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浙江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水陆两用非接触吸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71698 阅读:1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1 15: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陆两用非接触吸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吸盘外壳、离心叶轮、连接轴、轴承支座、电机支座和防水直流电机,吸盘外壳底部开有装有离心叶轮的空腔,吸盘外壳上端面同轴连接有轴承支座,吸盘外壳上端面通过电机支座固定有防水直流电机,吸盘外壳侧面均匀开有多个与空腔相通的注水口;连接轴下部通过下深沟球轴承嵌套于吸盘外壳中心开孔处,连接轴上部通过上深沟球轴承嵌套于轴承支座中心开孔处,连接轴底端通过螺栓与离心叶轮相连,连接轴顶端通过键连接与防水直流电机的输出轴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实现非接触吸附,且可以吸附粗糙壁面,吸盘的应用效果较好,吸附能力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陆两用非接触吸盘
本技术涉及一种吸盘,具体涉及一种水陆两用非接触吸盘。
技术介绍
进入21世纪以来,机器人的进一步发展使得机器人行业成为了高端科技重要保证。机器人技术在各个领域的人类活动中充当着不同的作用,根据各种不同领域的研究和发展特点,各式各样的特种功能机器人被制造出来,它们能应对各自的领域难题,其中集合了各种感知判断和同步技术能力,如潜水机器人,微型机器人,医用机器人,娱乐机器人等。而爬壁机器人的研究则是伴随着城市现代化的发展而突飞猛进的,爬壁机器人因其能工作于复杂的垂直壁面而迅速发展。随着越来越多的场合需要人员进行高空、高危行业作业。在工程实际中迫切需要能代替人工完成高空作业的爬壁机器人。爬壁机器人作为移动类机器人的一个主要分支,其主要特点是能够克服自身重力的前提下在立体环境表面上行进运动,从而完成特定任务如巡检、清洁等工作。爬壁类机器人的实质是克服自身重力向上行走的一种机器人,而向上行走的摩擦力如何产生就显得尤为重要,而摩擦力一般由吸附产生的正压力带来。所以根据吸附方式的特点可将爬壁机器人分为负压吸附、真空吸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陆两用非接触吸盘,其特征在于,包括吸盘外壳(2)、离心叶轮(1)、连接轴(4)、轴承支座(5)、电机支座(6)和防水直流电机(7),吸盘外壳(2)底部开有装有离心叶轮(1)的空腔,吸盘外壳(2)上端面同轴连接有轴承支座(5),吸盘外壳(2)上端面通过电机支座(6)固定有防水直流电机(7),吸盘外壳(2)侧面均匀开有多个与空腔相通的注水口(9);连接轴(4)下部通过下深沟球轴承(3)嵌套于吸盘外壳(2)中心开孔处,连接轴(4)上部通过上深沟球轴承(8)嵌套于轴承支座(5)中心开孔处,连接轴(4)底端通过螺栓与离心叶轮(1)相连,连接轴(4)顶端通过键连接与防水直流电机(7)的输出轴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陆两用非接触吸盘,其特征在于,包括吸盘外壳(2)、离心叶轮(1)、连接轴(4)、轴承支座(5)、电机支座(6)和防水直流电机(7),吸盘外壳(2)底部开有装有离心叶轮(1)的空腔,吸盘外壳(2)上端面同轴连接有轴承支座(5),吸盘外壳(2)上端面通过电机支座(6)固定有防水直流电机(7),吸盘外壳(2)侧面均匀开有多个与空腔相通的注水口(9);连接轴(4)下部通过下深沟球轴承(3)嵌套于吸盘外壳(2)中心开孔处,连接轴(4)上部通过上深沟球轴承(8)嵌套于轴承支座(5)中心开孔处,连接轴(4)底端通过螺栓与离心叶轮(1)相连,连接轴(4)顶端通过键连接与防水直流电机(7)的输出轴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陆两用非接触吸盘,其特征在于,吸盘外壳(2)底部空腔与外界相通,吸盘外壳(2)底部边缘朝吸盘外壳(2)中心径向凸出形成一圈内凸缘(15),离心叶轮(1)下端面高于内凸缘(15)下表面且低于内凸缘(15)上表面,内凸缘(15)与离心叶轮(1)之间保留有间隙;
所述空腔包括中空腔(11)和旋流腔(10),离心叶轮(1)外周面、空腔内表面和内凸缘(15)所围区域组成旋流腔(10),空腔中旋流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勇罗通陈瑞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