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混合纤维的加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96824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1 15: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混合纤维的加料装置,包括加料斗,所述加料斗的一侧设有第二进料纱网,所述第二进料纱网的顶端延伸固定在所述加料斗的内壁,且所述第二进料纱网的上端设有第一进料纱网,所述第一进料纱网和所述第二进料纱网之间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顶端固定在所述第一进料纱网的底部侧壁内,所述支撑杆的底端固定在所述第二进料纱网的顶端侧壁内;所述加料斗的底部设有搅拌罐体,所述搅拌罐体内设有搅拌分散装置,所述搅拌分散装置是由高速电机和搅拌叶片组成,所述高速电机的输出端设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上均匀设有多个所述搅拌叶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简单,操作方便,便于打散纤维,解决了纤维加料不稳定、不均匀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混合纤维的加料装置
本技术涉及加料装置
,主要涉及一种用于混合纤维的加料装置。
技术介绍
纤维是天然或人工合成的细丝状物质,它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无处不在。纤维技术与建筑工程技术相结合,研制出改善建筑材料性能,提高工程质量的钢纤维以及合成纤维,对建筑工程起到防裂、抗渗、抗冲击和预防建筑结构早期开裂的效果。在生产纤维复合抗裂材料的过程中,通常添加各种材质的纤维材料,例如钢纤维、有机纤维、无机纤维等,有效提高材料的抗拉性能和抗裂性能。但目前在纤维复合抗裂材料的工业生产过程中,纤维材料常常在搅拌过程中以人工分点抛洒的方式投入以提高其分散度,耗时长,影响生产效率,造成资源浪费,同时微细纤维吸入也会对操作工人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提供一种用于混合纤维的加料装置,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技术问题。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混合纤维的加料装置,包括加料斗,所述加料斗的一侧设有第二进料纱网,所述第二进料纱网的顶端延伸固定在所述加料斗的内壁,且所述第二进料纱网的上端设有第一进料纱网,所述第一进料纱网和所述第二进料纱网之间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顶端固定在所述第一进料纱网的底部侧壁内,所述支撑杆的底端固定在所述第二进料纱网的顶端侧壁内;所述加料斗的底部设有搅拌罐体,所述搅拌罐体内设有搅拌分散装置,所述搅拌分散装置是由高速电机和搅拌叶片组成,所述高速电机的输出端设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上均匀设有多个所述搅拌叶片。优选的,所述搅拌罐体的上端设有桶盖,所述桶盖的上表面中心处设有提手,且所述桶盖通过螺纹与所述搅拌罐体啮合安装。优选的,所述加料斗的底部贯穿所述桶盖延伸至所述搅拌罐体内。优选的,所述搅拌罐体的底部设有底座,所述底座的底部均匀设有多个减震弹簧,多个所述减震弹簧的底端设有车轮。优选的,所述搅拌罐体的底部一侧设有出料纱门,所述出料纱门的一侧设有滑槽,且所述出料纱门与所述滑槽的内侧壁呈无缝连接。优选的,所述旋转轴从上到下均匀对称设有多个旋转体,所述旋转体安装在所述搅拌叶片内部,且所述旋转轴的外表面上设有外螺纹。优选的,所述搅拌叶片上设有连接杆,且两两所述搅拌叶片之间通过所述连接杆连接固定。优选的,所述搅拌叶片的中心处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壁上设有内螺纹,所述内螺纹与所述旋转轴外表面上的外螺纹相互啮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加料斗的底部贯穿桶盖延伸至搅拌罐体内,以及出料纱门与滑槽的内侧壁无缝连接,使得混合纤维的加料更加顺畅;通过车轮以及车轮上的减震弹簧使得整个加料装置可以移动且不会因为道路崎岖颠簸而影响其工作;通过旋转轴外表面上的外螺纹与通孔内壁上的内螺纹相互啮合以及安装在搅拌叶片内部旋转轴上的旋转体双重作用,带动搅拌叶片,将混合纤维充分地搅拌、打散;通过设有第一进料纱网对混合纤维进行第一次杂质过滤,首次过滤后的混合纤维落入第二进料纱网中进行第二次杂质过滤,从而做到双重过滤,使得进入搅拌罐体内的混合纤维更加纯净。以下将结合附图与具体的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解释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机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搅拌分散装置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旋转轴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搅拌叶片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搅拌罐体、11-出料纱门、12-滑槽、13-桶盖、13a-提手、2-底座、21-减震弹簧、22-车轮、3-搅拌分散装置、31-高速电机、31a-旋转轴、31a-1-外螺纹、31a-2-旋转体、32-搅拌叶片、32a-连接杆、32b-通孔、32b-1-内螺纹、4-加料斗、41-第二进料纱网、42-第一进料纱网、43-支撑杆。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加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通过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文本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的,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使对本技术公开的内容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连接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知识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请参照附图1-4,所述加料斗4的一侧设有第二进料纱网41,所述第二进料纱网41的顶端延伸固定在所述加料斗4的内壁,且所述第二进料纱网41的上端设有第一进料纱网42,所述第一进料纱网42和所述第二进料纱网41之间设有支撑杆43,所述支撑杆43的顶端固定在所述第一进料纱网42的底部侧壁内,所述支撑杆43的底端固定在所述第二进料纱网41的顶端侧壁内;所述加料斗4的底部设有搅拌罐体1,所述搅拌罐体1内设有搅拌分散装置3,所述搅拌分散装置3是由高速电机31和搅拌叶片32组成,所述高速电机31的输出端设有旋转轴31a,所述旋转轴31a上均匀设有多个所述搅拌叶片32。请参照附图1,所述搅拌罐体1的上端设有桶盖13,所述桶盖13的上表面中心处设有提手13a,且所述桶盖13通过螺纹与所述搅拌罐体1啮合安装;所述加料斗4的底部贯穿所述桶盖13延伸至所述搅拌罐体1内;所述搅拌罐体1的底部一侧设有出料纱门11,所述出料纱门11的一侧设有滑槽12,且所述出料纱门1与所述滑槽12的内侧壁呈无缝连接。在本实例中,通过加料斗4的底部贯穿桶盖13延伸至搅拌罐体1内,以及出料纱门1与滑槽12的内侧壁无缝连接,使得混合纤维的加料更加顺畅。请再次参照附图1,所述搅拌罐体1的底部设有底座2,所述底座2的底部均匀设有多个减震弹簧21,多个所述减震弹簧21的底端设有车轮22。在本实例中,通过车轮22以及车轮22上的减震弹簧21使得整个加料装置可以移动且不会颠簸。请参照附图3和4,所述旋转轴31a从上到下均匀对称设有多个旋转体31a-2,所述旋转体31a-2安装在所述搅拌叶片32内部,且所述旋转轴31a的外表面上设有外螺纹31a-1;所述搅拌叶片32上设有连接杆32a,且两两所述搅拌叶片32之间通过所述连接杆32a连接固定;所述搅拌叶片32的中心处设有通孔32b,所述通孔32b的内壁上设有内螺纹32b-1,所述内螺纹32b-1与所述旋转轴31a外表面上的外螺纹31a-1相互啮合。在本实例中,通过通孔32b内壁上的内螺纹32b-1与旋转轴31a外表面上的外螺纹31a-1相互啮合,使得搅拌叶片32可以在旋转轴31a的作用下对混合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混合纤维的加料装置,包括加料斗(4),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料斗(4)的一侧设有第二进料纱网(41),所述第二进料纱网(41)的顶端延伸固定在所述加料斗(4)的内壁,且所述第二进料纱网(41)的上端设有第一进料纱网(42),所述第一进料纱网(42)和所述第二进料纱网(41)之间设有支撑杆(43),所述支撑杆(43)的顶端固定在所述第一进料纱网(42)的底部侧壁内,所述支撑杆(43)的底端固定在所述第二进料纱网(41)的顶端侧壁内;/n所述加料斗(4)的底部设有搅拌罐体(1),所述搅拌罐体(1)内设有搅拌分散装置(3),所述搅拌分散装置(3)是由高速电机(31)和搅拌叶片(32)组成,所述高速电机(31)的输出端设有旋转轴(31a),所述旋转轴(31a)上均匀设有多个所述搅拌叶片(3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混合纤维的加料装置,包括加料斗(4),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料斗(4)的一侧设有第二进料纱网(41),所述第二进料纱网(41)的顶端延伸固定在所述加料斗(4)的内壁,且所述第二进料纱网(41)的上端设有第一进料纱网(42),所述第一进料纱网(42)和所述第二进料纱网(41)之间设有支撑杆(43),所述支撑杆(43)的顶端固定在所述第一进料纱网(42)的底部侧壁内,所述支撑杆(43)的底端固定在所述第二进料纱网(41)的顶端侧壁内;
所述加料斗(4)的底部设有搅拌罐体(1),所述搅拌罐体(1)内设有搅拌分散装置(3),所述搅拌分散装置(3)是由高速电机(31)和搅拌叶片(32)组成,所述高速电机(31)的输出端设有旋转轴(31a),所述旋转轴(31a)上均匀设有多个所述搅拌叶片(3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混合纤维的加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罐体(1)的上端设有桶盖(13),所述桶盖(13)的上表面中心处设有提手(13a),且所述桶盖(13)通过螺纹与所述搅拌罐体(1)啮合安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混合纤维的加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料斗(4)的底部贯穿所述桶盖(13)延伸至所述搅拌罐体(1)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兴光
申请(专利权)人:东台市东驰服装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