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红河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微型冷凝回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967768 阅读:38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1 15:22
一种微型冷凝回流装置,包括磨口三口烧瓶,磨口三口烧瓶的左边磨口为物料加入和液相取出口,其上端为磨口玻璃塞,磨口三口烧瓶的右边磨口上塞有开孔橡胶塞,在开孔橡胶塞上装有温度计,磨口三口烧瓶中间磨口接一根磨口的内置冷凝管,冷凝管由进水口、出水口和上端套有气囊袋的大气压平衡口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冷凝管内置于烧瓶中,冷凝效果大幅提升且该装置可以实现“微型化”和“一体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型冷凝回流装置
本技术属于化学设备玻璃仪器,具体涉及一种微型冷凝回流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实验室常用的简易冷凝回流装置主要由反应器和冷凝管两部分组成,冷凝管必须安装于反应器的上面,反应器产生的蒸气自下而上,需要到达冷凝管内冷凝而才能返回反应器中,冷凝效果通常不佳。另外,反应器和冷凝管需分别使用铁夹进行固定,较为繁琐和费力,使用也相对不便,有时甚至由于连接不妥造成蒸气泄漏,物料损失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实验室现有冷凝回流装置冷凝效果不佳,装置安装固定较为繁琐和费力,使用不便等问题,本技术设计了一种供实验室使用,结构简单、冷凝效果好且连接方便无泄漏隐患的冷凝回流装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微型冷凝回流装置,包括磨口三口烧瓶和内置冷凝管;所述磨口三口烧瓶上设置有内置冷凝管,所述内置冷凝管上设置有进水口、出水口和上端套有气囊袋的大气压平衡口;所述磨口三口烧瓶(1)上一侧设置有物料加入和液相取出口,所述物料加入和液相取出口上设置有磨口玻璃塞;所述磨口三口烧瓶上另一侧设置有右边磨口,所述右边磨口上设置有开孔橡胶塞,所述开孔橡胶塞上插装有温度计。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装置将冷凝管内置于磨口三口烧瓶内部上方,极大提升了蒸气冷凝的效果;(2)装置安装方便,可以直接固定磨口三口烧瓶即可,冷凝管可以不用单独固定,可以实现冷凝回流装置的“微型化”和“一体化”。(3)装置将冷凝管内置,极大程度避免了由于反应器和冷凝管连接不妥造成蒸气泄漏,物料损失等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磨口三口烧瓶;2、物料加入和液相取出口;3、磨口玻璃塞;4、右边磨口;5、开孔橡胶塞;6、温度计;7、内置冷凝管;8、进水口;9、出水口;10、大气压平衡口;11、气囊袋。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微型冷凝回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磨口三口烧瓶1和内置冷凝管7;所述磨口三口烧瓶1上设置有内置冷凝管7,所述内置冷凝管7上设置有进水口8、出水口9和上端套有气囊袋11的大气压平衡口10;所述磨口三口烧瓶1上一侧设置有物料加入和液相取出口2,所述物料加入和液相取出口2上设置有磨口玻璃塞3;所述磨口三口烧瓶1上另一侧设置有右边磨口4,所述右边磨口4上设置有开孔橡胶塞5,所述开孔橡胶塞5上插装有温度计6。冷凝回流装置使用时,将冷却水由进水口8接入,并由出水口9流出,将反应的物料置于磨口三口烧瓶1中,反应产生的蒸气上升至一定高度时即被内置冷凝管7冷凝后回到磨口三口烧瓶1中,在反应过程中可以通过物料加入和液相取出口2进行物料补加及取液分析等操作,也可以通过温度计6适时查看反应体系的温度,中间磨口上端连接的气囊袋11可以有效防止外界环境对反应的影响,可以根据实验的目的和需要连接惰性气体、氮气或其他装置。本技术将冷凝管内置于烧瓶中,冷凝效果大幅提升且该装置可以实现“微型化”和“一体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型冷凝回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磨口三口烧瓶(1)和内置冷凝管(7);/n所述磨口三口烧瓶(1)上设置有内置冷凝管(7),所述内置冷凝管(7)上设置有进水口(8)、出水口(9)和上端套有气囊袋(11)的大气压平衡口(10);/n所述磨口三口烧瓶(1)上一侧设置有物料加入和液相取出口(2),所述物料加入和液相取出口(2)上设置有磨口玻璃塞(3);/n所述磨口三口烧瓶(1)上另一侧设置有右边磨口(4),所述右边磨口(4)上设置有开孔橡胶塞(5),所述开孔橡胶塞(5)上插装有温度计(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型冷凝回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磨口三口烧瓶(1)和内置冷凝管(7);
所述磨口三口烧瓶(1)上设置有内置冷凝管(7),所述内置冷凝管(7)上设置有进水口(8)、出水口(9)和上端套有气囊袋(11)的大气压平衡口(10);
所述磨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绍平何飞鹤张国伟陈显兰刘贵阳刘卫
申请(专利权)人:红河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