封的作用,又减少了异响。2、所述海绵胶大泡区表面设有涂层,可以起到增强耐磨损和降噪的作用。3、所述海绵胶小泡区可以方便进行安装与拆卸的工作,且可以掩盖接口缝隙,使密封位置保持美观整洁。4、所述密实胶连接区具有硬度,可起到预安装和支撑的作用,且内部设有纤维线,可以增强韧性,防止拉伸与伸缩。5、所述密实胶连接区与汽车顶盖安装边框通过粘连与凹槽卡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紧固,可以有效的阻止密封条松脱的情况发生。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具有分区结构的汽车天窗密封条局部立体示意图。附图2是本技术具有分区结构的汽车天窗密封条剖面示意图。附图3是本技术具有分区结构的汽车天窗密封条与汽车天窗及汽车顶盖安装边框配合截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技术记载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附图中涉及的附图标记和组成部分如下所示:1、海绵胶大泡区2、密实胶连接区3、海绵胶小泡区4、第一凸筋5、中空结构6、第二凸筋7、卡接槽8、第三凸筋9、第四凸筋10、黏胶体11、纤维线12、汽车天窗13、汽车顶盖安装边框14、竖直翻边15、横向翻边实施例1请参看附图1、附图2;附图1是本技术具有分区结构的汽车天窗密封条局部立体示意图。附图2是本技术具有分区结构的汽车天窗密封条剖面示意图。一种具有分区结构的汽车天窗密封条,包括海绵胶大泡区1,密实胶连接区2,海绵胶小泡区3;所述海绵胶大泡区1的形状为横向放置且开口向右下的弯钩结构,其左上方设有第一凸筋4,其下方开口端一侧为V形结构;所述海绵胶大泡区1的外表面涂有一层厚度为5-20um的涂层;所述密实胶连接区2的截面为竖折弯钩状,其与所述海绵胶大泡区1相连构成中空结构5,所述海绵胶大泡区1的上端突出于与所述密实胶连接区2的上端相连的位置,形成第二凸筋6;所述密实胶连接区2的下部设有卡接槽7,所述卡接槽7的上端面设有向下突出的第三凸筋8,其下端面开口端设有向上突出的第四凸筋9;所述密实胶连接区2的上部外侧设有黏胶体10;所述密实胶连接区2内部设有贯穿其中的纤维线11;所述海绵胶小泡区3的截面为中空环状结构,与所述密实胶连接区2相连;所述海绵胶大泡区1与所述海绵胶小泡区3分别位于所述密实胶连接区2两侧,所述卡接槽7的开口方向与所述海绵胶小泡区3所在方位一致;所述海绵胶大泡区1、密实胶连接区2、海绵胶小泡区3均采用EPDM材料制成,所述海绵胶大泡区1与所述海绵胶小泡区3的材料中添加了发泡剂,质地柔软,具有弹性,密度均为0.5-0.8g/cm3,所述密实胶连接区2的材料中未添加发泡剂,质地硬,硬度为ShoreA70-90。请参看附图3,附图3是本技术具有分区结构的汽车天窗密封条与汽车天窗及汽车顶盖安装边框配合截面示意图。将所述黏胶体10粘连在汽车顶盖安装边框13的竖直翻边14上,再将汽车顶盖安装边框13的横向翻边15卡入卡接槽7中,对密封条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分区结构的汽车天窗密封条,其特征在于,包括海绵胶大泡区,密实胶连接区,海绵胶小泡区;所述海绵胶大泡区其形状为横向放置且开口向右下的弯钩结构;所述密实胶连接区其截面为竖折弯钩状;所述海绵胶大泡区与所述密实胶连接区相连构成中空结构;所述密实胶连接区其下部设有卡接槽;所述密实胶连接区其上部外侧设有黏胶体;所述密实胶连接区其内部设有贯穿其中的纤维线;所述海绵胶小泡区其截面为中空环状结构,与所述密实胶连接区相连;所述海绵胶大泡区与所述海绵胶小泡区分别位于所述密实胶连接区其两侧,所述卡接槽其开口方向与所述海绵胶小泡区其所在方位一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分区结构的汽车天窗密封条,其特征在于,包括海绵胶大泡区,密实胶连接区,海绵胶小泡区;所述海绵胶大泡区其形状为横向放置且开口向右下的弯钩结构;所述密实胶连接区其截面为竖折弯钩状;所述海绵胶大泡区与所述密实胶连接区相连构成中空结构;所述密实胶连接区其下部设有卡接槽;所述密实胶连接区其上部外侧设有黏胶体;所述密实胶连接区其内部设有贯穿其中的纤维线;所述海绵胶小泡区其截面为中空环状结构,与所述密实胶连接区相连;所述海绵胶大泡区与所述海绵胶小泡区分别位于所述密实胶连接区其两侧,所述卡接槽其开口方向与所述海绵胶小泡区其所在方位一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分区结构的汽车天窗密封条,其特征在于,所述海绵胶大泡区、所述密实胶连接区、所述海绵胶小泡区均采用EPDM材料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分区结构的汽车天窗密封条,其特征在于,所述海绵胶大泡区与所述海绵胶小泡区其材料中添加了发泡剂,质地柔软,具有弹性,所述密实胶连接区其材料中未添加发泡剂,质地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纪荣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荣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